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文学评论

新时代东西部协作的绚丽画卷

——《远方的山水:中国式现代化的浙江广元东西协作实践》评论选登

《远方的山水:中国式现代化的浙江广元东西协作实践》,陈崎嵘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24年5月

2024年6月14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陈崎嵘长篇报告文学《远方的山水:中国式现代化的浙江广元东西协作实践》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与会评论家就作品的时代意义、文学价值、创作特色进行了研讨,认为其全面展示了新时代东西部协作的广阔图景,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保障机制,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合作留存了珍贵的历史档案。作品站位高远、情感真挚,以独特的视角、扎实的报告性与深情的文学表达,在讲述一个个鲜活故事的同时,传递出深刻的时代情感,对中国式现代化理念做出了生动诠释。它不仅是对时代和历史的真实记录,更是对未来东西部协作乃至中国式现代化路径探索的思考与展望。现将与会评论家的发言选登如下,以飨读者。

——编 者

何建明(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的报告文学创作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有激情,二是肯下苦功,三是报告性特别强。对报告文学来说报告性强不强,实际上是看这部作品的基石坚不坚、实不实,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报告性给忽略了,所能呈现的信息和深度就有限。《远方的山水》很好地将报告文学的报告性和文学性相结合,它不是自说自话,是有大量档案、采访资料和案例作支撑,并不像有一些报告文学作品看起来很“美”,但其实里面是空洞的。《远方的山水》是有其独特价值和内涵的,它是新鲜的,是作者“跑”出来的,这个我认为非常重要。

张颖(四川省作协党组副书记):《远方的山水》一书,文学性地呈现了浙江与四川广元30年来千里牵手、互帮互助、感人至深的生动故事,其中有两地党委、政府之间的深谋远虑与通力合作,也有人民群众之间的互帮互助与互惠互利,体现的是两地干部群众的赤子之心和拳拳真情,既表达了区域协作、共同富裕这一时代性主题的宏阔图景,又艺术地展现了浙江和四川广元之间的深情厚谊与奋进风貌,堪称新时代以来四川题材报告文学作品的重大收获。

何向阳(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值得作家去记录、去书写、去讴歌,值得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留下信史。《远方的山水》全景式反映了30年来在国家战略引领下,东西部对口协作,资源互用,产业互补,地区均衡,共同富裕,探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现实,它形象地记录了浙江、四川广元两地人民携手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历程,也艺术地描绘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理念思路和具体路径,为东西部对口协作树立了一个时代的典型。

梁鸿鹰(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远方的山水》体现了陈崎嵘的若干创作特点。充满深情。阅读这部作品和他的其他作品,我们都会感到作者特别热爱自己所处的时代,对时代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正是因为有着充沛的热情,才能够对不平凡实践以诗意的美好文字进行呈现。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自己丰富的生活经历与对现实巨变的感性认识融为一体,打通了现实与历史的联系,绘制了一幅幅新时代富于生活气息的画卷。书中罗嘉发、白堃元、朱红、周展等众多人物跃然纸上,他们敢担当、善创新、能吃苦、讲奉献,将自己的命运和这个时代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身的价值在时代巨变中得以完美体现。书中为我们提供的浙江帮扶四川广元的经验,当地创造性的工作实践,都是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们干出来的,奋进新时代的征程需要作家书写,奋发有为的实践者需要得到记录,作者写出了这些人丰富的内心世界,鲜明的性格特征,更为东西部协同合作贡献了文学力量。

黄传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原常务副会长):《远方的山水》是一部书写东西部协作的报告文学作品,有着特殊的社会价值和文学意义。这也是一部非常有挑战性的作品,东西部协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用文学来表述是非常难的。既然是东西部协作,既要写西部,还要写东部,更要写他们之间的协作,采访量和写作量都很大。

陈崎嵘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跑遍广元的四县三区,采访了浙江广元东西部协作的当事者、参与者共两百余人,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还翻阅了大量的档案文献。报告文学离不开前期的采访和资料收集整理,这部作品内容丰富、人物鲜活、故事精彩,是与作者在前期的采访上吃尽苦头、下足功夫分不开的。

东西部协作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这一世界性的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全书用九个章节,全景式记录下这一壮举。如果不是陈崎嵘的书写,我们很难如此全面、生动、真实地了解浙江广元东西协作这件事。报告文学创作的重要性,通过这部作品得到了充分展现,这样的书写便带有史志性意义。

白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远方的山水》题材有着特殊的意义,写作有着特别的难度。浙江广元东西协作实践在时间跨度上有30多年,地域涉及广安市三区四县,陈崎嵘“身入”“情入”“心入”,完成了繁重复杂的采访工作,克服了写作上的难度,作品实现了报告文学应有的力度。《远方的山水》人物鲜活生动,具有情感温度。作品在诸多事件中塑造出李文元、莫异矩、朱红、杨良如等一众领导干部、企业家形象,这些人身上都带有改革者、创业者、先行者的鲜明元素与精神光彩,使作品有了情感的温度和精神的内力。《远方的山水》内容丰盈,含义深远。作品看似是在写浙江对广元的精准扶贫,浙江与广元两地的协作实践,实际上通过这样一个典型事件和独特案例,生动而形象地讲述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中国精神的重要性,充分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

王必胜(《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远方的山水》是一部及时、厚重、有文本追求的作品, 题材重大,讲好现实中国东西部协作发展的故事,很有新意,也是有难度的写作。报告文学常说是时代报告、艺术报告。既要有报告的现实性,又要有文本的艺术性。本书的内容,鲜活、扎实、厚重、时代性强,东西部协作发展是“国之大者”,30年来,浙江支援四川广元,起动早,时间跨度大,在不同的民生领域,协同发展,取得了相当成功的成绩,成为典范。作品涉及人物众多,领域丰富,通过东西部协作,共同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实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经验、中国精神和中国形象。另外,文本也颇为讲究,九个章节,各有侧重,又互为关联,关于民生经济、人文教育、社会保险等,论述中,以札记、题记等方式介入,特别是后记中的“十论”,是关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三农”问题的思考,体现了作品的思想性与思辨性,也是当下报告文学作品理性精神的一次有益的提升。

张陵(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报告文学作家是要靠思想的,思想则是需要长期积累的。陈崎嵘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都非常高,这都是长期积累下来的。《远方的山水》这部报告文学作品正是陈崎嵘长期思想积累的重要成果。书中有一句话:从传统的角度来看,西部是穷山恶水;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它就是金山银山。所以这部作品包含着一个很深的思想理念:不光是西部要感恩东部,同时东部也要感恩西部。为什么?因为西部不仅给东部提供了许多资源,还有几千万的劳动力,正是他们把东部的经济撑起来,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铺平了。中国今天能够成为制造业大国,不仅有东部的贡献,也有西部的贡献,是几千万农民工使中国制造走到世界上去。这部作品最根本的地方就是读懂了“三农”问题,读懂了“三农”就读懂了中国。我认为这些都是这部作品主题思想深刻的地方。

贺绍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监事长):《远方的山水》的第一个特点是追求大气势和大格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东西部协作是一个很大的题目,虽然题目大,涉及面广,作品却结构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全面反映了东西部协作的成果。第二个特点是有高度的政治站位和有温度的人文情怀。作者既要把事情讲清楚,又要写出事情背后的内涵和精神,以及事情的政治意义。第三个特点是作者在采访上很下功夫,认真细致,是抱着一种要真正进入事情内部的姿态采访的。第四个特点,作者充分认识到东西部协作是一项仍在进行中的战略举措,作者虽然重点写东西部协作在这二三十年已经取得的成果,但是同时也一再强调这一协作的可持续性。在《远方的山水》中,作者主动将自己当作东西部协作的见证人,我们期待这位见证人能续写出《远方的山水》的升级版。

李炳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原副会长):《远方的山水》通过记录浙江和广元两地的相互协作,写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故事,写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非常特殊的一个面向——全体人民相互协作、互帮互助、共同富裕的喜人场景。共同富裕正是这部作品的灵魂,如果没有这个高度,那它就会变成一个琐碎的、地方事务合作的故事了。东西部协作这个重大社会建设规划工程,从浙江与广元的互动开始,这个开始是一种全局视野下的善计奇思,具有历史性的贡献,为党和国家的全面决策部署提供了很好的选择。《远方的山水》事例新颖,资料扎实,叙述激情,事与思相融,丰厚饱满。同时也是一部很好的史志性作品,它记录了几十年来广元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变化,记录了浙江无私的付出、无私的帮助、无私的支援。东西协作对于广元和浙江都是历史上重要的篇章,它和广元、浙江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人们永远不会忘记。

丁晓原(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远方的山水》为历史寻源存档,通过对“历史的见证人”的深入访谈,再现当年浙江广元东西协作的最初景象,再现浙江广元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线索。《远方的山水》为历史和时代的创造者、参与者、奉献者立传,不仅写了他们的故事,也照见了他们的精神。《远方的山水》是一篇实诚的作品,也是一部文学性可感的作品。报告文学的写作不能千篇一律,这部作品写出了对象的特质,显现出作者自己的个性。《远方的山水》鲜明地体现出报告文学的理性精神,“东西部协作十论”是对中国特色区域合作实践的整体思考,也是对本书主题表达的凝聚和提升。通过阅读《远方的山水》,能感知到一个报告文学作家真挚仁爱的情怀,令人感动。

程绍武(《中国作家》主编):《远方的山水》是一部大手笔、大视野、大气象、大题材的大作品。作者具有很高的政治站位和政策水平,能够驾驭纵横捭阖的题材。作者资料功夫、采访功夫、写作功夫下得深。在写到很多关键事件、项目、历史进程的时候,作者总是先写人,以人写事,以事塑人,既讲事又讲人,人和事紧密结合,这样的创作手法使这部作品充满文学性和可读性。同时这部作品是东西部协作帮扶经验的集大成者,具有标杆意义和示范作用。《远方的山水》还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观点,一是要摆脱贫困,必须实现观念的转变;二是一个地区的脱贫致富现代化进程中,当地人民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精神很重要,这是变化的内因,援建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何弘(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远方的山水》有高度。作者政策水平高,政治站位高,把东西部协作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上看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书全面讲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远方的山水》有故事。作者讲了大量的具体的人和实践经验,讲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作者把中国东部和西部的协作这个故事讲好了,也就讲好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讲好了中国故事。《远方的山水》有情感。情感的融入对本书的写作非常重要,这么多人物、事件,作者用真情、激情串联,给人一种感同身受的触动。

李朝全(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远方的山水》主题重大,体现了我们国家制度的优越性,它梳理、探讨、总结了东西协作的作用和意义,既涉及乡村振兴,也涉及共同富裕,更回应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书中既有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内容,比如汶川特大地震后青川的灾后重建,也有东西协作的对口支援,先进帮扶带动后进携手共进的制度模式和优势。《远方的山水》是对东西部协作史实的记录,为这段历史树立了一座纸上的丰碑,既是为这项事业作传,也是为这项事业做出奉献、牺牲的人立碑。《远方的山水》中有许多生动的故事,是作者主动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结合的采访所得,作者所写都是自己亲眼看到的,没走到、没听到的不写,亲历性和在场性都让人印象深刻。

王国平(《光明日报》文学评论版主编):《远方的山水》是认识中国、认识时代、认识中国人性格特质与精神生态的一个很好的文本。我们国家的发展,重视特定区域的联动,比如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东北振兴等。同时,也打破区域的隔阂,实现跨区域联动,包括对口支援与帮扶。《远方的山水》讲述的是浙江和广元的东西协作,两地互为远方的山水。在作者的笔下,这种协作不是单向的“施”与“受”的关系,而是资源、资金、理念、人心等层面的双向流动,是携手发展,相互成长,是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生发出新的创造,迸发出新的热情,展现出新的担当,实现政策部署“自上而下”与群众首创精神“自下而上”的结合。这让《远山的山水》具有了现代意识,也提升了这部作品的价值和境界,从而与其他同类型作品区分开来。

《远方的山水》写得很厚道,很实在。作者是下了硬功夫、苦功夫和笨功夫的。文中写道:“我后来曾跟随马发英,去幼儿园看过她家老二。”很不经意的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作者是用心“在路上”行走的,到现场寻找触动自己的人和事、环境和关系。作者也要彰显出自己的“存在感”,给作品打上鲜明的自我烙印。最典型的处理方式就是每个章节末尾,都要用上自己创作的诗词歌赋,与章节的内容基本相适配。我想,这是作者坚持“有我写作”的一种尝试,希望在创作上成为他自己,杜绝“千文一面”,也造就了这部作品的一个突出特色。

刘诗宇(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创研处副研究员):阅读《远方的山水》这部作品,我有两个感触。一是,《远方的山水》这本书让我再次思考文学和时代的关系。现在文学写到金钱、物欲时,很难不显得“酸”或“油腻”,但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叙事提供的框架之下,书中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显得格外清新质朴,这或许正是时代给文学带来的可能性。二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经常有一个幻觉,就是我们写的东西一定要适合所有人,这就会导致很多具体行业、领域的题材从文学中消失。《远方的山水》里面罗列了大量事例、数字,它对于我来说,确实是“远方的山水”,但是对于浙江广元东西协作实践的参与者来说,却是一本无比亲切的书,他们会从中看到自己。希望能有更多“远方的山水”,拓宽当代文学的题材和思想。

2024-06-26 ——《远方的山水:中国式现代化的浙江广元东西协作实践》评论选登 1 1 文艺报 content75140.html 1 新时代东西部协作的绚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