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 健 罗建森
2024年,全国各重点文学刊物展现出锐意进取、守正创新的新风貌,以更加贴近作家需求和读者期待的方式,提升服务品质,深化内容创新,致力于构建繁荣多元的文学生态,为广大作家提供更为广阔的表现舞台,也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打造一片丰饶的精神绿洲。
探索文学传承创新的多种可能性
近年来,《山西文学》坚持“展示山西文学最新成果,推出文学山西新锐力量”的办刊宗旨,除持续办好“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视野”“汉诗”“小小说”“非虚构”等传统栏目外,还设立了新栏目“步履”和“初声”。“步履”栏目自2019年设立以来,刊发了班宇、王占黑、杨知寒等一批青年作者的小说新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2023年新开设的“初声”栏目,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值得扶持的山西籍青年作者,已推出赵越、周泽宇、老邪等文学新人的作品。《山西文学》主编鲁顺民表示,2024年,《山西文学》将继续做好已有栏目,同时重点抓好现实题材创作,比如“非虚构”栏目,目前已刊发《公租房小区里的老年爱情》《我的公元纪事》《街巷旁》等多部关注现实生活和个人生命体验的作品。报告文学作家李春雷反映太行奶娘的纪实作品,也将在年中择期推出。
《草原》主编阿霞表示,2024年,《草原》“自然写作”栏目将持续发力,引导作家观照当下的自然生态文学创作,巩固和扩大自然生态文学的影响;打开国际视野,发表国外自然生态文学前沿作家的作品,展现不同时空下人与自然的对话。栏目3年来的成果,将于今年上半年结集出版。持续关注青年作家成长,开设“草原十二骑手”栏目,集结海勒根那、娜仁高娃、赵卡、拖雷、渡澜、晓角等12位内蒙古青年作家,向全国读者重点推荐;联合高校文学社团和创意写作专业,发现培养文学新锐,以“新发现”“文学作品联展”等栏目和形式,探索文学传承创新的多种可能性,拟在第5期推出“青年作家小说专号”,通过青年作者的发现和表达,抵达社会与时代深处。“细读与批评”栏目,将注重发掘和推出青年批评家的评论观点和阅读经验。
“2024年,《江南》将在原有基础上,重点突出‘新’和‘广’,更注重策划,强调选发作品的艺术性、社会性和创新性。”《江南》副主编哲贵介绍说,“新”是指在选发稿件时,会更注重作品的新意,要有创造性、未来性。“我们今年还开设了‘文学新浙派’评论栏目,以推动形成一支‘文学新浙军’,并通过梳理,让浙江作家更清晰地认识到应该继承哪些优良传统。”“广”则是指在栏目设置和选稿标准上,尽量将杂志的容量空间拉开,使其更加丰富和包容。“黄德海读《史记》专栏和唐诺读世界名著专栏,都是这方面的尝试。‘非常观察’是我们的特色栏目,每期选一个热点话题,邀请各行业专家深入讨论。这个栏目已经设置12年了,今年我们将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一些改变和创新。”
关注新人佳作和创新文本
《四川文学》主编罗伟章谈到,《四川文学》自1956年创刊以来,推出过多部优秀中篇小说,但一直没有发表过长篇小说。2024年,《四川文学》将在季末推出长篇小说栏目,年发4部,试行一年,之后根据具体情形,进一步扩大刊量,从而推进长篇小说创作,特别是四川的长篇小说创作。现实主义是《四川文学》一贯倡导的文学立场,旨在摒弃那种缺乏文学说服力的空洞表达。此外,为加强与读者的互动,杂志还将不定期选发读者对本刊作品的品读鉴赏,以及读者与编辑的通信往来。
《福建文学》常务副主编石华鹏介绍说,2024年,《福建文学》将着重在三个方面发力。一是举办文学下基层改稿活动,加大对基层文学新人的发现和培养力度,适时推出新人小辑,计划深入8至10个县区改稿,2024年第一场下基层改稿会计划在3月底走进福建南安。二是加强红色文化宣传,组织作家深入闽西红色革命基地采访创作,拟在第10期推出“红色文学”专号,推动福建红色文化资源的文学转化。三是继续办好“重点推介”和“新人新锐”栏目,全方位推出小说新人。
《莽原》副主编张晓雪表示,2024年,《莽原》将在坚持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兼容并包与多元表达,也更加关注新人佳作和创新文本:“我们热爱尘埃中的生活,也欢迎云霄上的歌咏;接纳众生的世相,也珍惜个体的声音;拥抱如火如荼的时代,也推重独立自主的思考。”《莽原》将在兼顾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文学评论等多种文体的前提下,争取向读者呈现作家们的真知灼见,推出文坛新秀生气蓬勃的文本,让读者看到日常生活如何被敏锐捕捉和呈现、“新乡土文学”如何激发令人期待的异质书写。
为文学爱好者提供更多文学服务
2024年,《边疆文学》拟组织策划一批反映云南社会生活、展现边疆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选题,并在重要栏目推出。2024年是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评选颁发之年,《边疆文学》将力推一批云南少数民族骨干作家的精品力作,加大“民族叙事”栏目的作者数量和分量。“去年杂志有40余篇作品被转载,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微小说成为重要的转载增长点。我们进一步加大策划组稿力度,推出一批全国微小说创作者的佳作;此外还将加大2023年新设栏目‘科幻未来’的组稿力度,将这一面向未来、面向文学另一种可能性的栏目办成特色栏目。”《边疆文学》主编潘灵介绍说。
“2024年,《鸭绿江》将在办好小说、散文等常规栏目的同时,强调‘做细与做深’。”《鸭绿江》主编陈昌平介绍说,2024年,《鸭绿江》强化了“微小说”栏目,增加版面以约请更多微小说名家的稿件,以期用这一短小灵活的文学体裁,挖掘和团结更多作者。此外,从第1期开始,开设新栏目“汪曾祺三人谈”,邀请学者徐强、杨早和李建新,以对谈的方式,围绕汪曾祺的著述与生活,发散式展开话题。恢复“钩沉”栏目,邀请对辽沈文艺界有深厚研究的作者,集中展示辽宁前辈作家、学者的人生故事,用鲜活的笔触钩沉历史,继承和书写红色传统,弘扬具有悠久历史传承、积淀深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近年来,《星火》一直在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的办刊之路。杂志以纸刊为根本,依托散布于江西省各市县的读者驿站,构建自己的文学社群,以线上线下的交流活动来传播《星火》的文学理念,提升读者的文艺素养,拓展传统文学期刊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影响力。据《星火》主编范晓波介绍,2024年,《星火》将继续巩固提升品牌栏目“原浆散文”的影响力,同时推出专发新人作品的栏目“第一声”和子栏目“蝉的地下时光”,前者刊发作品,后者刊发新人自述,讲述其处女作发表前个人的文学历程。《星火》编辑部还将策划一系列文旅融合的创意活动,为越来越多奔着《星火》之光而来的文学爱好者提供多元的文学服务,为更多文学受众构建精神家园;对读者驿站工作模式进行理论梳理和制度建设,使之更清晰更成熟。
推动作家创作不断迈向新境界
“2024年,《红岩》秉持‘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服务作家,服务读者’的办刊宗旨,大力提升品牌建设,优化栏目设置,主打‘叙事’‘文存’‘诗集’‘专栏’‘纪实’和‘译文’栏目,重点刊发具有可读性、现实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各类优秀文学作品。”《红岩》副主编欧阳斌谈到,为更好适应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推动文学作品更好贴近读者,《红岩》创建了“红岩文学”APP,以实现纸质期刊的电子化,促进媒体融合发展。“广大读者可以直接在手机上阅读《红岩》,这是《红岩》顺应时代发展的创新性举措。”
《长城》主编李秀龙谈到,将在打造刊物特色方面持续用力。对于全国重要作家的重头作品,《长城》将通过“评说”栏目,配发创作谈及两篇评析文章,深入探讨作品的精神内涵及艺术风格。积极推动短篇小说创作繁荣,约请作家、评论家,打造好品牌栏目“短篇的艺术”,并特别推出“短篇小说作品专辑”,表现不同代际作家丰富各异的探索和追求。办好“文坛观察”等文学文化探讨栏目,拓展对“当代文学与批评伦理”“城市文学与文化”等重要创作问题的探讨。继续在“冀军新实力”栏目发现和推出青年佳作,并增强评论家对青年作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论,以更有效地推动创作不断迈向新境界。
作为全国唯一当代新诗选刊月刊,《诗选刊》坚持贯彻精品和经典意识,面向诗歌创作现场,推出了“诗意中国”“当代诗坛”“新诗集”“新文本”“诗歌口述史”“槐北诗话”等特色栏目。《诗选刊》主编桫椤说,2024年,《诗选刊》提出“博采众长,磨砺特长;荟萃各家,自成一家”的办刊理念,积极探索新诗现代化之路,加强与各期刊的横向联系,诗作选编既重名家名作,也重新人新作。开门办刊,与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合作开办“诗歌联合课堂·评刊会”,邀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学生参加。持续深化“技术时代的诗歌书写”笔谈,为互联网时代的诗学理论建设提供平台。在微信公众平台开办“诗选评”栏目,邀请评论家、诗人评点诗作,共同探讨诗歌评价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