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用文学之笔画山水临潭

——中国作协媒体采访团甘肃临潭纪行

在“我的冶力关——当文学遇上高原”作家对谈直播现场,作家周瑄璞与临潭当地的孩子们交流。朵国良 摄

□本报记者 王 觅 杨茹涵 邓洁舲

临潭,古称洮州,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结合部,曾是“唐蕃古道”“茶马互市”的重镇,也是陇右汉藏聚合、南联北往的门户。

5月20日至26日,由近20位记者、作家组成的媒体采访团走进中国作协定点帮扶县——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深入当地书院、书画馆等各类文化场所和当地居民家中,用文学之笔画山水临潭。

陇上江南,拔河之乡

从兰州出发抵达甘南后,景色蓦然一变,满眼青绿,不时有水从山下流过。与想象中的黄土高原、荒凉的戈壁不同,甘南是一片绿洲,而地处临潭北部的冶力关镇,则可说是绿洲中的一片“江南水乡”了。

冶力关镇地处秦(岭)—祁(连山)—昆(仑山)造山系结合部的西秦岭褶皱带,坐落在莲花山下、冶木河畔,特殊的地质发展史造就了这里特有的丹霞地貌、岩溶地貌、滑坡堰塞湖、地质遗迹剖面、峡谷地貌、流水地貌以及古生物化石等地质遗迹资源等。

冶力关夏天的气温很少超过30度,采访团的记者和作家有的从北京、天津来,有的从长沙来,出发时无一不是高温炎热,到了冶力关后都穿上了长袖外套。当地诗人黑小白告诉记者,他曾写过关于冶力关的诗歌,描写了夏夜飘雪的景象,许多外地诗友对此描写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其实在冶力关一天内经历“四季”是完全可能的,在最炎热的夏季飘下雪花也不奇怪。

冶力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约1560年前,这里曾是吐谷浑(246年—317年)之孙冶利部落的领地,冶力关的名字也是由此得来。多民族在此聚居,各民族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明清时期,这里是古洮州的一部分,一种名叫“洮州花儿”的民歌流传至今。过去传唱花儿的主要是劳动人民,如农民、牧民、工匠、猎户等。花儿的题材广泛,涵盖民间生产劳动、民俗文化、历史故事等。

临潭是“全国拔河之乡”,其特有民俗元宵节“万人扯绳(拔河)”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冶力关的人们也热爱扯绳运动,不止一位临潭作家书写过这项流传了数百年的古老传承项目。临潭的藏族作家禄晓凤告诉记者,几百年来,人们凭借这项热闹的运动对抗高原的寒冷,对抗自然的阴晴不定,对抗时间的逝去,所以,拔河的意义远远不只是一项运动,还显示了一种精神——临潭人不怕困苦、敢于斗争的精神。

文学的土地,诗意地游走

今年7月,冶力关中国当代作家书画馆即将迎来开馆一周年。该馆是一家以作家书画为主题的常设展馆,也是中国作协自1998年定点帮扶临潭以来,持续开展文化帮扶的又一重要举措。馆名由“人民艺术家”王蒙题写,首批收藏展示了马识途、莫言、陈彦等近百位当代作家的100余幅书画作品。

位于池沟村的文心书院也是这里重要的文化阵地,其中3000余册藏书均由中国作协帮扶捐赠。今年上半年,这个村级书院就已举办了3场读书交流会,吸引了众多学生、教师、居民参与,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想利用好文心书院这个文化阵地,发动当地群众参与进来,让大家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在乡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禄晓凤说。

冶力关镇池沟村原本是深度贫困村,2015年起中国作协开始派驻第一书记,通过投入资金、谋划项目、党建结对、公益捐助、作家记者采访创作宣传等多种方式,助力池沟村发展。2019年顺利脱贫后,池沟村面貌变化巨大,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5月22日,采访团来到文心书院,与当地作家深入交流探讨“文学助力乡村振兴”等话题。据临潭县文联主席敏奇才介绍,在中国作协帮扶下,临潭的文学创作队伍发展迅速,愈加壮大,目前有中国作协会员7名。2019年开始,作家出版社启动“中国作协定点帮扶临潭文学”书丛,每年5本,目前累计出版图书30部。

青年作家连金娟表示,自己的写作经历正是乡村振兴及中国作协扶持临潭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她来自一个叫王旗的山村,因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大山沟里的人很少外出。“我们所生活的那片土地,因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一度成为贫穷的代名词。”当脱贫攻坚战在家乡打响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觉得自己有责任去书写和记录这样的变化,而中国作协的帮助,则为她的文学道路打开了新的天地,“老师们的点拨让我的创作有了很大进步,也帮助我们基层作者打开了写作的视野”。

临潭作家花盛的写作始于1998年,这也正是中国作协开始定点帮扶临潭的那一年。20多年来,他常常游走于家乡山水间,这片诗意的土地给了他许多创作灵感和素材,这片美好的土地就是他书写的原乡。

将文学的种子深埋进土壤

“文学的力量更多体现为一种浸润和熏陶,而文学对临潭的影响,也是一个渐进的、慢慢熏陶的过程。”中国作协正在临潭县挂职副县长的张磊告诉记者。

2023年11月19日,13名临潭县冶力关镇中心小学的孩子在老师带领下,从高原来到江南水乡,来到“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的现场,共赴一场“文学之约”,与茅盾先生的母校——乌镇植材小学的孩子们合唱了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这场奔赴亦如文学的“星星之火”,长留在他们心间。时隔半年,记者来到临潭县冶力关镇中心小学,再次见到这些孩子们。回想起去年参加文学盛典的经历,六年级学生李小露说,活动结束后,她主动阅读了杨志军老师的获奖小说《雪山大地》,“我们就是雪山大地上的孩子,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就好像作者在我们身边讲述着家乡的故事一样,十分亲切”。除此之外,孩子们还分享了《西游记》《三国演义》《昆虫记》《城南旧事》《童年》等他们喜爱的书籍。

谈到自己的家乡,原本还有些拘束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变得十分踊跃,冶力关的天池冶海、赤壁幽谷、亲昵沟,以及这里的鹿角菜、蕨菜、地皮菜等美味为他们所津津乐道。孩子们向所有人发出邀请:“我们的家乡很美,这里的星星很亮,欢迎来我们的家乡,写我们的故事。”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组织所属文学出版单位,与中国作家网、《作家文摘》《中国校园文学》的记者、专家及社会爱心力量一起,组成慰问帮扶团走进甘肃临潭,开展“文学助力乡村振兴·临潭行”活动。儿童文学作家罗罗、《中国校园文学》副主编王昉带来了“用童话唤醒孩子们的想象力”讲座和“作文与文学”改稿会,并向池沟小学和冶力关镇中心小学捐赠了150册《理查王和六颗巧克力星星》等图书。

绿水青山环绕下的浓郁书香给罗罗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谈到,临潭是一片文学的热土,拥有闪烁着文学之光的星空,令人着迷和向往。这里孩子的眼神清澈而纯粹,他们心中有爱,目中有光,富有理想。文学的力量在这座县城的每一个角落、在生活的点滴中得以渗透和张扬,长成了根植心底的炽热,焕发出五彩斑斓的光,滋养着这里的山川河流,丰盛着这里人们的生命,也吸引着五湖四海的客人。

5月24日上午,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和临潭县图书馆共同举办的绘本图书捐赠仪式在临潭文化广场举行。临潭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英在致辞中,将此次活动比作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认为它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更是中国作协长期以来对临潭文化教育深层次、多维度支持的缩影,其深远影响必将镌刻在临潭发展的历史长卷中。此次活动共向临潭县5所幼儿园及1所培训学校捐赠4664册精美的幼儿绘本。这既是给临潭县儿童的一份厚礼,更是中国作协与中华文学基金会对文化传承与教育发展承诺的生动实践。

5月25日傍晚,一场名为“我的冶力关·当文学遇上高原”的直播活动在临潭县术布乡鹿儿沟举行,周瑄璞、秦岭、宋明珠、高众等作家围绕近日深入临潭各地采访的感受展开对谈,分享对文学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的体验。

时隔8年,第二次来到这里的周瑄璞惊叹于临潭近年来的新变化、新气象,“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携带着自己的故乡,大地就是最美的风景。祖国之大,美景之多,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文学的方式来让自己的家乡被更多人看见”。生于甘肃天水的作家秦岭始终没有放下对故土的牵挂,“一个乡村的发展、变化、蝶变乃至阵痛,都是值得记录和书写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临潭造就了一幅幅无与伦比、摄人心魄的山水画卷,这其中蕴含着人文、历史和社会的巨大变迁。下一步我们要关注自然风光背后的人文信息,将冶力关打造成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名片,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

2023年10月,为寻找创作素材,在中国作协帮扶干部的安排下,青年作家宋明珠住进了临潭日扎村桑珠小朋友的家,桑珠带她看了牧场里的牛,去山上吃了各种可食用的野菜,还带她去了他的幼儿园。这十几天的生活交集,让她收获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情感支撑。“临潭除了自然景观外,还有很多人文的、历史的以及能成为创作素材的故事。但是它不声不响,就在这一片高原,静静地等待着你来发现。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这片美丽的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

2024-06-12 ——中国作协媒体采访团甘肃临潭纪行 1 1 文艺报 content74901.html 1 用文学之笔画山水临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