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打开清溪村村民的致富经

□许 莹 康春华

清溪书香宿3号

在清溪村,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产业特色鲜明。村民收入不仅来自作家书屋租金、书籍售卖,也有村民通过从事图书讲解员、管理员、保洁员、保安、停车管理员等工作赚到工资,还有一部分收入来自民宿、农家餐饮等配套设施。湖南益阳清溪村党总支书记蔡真告诉记者,如今清溪村里的土菜馆、擂茶馆等达29家,大部分由本地村民自主经营。

清溪缘餐馆是村里的第一家饭店,由村民邓伯乐的自建房改造而来。平日里,“40后”的邓伯乐和老伴儿在菜园里翻地、除草、播种;“70后”的赵应飞夫妇在后厨烹饪土鸡、腊肉等农家菜;“90后”的赵旖旎通过智能收银系统为客人服务。老板赵应飞介绍说,自己一直在邓石桥村这一带干餐饮,过去在省道308旁边租门面开饭店,后来把餐馆搬回清溪村,先是在贾平凹书房旁边开了一家餐馆。2012年,岳父家的老房子要整改,于是他们一家三代干脆把餐馆搬回家,“合伙”把“清溪缘”的招牌给立了起来。“房屋是自己的,不用租金;蔬菜、土鸡、腊肉等也是自家的,甚至厨师、服务员、会计也是自家人,这种家庭式饭店的一大好处就是成本低,大头都自己赚了。”赵应飞表示,清溪村本地人经营的餐厅,大多是类似这样的家庭自主经营,“这种模式挺好的,让我们在自己家就能挣到钱。不用出去奔波打工,全家人也能携手相互照顾。我干餐饮有30多年了,以前年收入不过五六万,现在一年挣个二三十万不成问题。生活越来越有盼头,未来打算一直干下去”。

“一号家菜馆”老板退伍军人邓海波在外漂泊做生意时,妻子在村里经营擂茶馆。随着清溪村游客量大增,时不时就有游客问:“老板娘,除了擂茶,你这还有没有饭吃?”问得多了,妻子就动起了开餐馆的心思。经过几个月的“学徒”期,“夫妻店”正式开张。邓海波认为,大家喜欢来自己家,图的就是新鲜和放松愉快。“有些客人来的次数多,彼此已经很熟悉了。他们来了就自己下地摘菜,摘了还自己洗,然后拿进厨房给我媳妇炒。”在他看来,夫妻俩开餐馆,什么都亲力亲为,客人看在眼里,时不时自己搭把手,把这里当农家乐了。

像这样的“夫妻店”,村里还有很多。村民邓胜和老公周权曾在邵阳开了16年的婚纱影楼,彼时孩子交给老家的父母带。“那时候我们也很想孩子,但是接到身边不方便,我们都要上班。”孩子5岁那年,邓胜回到家乡从事擂茶、烧烤生意。随着游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周权也看中村庄未来的发展前景,毅然选择回家和老婆一起在家门口“成就一番事业”。

湖南卫视新春走基层,邓胜曾作为清溪村的“擂茶西施”出镜,并和明星互动。后来许多媒体对他们家的擂茶制作工艺进行了采访。邓胜告诉记者,她曾到益阳陶家拜师学艺。擂茶的主要原料是芝麻、花生、生姜、茶叶,以茶叶为例,茶叶用量过多会导致茶色偏绿,用量过少会缺少茶的味道。原料比例不同,擂出的口味千差万别。

不仅有舌尖的美味,更有眼前的美景。邓胜和周权开的“立波擂茶馆”外是一片茂盛的翠绿竹林,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立波擂茶馆”业已成为清溪村夜经济的一道亮丽风景。“夏天最忙的时候是晚上8点到10点,很多客人会特意过来喝擂茶、啤酒,点几个卤菜在竹林下赏月聊天。我们差不多每天要忙到夜里12点钟的样子。”邓胜说。

过去的一年,清溪村共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同比增加40.3%,带动村集体收入达120万元。既挣钱又顾家,清溪村村民的致富经里写满了幸福感。

2024-03-29 □许 莹 康春华 1 1 文艺报 content74058.html 1 打开清溪村村民的致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