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6位全国人大代表走上通道,与中外记者面对面。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代表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生动讲述了自己的履职心得。
殷墟是甲骨文的“故乡”、汉字的发源地。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文字是中华儿女共同的血脉,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维系。何毓灵是一名在殷墟考古发掘一线工作了25年的基层人大代表。“25年的坚守,其实是来自我刚刚参加工作一年时的一次考古发掘。2000年底,当时在前辈的带领下,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和大雪,我们发掘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商代高等级贵族墓。当我们用冻僵的双手拿着手铲、刷子等工具,清理出一件十分精美的青铜牛尊,大家都惊呼不已。因为这是当时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型的青铜容器。田野发掘结束不久,我们组建了一支来自人骨、动物、植物、冶金、文保等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团队,经过4年多的努力,揭开了3000多年前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何毓灵介绍说,青铜器铭文显示墓主人是“亚长”,根据科技检测表明亚长是位35岁、身高170厘米的男性,随葬的兵器表明他生前可能是一位军事家。而在亚长的骨骼上检测出大量严重的砍扎伤,表明他曾英勇作战。
“考古学家像侦探一样揭示古人的谜团,这深深地吸引了我,也让我坚守下去。”何毓灵感慨道,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经过近百年几代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揭示了东亚地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样貌。新时代以来,他和同事们又取得了多项重要的考古发现,把殷墟的发现和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就在8天前,大气磅礴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建成开放,用2.2万平方米的展陈面积展出近4000件文物,用全新的理念和方法系统展现了3000多年前青铜文明的样貌。在策展之初我就提出,要建立一个亚长墓的专题厅,用577件文物来透物见人,把亚长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目前,那件让我一直非常牵挂的憨态可掬、呆萌可爱的亚长牛尊正在我们展厅的‘C位’,欢迎大家来殷墟博物馆新馆赴一场与商文明的千年之约。”
杭侃代表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云冈石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危岩体加固工作进行了几十年。“当这项工作告一段落、进入以预防为主的阶段时,我们肩负的任务却并没有减轻。这是因为云冈石窟地质情况非常复杂,有的里面还有软弱岩层,容易碰到风化、冻融、渗水等多种病害。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洞窟病害机理的研究和保护材料的研制方面持续加大科技力度”。
杭侃说,自己1993年第一次到云冈石窟考察,之后也多次带学生去参观实习,但当时只是在地面上,石窟顶部的很多状况是看不到的。2021年到云冈研究院工作后,才经常有机会爬到架子上查看,从而切身感受到石窟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比如云冈石窟第39窟是一个中心塔柱窟,也就是在它的中间雕了一座五层的仿木结构楼阁式塔,中外学者对该窟也广泛关注。但第39窟顶部风化得比较厉害,有点像一层一层的酥饼,因此我们进入现场修复时会把原本要求佩戴的安全帽取下来,采取半蹲的姿势,生怕一不小心碰到了哪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杭侃表示,云冈石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今后的保护工作中,将坚持“两个结合”,坚持保护第一,加大科技力度,在云冈石窟的保护、研究、展示和利用方面持续发力,做好文化遗产代际传承,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