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世界文坛

文学是最美好的交流

□杨红昆

6月7日,中国老挝作家文学交流座谈会在昆明召开。座谈会由云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主办,老挝作协主席通拜先生一行5位作家和十余位云南作家参加座谈会。

这是又一次中老文学活动。我退休后,原以为很难再见到30年前就结识的老挝作家朋友们,但《一路情长》这部书的出版,又一次让我们欢聚在一起。

去年应云南省委宣传部的聘请,我参与了《一路情长》这部书的出版扶持审读,再次读到了通拜先生与众多老挝作家热情洋溢的作品。

我曾在老挝参加澜湄六国文学交流活动,开阔的澜沧江、湄公河水波浩荡,两岸的雨林密密丛丛,顿生与世隔绝的幻觉。在不同国家作家代表的惊叹声中,我眼前幻化出6个国家优美的文字在水波中闪烁,在湄公河的沐浴下文采四射……

2016年3月,在海南三亚,中国与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六国领导人,拿着盛有澜湄江水的竹筒,将水注入启动台水槽内,随即六水合一。这一象征“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仪式,宣告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正式启动,也宣告了中老铁路建设的启动。

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道路”来进行的。在汉语中,“道”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包含着对道理的认识和道义的坚守;“路”则非常具体,表示指向和通往。“道”是途径和方式。其中一条著名的“道路”就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展现出来的是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不同国家和地区敞开怀抱欢迎和平友好的中华文明的同时,中华文明也从这些国家和地区感受并学习到了他们所创造出来的人类文明,共同谱写了多种文明交流融合的历史篇章。在今天的东南亚,这条“道路”亦是澜沧江—湄公河,是中曼大通道,是崭新的中老铁路。全球化趋势下,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沟通交流途径很多,从澜沧江到湄公河,从昆明到万象,文学无疑是美好的交流方式之一。

全长1035公里,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不仅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工程,更是连接沿线百姓的民心工程。它改写了老挝没有标准轨铁路的历史,也改变了中国西双版纳不通火车的历史,让两国的人文交流、经贸合作等跨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湄公河流域五国是中国的邻居,与我们山连山水连水。云南是中国在“一带一路”上“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澜湄六国大地山川多样,民族文化多元,无论地理还是人文,都可谓异彩纷呈,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学艺术活动,能多角度了解彼此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并以此为窗口,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建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因为澜湄文学,众多云南作家曾多次走进澜湄各国,他们在亚洲第一高桥驻足,在野象谷观象,在琅勃拉邦的湄公河上漂流,在清盛学到了“萨瓦的卡普”,在湄赛感受金三角神秘,在素可泰领略泰国的古老,在柬埔寨看到吴哥的微笑,在越南下龙湾感受海上石林的风光,在缅甸蒲甘看万塔之城……

文学的交流无国界,艺术的交流更没有障碍,在这一点上,人类可以说息息相通。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世间万物随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写作者在纸面上经历风霜雨雪,感受四季轮回,唯真情与爱永恒长久。

在不同的地区与国家,写作与阅读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文学的存在为生活增添亮光与色彩,如天上流动的白云、地上绽开的鲜花、草原漫步的骏马,自然而本真地存在着,千百年来从未改变。我们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却能内心相依相通,因为我们的字里行间,都流淌着爱与纯真,美好与希望。

中老铁路是一条多姿多彩、流淌着文学梦想的道路,是一条承载着两国人民幸福和未来的道路,是一条充满创造活力的道路,是一条滋养伟大文明并奔流不息、永远年轻的道路。

(作者系云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

2024-06-28 □杨红昆 1 1 文艺报 content75289.html 1 文学是最美好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