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少数民族文艺

以赤子之心昂扬民族文化精气神

——浅析《被风吹过的村庄》的“非遗之风”

□卢精用(壮族)

毛南族肥套

《被风吹过的村庄》,莫景春著,作家出版社,2017年12月

毛南族作家莫景春的散文集《被风吹过的村庄》围绕着“村庄与人、事、物、景”展开,共收录了46篇散文作品,涉及“毛南族肥套”“竹编(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壮族蚂拐节”“壮族铜鼓习俗”“铜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在促进民心相通和民族团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书写毛南族新生活的《被风吹过的村庄》中的“风”,既有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之风”,也有时代赋予乡村的“改革之风”,还有镶嵌于多民族聚居地百姓血脉里并活态传承至今的“非遗之风”。

从自身生命体验出发,作家以平视的视角、朴实的语言,沉浸式地描绘了他对家乡的“风”的观察与思考,凝聚了民族融合发展向真向善的力量。阅读散文集后,其笔下“我看见了风”“我看见了风吹过村庄”的惬意感扑面而来,赤子之心跃然于字里行间,让人共鸣于多民族聚居地的民族文化精气神。

“喊魂”与“肥套”

作家莫景春是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环江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县内有汉、毛南、壮、苗、瑶、仫佬、水、侗等十多个民族。作家长期生活在多民族融合杂居的土地上,多民族聚居模式深刻影响着作家的散文创作。

散文《喊魂》描述了毛南族人民久远而深沉的民族记忆:人不小心就会“丢魂”,进而就会去“喊魂”。桂婆是当地有名气的“喊魂”人,自己却也“丢魂”了。文章表达作家关于苍生的哲思:毛南族人受道教、巫教影响,相信祖先有神灵,万物有灵:“村头桥头的树不能随意砍伐、剪枝,那是触犯神灵的;背小孩过荒野之处,一定要在背带上插锋利的芒草,以警邪恶之鬼。”而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较为明显外化并活态传承的则是盛行于明清之际为美好而祈福的“毛南族肥套”。“肥套”是毛南族还愿等活动的总称,初为毛南族借助傩祭祀天地自然万物的仪式,在传承过程中融合毛南族山歌、戏剧、舞蹈、音乐、打击乐等艺术元素,成为内容丰富的民俗活动。它既是毛南族发展的历史见证,又是毛南族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作家对民族信仰带有悲天悯人的人文思考,对于扎根民族血脉里的这股“非遗之风”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在发掘这些类似于‘灵魂’的东西时,要运用辩证的眼光,弘扬真善美,给人以一种信心和希望。”

“蚂拐节”与“花山岩画”

散文集《被风吹过的村庄》不拘泥于毛南族的民族文化和自治县的人文景观,而是放眼壮美广西民族文化融合发展。散文《蛙祭》从“蛙”着笔,致敬“壮族蚂拐节”。蚂拐,在壮语中是“青蛙”的意思。每年大年初一到二月初二,广西红水河流域各村寨会举行热闹非凡的“壮族蚂拐节”,成为我国极具神秘感的壮族民俗文化之一。“青蛙只是一个传说跳跃在先人浓稠而奔涌的血液里,诠释着民族生生不息的密码,包括每一片土地,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脉。”作家对“壮族蚂拐节”的“前世今生”做了立体而生动的阐释,“青蛙被这里的人们捧到神仙的地位。那么热烈奔放,又那么神秘莫测,他们在与天地,在与蛙神做心灵的沟通交流”。在当地民间传说中,青蛙的鸣叫向神表达了降雨的愿望,希望为百姓求来雨水。因此在蚂拐节上举行“请蛙”“唱蛙”“葬蛙”等仪式,以此感恩青蛙的功绩,同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散文从“蚂拐节”写到“花山岩画”。行文朴实无华、真诚动情,洋溢着盎然灵动之趣:“几只青蛙跳到了石崖上,嵌进了坚硬的石头,成了一堵赭红色的记忆。”这份赭红色的记忆,就是闻名于世的花山岩画。花山,壮语叫“岜莱”,意思是“有画的山”。精彩丰富、粗犷跃动的图案,描画于悬崖绝壁之上,历经千年磨洗依然鲜活生动,如一幅精神图腾。花山生动地记录了“蚂拐舞”和“铜鼓舞”等这些壮族先民古骆越人神圣的祭祀习俗,深情地表达了他们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民族信仰。

“花竹帽”与“奇石”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不同民族文化交融于此。其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较为深刻地影响了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毛南山乡,“竹编”技艺绽放了民族幸福“顶卡花”,散文《稻草叙述者》聚焦毛南族人的田园生活梦:“毛南山民们最初的梦就是这样用一把一把的稻草编织起来的。坚硬冰冷的床板渐渐温热起来,火塘的火苗映亮了每张清瘦的脸,燃起每个人的生活激情。”在民族杂居之地共同耕耘过程中,这片大地上的先民有智慧并擅长编织技艺,而最能体现其水准的当属“花竹帽”。

“花竹帽”也叫“顶卡花”,采用毛南山乡特产的金竹和墨竹编织而成,通过民族匠人的“竹编”技艺在帽底精湛编花,独特精美而别具韵味。花竹帽成为毛南族妇女的传统雨具和装饰品,也是男女青年的定情信物,是幸福和美好的象征。近年,在非遗传承人带动下,许多山乡妇女学习这门技艺,促进脱贫致富的同时将其改良发展,形成编织文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态势。

在广西河池市喀斯特地貌的大石山区里,桂西北红水河一带盛产水底奇石,远近闻名。散文《进城的石头》讲述了“奇石”进城的故事,刻画了“石来运转”的美妙生活日常。在作家看来,石头跟土地一样是故乡的象征,在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作家通过奇石书写火热的城乡生活:“石头就这样一块接着一块,得意洋洋地涌进城里,在很体面的地方优越地生活,大概他们是沉浸在夺回故乡的胜利喜悦之中。”作家扎根于故土,共情于人民,对身边发生的事作出理性的思考,引人深思。

不论是民间编织技艺下的“花竹帽”还是从山乡进城的“奇石”,都给老百姓带来了现实生活的改变。我们不仅要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遗产,更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这个角度看,“非遗之风”点燃了抚慰人心的人间烟火,生生不息。

散文《稻草叙述者》中有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干栏式的楼房挂上一顶精致的花竹帽,别有民族风味。”干栏式建筑是壮族风格,而花竹帽是毛南族符号,由此可见,在这个村庄里聚居的各个民族是团结互嵌式发展的。

“铜鼓”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毛南族人口不到十来万,世居民族群众彼此包容、和谐相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多民族分布格局,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绽放着芳香、幸福的生活气息。每年在三月三、春节等节庆活动中,群众必不可少的就是“敲奏铜鼓”,伴以“蚂拐舞”“铜鼓舞”等各种舞蹈。作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壮族铜鼓习俗”,是广西河池市的重要民俗。铜鼓是南方古代濮、越人创造的打击乐器,迄今已经有2700多年的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壮族铜鼓习俗”最初的铜鼓是做炊具使用,而后演变成“国之重器”“神器”等。去年爆红网络的舞蹈广西“科目三”的肢体语言风格,就跟“铜鼓舞”“蚂拐舞”“花山舞”有诸多相近之处,并带有广西原生态民族文化元素,从广西出发,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散文集《被风吹过的村庄》中的“非遗之风”,是毛南族作家莫景春为故乡勾勒的一股清风、一阵暖流,作品以赤子之心昂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精气神,也深情歌颂了民族团结带来的新时代美好生活。

(作者系青年导演)

2024-07-03 □卢精用(壮族) ——浅析《被风吹过的村庄》的“非遗之风” 1 1 文艺报 content75367.html 1 以赤子之心昂扬民族文化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