第7版:书香

伟岸与卑劣:历史的分辨

——评《热血:东北抗联》

□胡 平

李发锁长篇纪实文学《热血:东北抗联》,是迄今为止我们读到的关于东北抗联史、东北抗战史的最全面和翔实的文学著作之一。它长达63万字,是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一部力作,读后令人热血沸腾,百感交集。

李发锁于古稀之年,在病痛煎熬和劳累折磨下创作和完成此作,5年中也经历了一场鏖战。他有时被迫趴在床上用笔写,手持七倍放大镜,扯掉过数不清的头发,甚至生起过“这辈子能否见到书出版那一天”的念头,但终于获得成功,身体也意外获得好转,这种写作经历有着传奇性。该作品获中宣部重点主题出版物、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出版专项规划项目,实至名归。

这是一部能够读出作者人品的著作。它几乎涉及东北抗战的一切方面,材料颇为翔实,大量内容被作者初次发掘出来,但写得颇为节制,是从第一句话到最后一句话的节制,可谓惜墨如金。为尽量减少对人们可能已经熟悉的事件的陈述,避免过多的事态渲染,作者甚至很少使用形容词,观点议论的表达也简明精炼,使读者能够在有限时间里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其中可体会出作者的一种写作伦理和敬业态度。

伟岸人物的丰满

作为文学作品,《热血:东北抗联》与一般史学著作最大的区别,是突出了战争中各类人的思考与刻画。一场战争竟能使人性的高贵和卑劣显露得那样泾渭分明,这是在和平环境下不容易达到的。

杨靖宇、周保中、赵尚志、赵一曼等抗联中坚,无疑是作品中最伟岸的人物,作者对他们的塑造也最为丰满。如书中追溯到,是杨靖宇首先提出和组建抗日联军,为“东三省第一个执行游击战术的人”。经过长期较量,连日伪当局也不得不承认,他是“真正具有将才的人物”。特别是在数年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他能够独立支撑大局,全靠信仰的力量和领袖的才能。他有不一般的政治水平,自觉抵制不许“上层勾结”的错误路线,坚持同各类抗日武装实行联合,善于做群众工作,每打一仗都事先考虑保护百姓利益。他直接领导的第一路军主要作战次数达348次,毙伤俘虏日伪军近万名,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作者也特别描绘到他的文艺才能,他随身带有一只口琴,创作过军歌,编导过话剧,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孤身与敌军枪战,英勇牺牲后,日军发现他胃肠里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使参与解剖的医生也暗自落泪。作者笔下赵尚志的形象也颇为生动。他个头小,长得瘦,曾以“国土沦丧,脸上无光”自嘲,决意收复失地前不洗脸,被赵一曼挖苦“什么司令带什么兵”后开始注意仪表,并要求手下保持仪容。他与队伍失散后参加陌生的部队,在不被信任的情况下甘愿从马夫做起,偶尔露峥嵘后很快被推举为指挥官。他曾一个月间率部颠覆日寇列车16起、破坏桥梁31起,一次使整列火车爆炸,伤亡日军140余人,使日伪惊呼北满铁路东部线已变为“交通地狱”。他也曾3次被敌人逮捕关押,2次被错误开除党籍,3次被撤职削权,3次身负重伤,但革命意志毫不动摇。他牺牲后被日军凶残锯去头颅,遗体被抛入冰窟,身首异处。他的一生可谓惨烈光辉。作品对周保中、赵一曼、陈翰章、李兆麟等抗联英雄们的英勇事迹,也都书写得格外真切感人。这是一部抗日英雄谱,被载入的英雄众多,一些抗联内外的英雄人物过去不完全为大众知晓,如朱守一、苗可秀、赵庆吉、关世英、邓铁梅、王凤阁、孙朝阳、田仲樵等,他们的壮举也在书中得到鲜明彰显。李发锁的工作之一是力图找寻到更多献身烈士们的身世,但当年出于保密的需要,许多人的姓名在队伍中、在记录里只留下编号、化名或×××,成为无名英雄。作者对他们生发的遗憾与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应该承认,在整个抗战期间,抗联部队所处的环境最为艰难,经受的压力达到人类意志力能承受的极限,他们却始终坚持。至1939年间,抗联兵力几千人在分散作战中钳制住大量敌军。仅第一路军就钳制了7.5万日伪军,并给予沉重打击,歼敌众多,改变了战场的格局,这是当时各方势力都没有想到的。毛泽东同志曾说,抗联比长征还要苦,所以,他们是英雄中的英雄,创造的是中国人高尚人格的奇迹。

反面人物的丑恶

与抗联英雄们的贵重情操相比,日寇们的残忍暴虐令人发指。他们可以将对手的眼球挖出,尸体切块,一条条割下肉来,劈开头颅进行活体实验。他们甚至对儿童也毫不手软,当一家老百姓被杀,两岁孩子爬向母亲哭叫喊妈,日军士兵用刺刀扎穿孩子身体后扔向一边。另一个士兵用刺刀将另一个孩子从背后挑起,边走边唱歌,使孩子挣扎着哭几声便断气。书中记录了许多这样的场面,指向的是人性的追问。只能说,这些普通士兵已毫无人性,绝不能仅用“武士道”一类说法解释他们的行径。世界上确有一类真正的坏人,只不过和平时期未必暴露他们的真容。作者指出,抗联精神也与对侵略者凶残暴行的愤怒有关,这是中肯的。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认为,抗联最大的敌人某种意义上说不是战场上荷枪实弹的日军,而是汉奸和叛徒们,此语可谓切中要害。日本人进犯中国,兵力其实有限,人生地不熟,原本是聋人和盲人,是汉奸和叛徒们帮助他们“增加”十倍兵力,还为他们安上耳目,沟通语言,将反抗力量压缩到危险境地。对此,周保中曾咬牙切齿地在日记中写下一句话:“仇日之深不如恨走狗之切”,这也是一种切肤的人格批判。

九·一八事变后,在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下,大部分东北军不发一枪向关内撤离,很快有大批军队投降附逆。临时代行军政大权的熙洽成立伪吉林省政府,张海鹏接受溥仪任命的“满蒙独立军总司令”之职,率兵向黑龙江省进攻。至1945年,伪满洲国军达15万人,其中日本人1.5万人左右,其余十几万人全部是中国人。中共汤原县委被日军一网打尽,缘由是叛徒李元晋的告密。侦察发现抗日英雄黄有藏身地的是汉奸杨海楼,亲手杀害黄有的是汉奸邓汉卿。抗联第五军第一师在莲花泡遭日军攻击损失重大,缘由莲花泡附近汉奸向当局告密。抗联西征途中,中共吉东省委书记、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政治部主任宋一夫忽然潜逃,向日伪投案,导致日军对第四军围追堵截和西征惨败。陈绍宾被逮捕叛变后,又重新打入抗联队伍,曾担任第六军一师代师长。他计划谋杀赵尚志未能得逞,后设法将赵尚志永远开除党籍。刘德山加入日本特务组织,孤身伪装进山寻觅到抗联小部队,亲手开枪将赵尚志打成重伤,使赵尚志被捕牺牲。

正如赵尚志临死前对警察们的质问:“你们不同样是中国人吗?”汉奸和叛徒们都是中国人,在日据期间,他们的数量远超抗联军人数量数十倍。他们的投敌,不仅出于贪生怕死,也出于看重实利,每一次满洲国的奖金发放,对他们都是发财机会,上自总理大臣、下到保甲长,几乎人人有份,如此他们才争先恐后力图“立功”。他们的存在,是中国人曾经的耻辱,同样需要永远牢记,以防止这类教训重现。提醒人们认识到这一点,也是《热血:东北抗联》的一种显见价值。

抗日义士的热血

战争与沦陷,对东北所有军民的人格都是严峻考验。《热血:东北抗联》不仅书写了抗联战士的热血,也书写了各类抗日义士的热血,这是公允的。当年在日军入侵后,有众多东北军将士、地方武装人员和普通百姓,自发组织起义勇军、救国军、民团等团体,英勇抗击日寇。全书中,作者介绍和记叙的抗日部队达数十种,番号繁多无从清点,正反映出这一形势。这些队伍曾重新改装俄军舰废炮,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也曾以清军遗留的半制式火器抬枪,击毙日军联队长古贺传太郎。义勇军全盛时期,总人数达30万以上。在对日作战中,牺牲约5万人,负伤约8万人,他们每个人都值得被永久缅怀。

自发组织抗日的若干原东北军军官,在作品中情况最为复杂,也最耐人寻味。作者除对马占山、谢文东等知名人士作出公正评价外,也对一些容易被忽视的人物给予应有笔墨。如王德林成立救国军并任总指挥,攻下敦化、额穆、蛟河等城,在镜泊湖战绩显著,后败退苏联。他对部队中的共产党员态度宽容。代救国军总司令吴义成曾率兵攻打过宁安城、延吉、安图等,歼敌数百人,建立辽吉地区根据地,是“反日游击队中最坚强的部队”,后也曾想退避苏联,又坚持下来。他对共产党人有误解,但出面保护周保中。对于这些历史人物,作者同样给予客观写照,认为他们不是圣人,也有过认识的局限,但对于他们高举民族大旗,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爱国行为与民族气节,应当予以充分肯定。

作品中有许多情节和细节的描写,显示了李发锁在全力恢复历史原貌上下的功夫。譬如,他对当年抗联战士们身处的恶劣生存环境的写照是具体的,写出抗联与日伪军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抗联是一支没有后勤补给的部队,特别在敌人“集团部落”政策压迫下,常十天半月见不到粮食。所有战士都知道榆树皮算最好吃,松树皮最难下咽。冬天是个“叛徒”,像汉奸一样帮助日本人。许多抗联战士被冻死时是笑着的,因为超过人类身体承受极限的寒冷,会使人产生神经错乱的幻觉。由党中央传到满洲省委的指示文件是抄写件,需要找到显影剂药水才能涂现出来。日本投降后,抗联救济开拓团妇幼的出库棉袄上要做标记,一时找不到公章,都打上了一位副司令的私章。这些细部描绘都是具象的,给人身临其境的真切感,产生很多鲜活的感染,也使作品增添大量文学色彩。

写作此书,李发锁的身体状况大为改善,甚至一度滞缓的血脉与经络也得到疏通,这是由于为了完成书稿,他必须迫使自己坚持身体锻炼。而更重要的是,在接触题材的过程中,他不断被抗日英烈们的事迹所感动。采访中他发现,曾遍体鳞伤甚至终身带着弹片的抗联先辈们,有不少八九十岁的高寿者——因为他们都是精神意志超强之人。对一个作家而言,写作是一次颇为特殊的精神升华之旅。李发锁感恩抗日先辈们教会自己如何面对生活,读者则感谢他为人们带来这样一部重要作品。

(作者系文学评论家)

2024-03-01 □胡 平 ——评《热血:东北抗联》 1 1 文艺报 content73691.html 1 伟岸与卑劣:历史的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