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艺术

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

人物群像与时代精神的交响

□崔 伟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创作演出的《密云十姐妹》(王勇编剧、李杰导演),从60年前北京密云儿女为改变生存环境斗地战天修建密云水库的豪迈历史展开,极具现实意义的是,该剧还聚焦了当下密云人民为生态保护同样具有的大义情怀。在表现北京题材的戏剧创作中,该剧直面生活、聚焦当代、讴歌人民,并以题材抒写的真实厚重、形象塑造的真切感人,使观众通过看戏,能从观赏艺术的愉悦升华到接受精神的撞击、时代的洗礼。

与一些作品中人物精神缺乏真实感与打动力不同,该剧文本更注重通过人物精神力量的迸发、时代感的凸显,在最具有生命召唤与情感开掘的戏剧点上设置情节、铺展情感,讲述戏曲最擅长的感人故事。编剧充满智慧地巧妙写出了跨度60年的水库变化、人的变化和生活、观念的变化,更做到了通过戏剧讲述,写活了60年前劳动人民修建水库、改变命运的豪迈气概,同时又能深刻地展开物质富足后的密云人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当下,其精神与生活理念上的攀越,使作品主旨得到再次提升。也因此,该剧才更具有时代的浓度和当下的现实意义。

该剧还显现出讲述的灵动和创造性。剧中的6个主要情节,剧作家并没有顺序推进,而是灵活布排时空,以今昔两个时代里主人公王秀兰命运和情感的深刻印记跳跃展开。如此,王秀兰与密云水库的生命关联、情感牵惹,自然就聚焦到了“患水”“战水”“护水”这跨越时空的3个主要情节上。在此基础上,以点代面地通过“女子上堤”“搬迁故土”“忧虑生态”“劝子关店”等典型情景,浓墨重彩地写出历史进程中的人物变化、唤起观众思考、表达戏剧主题。该剧的讲述方式营造了一个同声共气的故事主体,很好地表现出以王秀兰为代表的密云十姐妹的事迹和贡献、气概和襟怀、亲情和大义。

看到剧名,我曾担忧十姐妹的群戏是否会分散了戏曲最擅长的“一人一事”这一表现规律,但看过戏后,这种担忧被剧中十姐妹群像的恰当塑造,以及其中最杰出代表王秀兰形象的完整鲜活的展示所破解。王秀兰形象的完整伫立,体现为其性格与精神上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的相对丰满,全剧完整地讲述出一位农村女性从青年到老年的淳朴情感、倔强个性,特别是她对密云、对水库的那种铭刻在内心的深厚情怀。但《密云十姐妹》毕竟又并非一个人的故事,否则,题材的广阔性与时代感都会相应减弱。因此,剧中对包括王秀兰在内的共同奋斗的十姐妹,都有着极具点睛意义的勾勒塑造。比如,孱弱好哭的小玲、倔强的佳良等,都能让我们记住并感到性格鲜明。这也是该剧人物群体呈现与主要人物塑造的一次成功探索,就像广角镜头下的聚焦,主创团队在一台戏中很好地完成了对“一人、一群人、一代人与一个民族” 的性格风貌,以及时代和精神由远及近的“俯瞰”与“定格”。

河北梆子剧种与该剧题材高度契合。这种对“一方水土一方戏”的规律遵循,能够使故事的真实感和艺术表现的浓烈升华出浓郁的戏剧感染力。剧中,密云人的燕赵豪情、十姐妹的巾帼气概、王秀兰等对首都生态与生俱来的深切忧患等,恐怕是其他剧种很难表现出来的。导演的二度创作也不浮华,而是追求时代、内心的纵深立体开掘,注重时代感和情感的淳朴交融,倾尽全力在重点情节和出情处做足了舞台文章。剧中,推车上坡的戏真实有趣,但更凸显为十姐妹气魄的展示;搬迁故土,不一味渲染大义,而注重展现出大义背后的亲情和眷恋;关停污染财源,母亲的决绝与亲情的柔软都娓娓道来,反而更突出了王秀兰家国情和母子情的复杂交陈。这出戏唱腔豪迈,但却能坚守因人而设、因情而抒。同时,唱腔又为演员不同行当的歌唱效果搭建了开阔空间与绽放余地。可贵的是,该剧非常自觉地遵循着剧种音乐的规律,能够在新戏和新情感的表达中,发挥河北梆子固有声腔传统的特点,释放王洪玲、王英会等名家的艺术优势,可以说达到了在新戏里积累与延展他们的艺术新成果与剧种新贡献的不俗效果。

王洪玲塑造的王秀兰,岂止是一个河北梆子的新形象,这也当之无愧是其艺术创造的一个新飞跃、新典型。剧中人物的命运跨度为王洪玲行当的延展提出了新课题,也为其创造了难得的突破自我的机遇。王秀兰从人物20岁演到53岁,我觉得比从青年演到老年更难。因为53岁的中年,年龄特征并不好用明显体态来表现,更多是气质与内心的成熟与岁月感的传达,这对王洪玲是个难题,但她却解答得极为出色。观戏时,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人物的每一个年龄段,演员都能不停留在年龄感的浅层真实表现上,而是力求真切演出王秀兰的内心从思想境界到人生态度的可触可感。剧中,王洪玲的人物塑造能力颇能征服观众,也使得她塑造的王秀兰成为戏曲舞台上又一个非常真切丰满的成功的当代人物形象。至于演唱,以“金嗓子”著称的王洪玲反而更注重了歌唱中的深情呈现,让观众在“听过瘾”的同时,追求情感表达的成熟与深切。最令我感动的是她对儿子大能的倾诉:“原谅妈妈铤而走险……”这段唱20句,以河北梆子“反调”唱出,那种深情母爱、境界理想都融括进委婉恳切的歌唱表达里。述说的对象是大能,但王洪玲的歌唱却深深走进了观众的内心。这段唱不就是戏剧人欲通过剧作要表达的对时代、国家的那份真挚以及这个题材最重要的价值吗?剧中,王英会出演的爷爷的角色,只是在剧中有限次地出现过,但搬迁时那两段深情的唱,却将豪迈大义深蕴于河北梆子唱腔的高亢悠扬中。我们常说“言为心声”,王英会的舞台传达可谓做到了“歌为心声”。

应该说,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成功开掘了北京题材的新领域。该剧聚焦创造历史的普通人、北京人、当代人,这在北京现代题材戏曲创作中是极为亮眼的一个新成果、新突破,同时也弥补了一直以来北京戏曲创作内容上过分聚焦古城人文题材的某种局限,在当下全国现代题材创作中交出了北京戏曲人的一份出色答卷。

(作者系中国剧协原分党组成员、秘书长)

2024-05-20 □崔 伟 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 1 1 文艺报 content74628.html 1 人物群像与时代精神的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