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相对于文学创作,影视作品更要经受市场和大众审美的考验,成功的影视改编作品反过来也能给文学的再解读、再传播带来很多积极影响,甚至给文学创作带来启发与反哺,对此各位有哪些观察思考?
高满堂:去年中国作协举办的“作家朋友,欢迎回家——剧作家活动日”活动,让我特别感动。那天在会场上,我们这批影视编剧“回家”的感觉特别强烈。中国的影视剧创作这些年其实面临一个问题:不少作品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为什么年代剧现在突然“火爆”,《人世间》也好,《南来北往》也好,因为我们的作品越来越注重文学性,力图用年代剧去赓续历史、真实地反映生活,所以受到了观众的肯定与喜爱。这次我在两会的小组会议上也谈到了这个问题。我说年代剧承担了叙述历史的责任,所以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年代剧历史节点与现实的关系,否则我们的作品只有宽度,没有纵深,这样的年代剧是没有出路的。在我创作的52部电视剧里,除了1997年根据作家张平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抉择》外,其他基本都是原创。我喜欢原创,喜欢沉浸在生活里,写别人没写过的东西。我从来都讲一句话:“我必须要有自己新的视角、新的感受才会动笔写一部作品。”比如此前热播的电视剧《南来北往》,警察题材许多人写过,我就一定要在其中写出新的角度、新的关怀与新的叙述方式。写剧本时我就在问自己,我们的叙述视角能不能不从英雄出发,而是从一个平凡的人出发?我喜欢这样的视角。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剧创作,文艺创作的根本遵循是一致的。
赵冬苓: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能提高影视作品的审美价值,反过来,成功的影视改编也会提高文学作品的流传度,提升文学在观众当中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文学作品的读者群。这是一个相互助力的过程。但是现在也有很多文学名著改编得不太成功,我经常会为此感到遗憾。经典的文学作品大都创作于过去,但编剧不能跟在原著的后边匍匐前进,而要找到这些作品和当代对话的一个窗口,否则观众没办法理解故事,改编的作品就不会太成功。什么是“改编”?就是要通过再创作去形成新的作品、接受新的考验。另一方面,网络小说改编为影视剧的情况要稍微复杂一点。现在网络小说被改编的几乎都是拥有广大粉丝群的大IP。这些作品能被大众读者接受,肯定具有一定的审美和文学价值,但是不少作品毕竟是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和淘洗的,之所以会被选择进行改编,是发现其中的元素有进行影视再创作的价值。这种改编如果能由有经验、有阅历、有职业素养和文学修养的编剧来完成,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原作品的精神内涵。改编作品的二次传播,也是对作品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又一次考验。如果改编作品能得到市场的肯定,反过来对网络文学的发展也是一个促进。我觉得这是一个相互成就的过程,是一种非常良性的创作互动。
王丽萍: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同时也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明确纳入本年度的工作任务。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就是为人民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创造可能。比如我观察到,电视剧《繁花》热播后,很多人自发地去排队买书,还在网上晒出作者金宇澄的签名照片,他们将书中原文与电视剧剧情进行对照,讨论为什么剧中没有某个人物,沪语版和普通话版有哪些不同,等等。根据路遥小说《人生》改编的电视剧《人生之路》播出后,很多网友把过去电影版的《人生》找来看,有的观众看过原著后,还去路遥当年生活过的地方“打卡”。我觉得这都是很好地吸引观众重新回到文本、回到阅读的方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也提到,要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我觉得这也是影视带动文学变得更为普及的一个方式。影视剧给文学阅读打开了一扇窗,就像繁花朵朵一样,让人们多看到了一片天空,这对文化的普及和丰富有着很好的助推。
皇甫宜川:影视作品与文学创作并不存在根本上的时间先后问题。好的艺术作品,一部小说、一部电影、一台话剧、一出舞蹈、一首歌,都可能对其他艺术形式产生影响,为其他艺术形式提供故事和思想资源。在实践中,文学创作的特点,特别是在叙事和人物塑造上的某些共同规律,使其中的优秀作品被改编成影视的可能性很大。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视听艺术,它的当代性、视觉性和独特的情感表达,也会像其他艺术作品一样,影响着观看它的文学创作者。这是优秀影视作品给文学创作带来的最广泛的启发与反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