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世纪美术

“可生长的图景”青年AI艺术家邀请展

探讨人工智能艺术的不同延伸

□周 雯 陈焱松

展览现场

当代人工智能技术经历了从决策式AI、分析式AI到生成式AI的逻辑转向,艺术内容创作成为AIGC技术可拓展的新板块,其中的影像艺术作为涵盖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的综合性样式,未来的艺术创作模式极大可能被重塑甚至颠覆。尤其是在艺术教育领域,新技术的引入催生了新的创作模式与教学方法,也拓展了艺术媒介、形式、语言、风格的革新,促使人们对影像艺术新样态产生更多的可能性思考。

6月6日至21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创意媒体研究中心联合北京电影学院AI影像科学与艺术中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新媒体演艺创新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未来影像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可生长的图景”青年AI艺术家邀请展正式开幕。展览聚焦于人工智能影像对于现实世界的动态指涉,试图展现出当下AI创作的复杂性、模糊性与易碎性的同时,将人类自身作为艺术媒介,重新思考由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世界图景的美学转向。其中,“生成”是人工智能的技术存在方式,而“生长”却是以人类为代表的碳基生物的关键词,“可生长的图景”的主题阐释实际上是从AI与人类之间的耦合关系出发,展现了青年艺术家与AIGC技术的同频迭代,突显他们对于这个由来已久却又不断生长的可能世界的价值思考,以此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试图重建影像的光晕。

今年北京电影学院第16届先力奖开幕短片《乘着电影的风》为展览拉开帷幕,该影片实际上以纸飞机为线索,运用AIGC的方式串联了电影的历史发展,也在某种程度展现出AIGC与电影之间的深度内涵。本次邀请展共展出36件作品,其中既有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国际电影节AIGC短片单元的获奖入选影片,也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重庆大学的师生作品,以青年的视角展现出对于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解读。本次参展作品分别展示于五棵松万达广场的蝴蝶屏、球形屏,以及在六层全新搭建的百余平米的作品展区,共计三大展区,依据不同的空间属性形成从远观到游观,从卧观到静观不同的空间叙事逻辑。

展览共分为三个单元。第一是“镜”单元,镜子是对现实世界的镜像映射,是对艺术再现与重生的隐喻。学者艾布拉姆斯曾经以“镜”隐喻西方艺术的“再现”传统,即影像艺术是一面反映并模仿真实世界的镜子。AIGC以一种“现实主义”的姿态探索了现有影像内容的分野,包括AI纪录片、AI预告片、AI广告片等等,在静态与动态的智能图景中呈现出外观模拟的新艺术形态。第二是“灯”单元,灯是内心世界的感知与照明,是心灵与外在世界的交互。与“镜”相对应的“灯”则展现出艺术的“表现”传统,即事物在镜子面前始终保持着清晰的完整,而在灯的映射下则成为变幻莫测的影子。AIGC与“浪漫主义”的关系不仅仅是停留于想象、夸张、唯美等领域,同时也在于将发光物的隐喻赋予创作主体,即看见人的心灵主动性,实现艺术家与现实世界的交互映射。第三是“梦”单元,梦是对虚构世界的梦境架空,是幻觉,更是浪漫与迷离。“梦”既不是现实主义的镜,也不是浪漫主义的灯,它在超越再现与表现的基础上,借助影像重新制造出方寸幻境,是对虚拟世界的梦境架空,也许在人类世界的无限重复背景下,AIGC成为突破想象力瓶颈的开关,是对未来与虚幻场景的无尽想象与延伸。艺术作品反映的世界从来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波粒二象的动态审美,展览集中探讨了人工智能艺术的不同延伸,展现了“生长”语境下人工智能艺术的审美可能性与未来价值。

总体而言,人工智能拓宽了人类创造艺术的手段、技巧与行事方式,让图景的生成不再需要复杂的技术模拟,而是简单的指令。“虽然大量外观相似的物体或图像可能因为视觉/体验’解读’上的相似性而显得相关(或相连),人们不能因此而声称有艺术或概念上的关系。”尽管关于人工智能技术与艺术的联系时常受到质疑,但可以看到的是,两个世纪前摄影术的出现也曾让绘画艺术面临类似危机,促使了绘画艺术更快地从对外观相似的追求中解放出来。而如今,人工智能技术的生成物并非静态的图景景观,对于艺术的表达也超越了外观形似而呈现出更多的可能。生成式人工智能基于广泛群体的记忆认知构建了技术与人共生的记忆仓库,在不断生成新的影像时也在试图保存人的情感仓库。故事是人类的记忆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图景,从对白到文字再到影像,自古以来被视作人的专属物。如果故事离不开记忆与情感,那情感是否同样可以被生成?基于过往记忆的印象或影像能否在人与技术的交融间创造新的共鸣体验?这些都是AIGC介入艺术表达之后带来的余论。

(作者周雯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主任、教授,陈焱松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励耘博士后)

2024-06-28 □周 雯 陈焱松 “可生长的图景”青年AI艺术家邀请展 1 1 文艺报 content75301.html 1 探讨人工智能艺术的不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