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文学的世界里,每一部作品都如同一颗种子,需要作家的灵感和汗水浇灌,更需要编辑的洞察和智慧扶持。编辑与作家,亦师亦友,互相成就,合力培育文学之树枝繁叶茂。
6月3日,作为中国作协“作家活动周”的系列活动之一,“名编面对面”活动在浙江台州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出席并致辞。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主持活动。来自全国各地13家文学期刊、杂志的编辑与20多位台州作家、诗人面对面交流,共话有关文学创作与编辑的经验和体会。
邱华栋在致辞中指出,编辑不仅是作品的把关者,更是作家重要的合作伙伴。“作家活动周·名编面对面”活动为编辑与作家搭建起文学世界的沟通桥梁。此次活动刊物种类多样,既有综合类刊物,也有小说类、诗歌类、评论类等单一体裁刊物。希望通过编辑和作家的互动交流,共同探索新的创作路径,促进优秀文学作品的培育和诞生。
“要写就写最独特的审美体验”
作家的写作如何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董宏君以行旅散文的写作为例,谈到作家应该以参与者的身份沉浸于行旅中,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避免同质化,努力呈现个体独特的审美体验。
谈及诗歌创作,《延河》执行主编阎安认为,作家的审美能力实际上与意象选取息息相关,因为诗歌创作的本质即意象的表达。诗人只有选取合理意象并进行有效布局,才有可能写出诗歌的独特性。
《山花》主编李寂荡编辑杂志的同时,也一直致力于译介工作,近些年翻译了大量国外作家和诗人的作品,他结合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福克纳的作品,谈及文学创作不能“就事论事”,“不管小说家还是诗人,既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又要找到切入作品的新颖角度”。
《诗刊》编辑部副主任彭敏谈到,独创性是诗歌的鲜明特征,一首诗的创作,“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诗人的独特体验贯穿整个诗歌创作过程,起着统摄全诗的作用。
《人民文学》编辑梁豪强调了文学创作中“做减法”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作家应该珍惜自己的文字,将主要精力和文字放在主要情节的叙述上,避免在次要情节上耽搁太久。此外,作家要想清楚写什么和怎么写,避免套路化和模式化,充分调动自身的独特审美,写好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语、每一个标点。
“用心思考,往深处写,往更远处写”
对一个作家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在《十月》执行主编季亚娅看来,当下文学创作中,作家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还需要深刻理解时代精神,敏锐把握时代新变,将个人创作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树立更高的追求和目标,在呈现世俗生活的基础上努力锤炼再造生活的能力,用心思考,往深处写,往更远处写。
《青海湖》副主编曹有云既是刊物编辑,也是一名写了30多年诗歌的诗人。他认为,不管是诗歌、小说还是散文,思想性是作品的灵魂。他还告诫写作者,写作并没有捷径,唯有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果。
《南方文坛》副主编曾攀结合具体作品提到了在文学创作中,对于生活的描写和想象,越想表达越“词不达意”,似乎距离目标越来越远的问题。“这时候作家必须学会冷静和克制,深入观察生活,认真思考创作,尽可能再深入挖掘,当思考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穿透创作的阻碍和困难。”
《当代文坛》编辑部主任刘小波近年来一直关注诗学研究。在他看来,写诗要比写小说和散文困难得多,诗歌不是诗人简单的感想,而是复杂思想的淬炼,而且,诗人的思想不是通过平白的语言,而是通过具体的意象体现出来的。他鼓励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既要注重文学技巧的磨练,也要不断探索和表达对生活、对人性的独到见解。
创作时应当考虑目标读者
除了作家和编辑,读者也是文学作品流通的重要一环。《收获》副主编钟红明认为,在创作之前,作家就应该预设读者的存在。假定有目标读者,写作就会变得更有动力,作品的主题、人物、故事、语言、情节、场景等都会变得更清晰,也更具针对性。
《小说选刊》副主编李云雷最为看重的是叙事动力,阅读作品的过程就是追随故事的过程。以短篇小说为例,李云雷谈到,短篇小说无法承载太多内容,如果小说进行到一半,还是无法确定主要叙事线索,人物动机也不明朗,那么这篇小说就不可能吸引读者。
《芙蓉》编辑部主任杨晓澜谈到,当下碎片化阅读方式对读者产生较大影响,如果作品中闲笔太多,很容易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同时,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看,这也意味着,因为要考虑读者,当下作家的创作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
《红岩》编辑部主任吴佳骏认为,一部作品如果作者总是代替人物说话,人物很容易失去自己的声音,形象就会变得微弱,很难与读者产生共鸣。此外,写作者应多想想创作初衷,作家之所以写作,不光要解决审美诉求,即语言、结构、细节、场景等,更要解决精神诉求,即作家试图通过故事或者情感告诉读者什么。
(李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