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专家研讨《“八百壮士”今何在》

多维度展现哈工大精神

本报讯 日前,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天津人民出版社、北京华景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八百壮士”今何在:我们时代的哈工大》出版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出席并致辞。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陈蕊,天津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王爱红,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班峰,该书作者陈聪及2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研讨会由天津人民出版社社长刘锦泉主持。

20世纪50年代,800多名青年师生响应国家号召,从祖国各地齐聚哈工大,短短十余年,创办了24个新专业,为我国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及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教师队伍,被称为哈工大“八百壮士”。《“八百壮士”今何在:我们时代的哈工大》近日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陈聪聚焦“八百壮士”群体,以纪实文学的方式,生动讲述他们科教报国的感人故事及其后继者的杰出作为,徐徐铺展开那段震撼人心的历史画卷及延续至今的精彩华章。

吴义勤表示,《“八百壮士”今何在》是一个讲述中国故事的典型文本。作品的题材、人物、内容、写法都非常独特,做到了新闻与文学的有机结合,为我们提供了新鲜的写作方法。这是一本很有历史感的书,呈现了哈工大的百年历史,也是一本向哈工大一代代科学家致敬的书,弘扬了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人文精神、工匠精神、奉献精神和理想主义精神,更是一本能够振奋和鼓舞人心的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与会专家认为,《“八百壮士”今何在》通过聚焦哈工大“八百壮士”,深度挖掘并展现了共和国历史上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勾勒出一幅时代精英的群像画卷。作品以“八百壮士”为线索,巧妙融合了哈工大的发展史、科技知识分子的报国史以及尖端科技的创新史,形成“三史合一”的独特架构,充分彰显了其文学、科学与史料价值。作者凭借其扎实的叙事功底、洗练的文字风格、出色的驾驭能力和充沛的情感表达,以细腻丰富的笔触刻画出哈工大恢宏壮丽的历史画卷。全书谋篇布局张弛有度,既浓墨重彩地描绘历史,又侧重于精神传承的现代展现,将哈工大置于历史与时代的参照系中,赋予了作品厚重的底蕴。 (罗建森)

2024-05-13 专家研讨《“八百壮士”今何在》 1 1 文艺报 content74554.html 1 多维度展现哈工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