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新闻

同根同源 共情共鸣

——二〇二四两岸文学论坛暨青年文学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本报记者 徐 健 宋 晗 刘 雅

6月28日至7月3日,受中国作协港澳台办公室邀请,来自宝岛台湾的61位作家和青年学子参加了由中国作协、福建省文联、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两岸文学论坛暨青年文学交流活动”。此次论坛是“海峡论坛”首次设立文学主题板块。在6天的时间里,140多位两岸作家、青年围绕中华文化与文学创作展开交流,在厦门和南京两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足迹,缔结友谊。

以生花妙笔书写两岸故事

六月的厦门,海天蔚蓝,草木繁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又一次见证了两岸文学交流的华章。6月29日,“诗书作伴·同心同行”2024两岸文学论坛暨青年文学交流活动在厦门翔安国博会议中心开幕。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黄文涛,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勇出席活动并致辞。舒婷、张晓风、杨克、白灵、陈毅达、陈仲义、古月、绿蒂、舒国治、罗智成、詹澈、赵稀方、黄文山、阿乙、林森、杨宗翰等两岸知名作家相聚于此,共话两岸文学的交流与合作。陈若曦作为台湾作家代表在开幕仪式上致辞。

胡邦胜在致辞中说,两岸文学同根同源,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元曲杂剧到明清小说,底蕴深厚的中国文学传统,是两岸作家共通的文学底色和灵感源泉。近年来,两岸作家不断增进交流、加深了解。此次论坛得到了两岸文学界的热情支持,台湾高校的同学都表达了强烈的参会意愿,这充分展现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文脉亲情。“我们举办两岸文学论坛,就是要进一步加深两岸文学的深情厚谊,就是要以中华文化为桥,促进两岸青年联谊交心,就是要搭建两岸文学交流平台,培育青年文学创作人才。两岸同胞相知相亲、同心同行,我们期待两岸作家以锦绣文章弘扬中华文化,以生花妙笔书写两岸故事。”

胡邦胜介绍说,中国作协曾组织“两岸青年文学之旅”、“两岸文学交流会”、两岸作家研讨会、纪念会、采风互访等文学交流活动,两岸作家在交流中结下了深厚情谊。中国现代文学馆积极开展台湾作家文学资料的收藏、研究与保护,精心收藏了30多位台湾作家的珍贵手稿和文学资料,大批优秀文学作品广为传诵。他表示,期待两岸作家进一步加深交流,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友情。

黄文涛谈到,此次文学论坛是海峡论坛的重要子活动,是以中华文化为底蕴、以文学创作为主线、以青年交流为重点、以“诗书作伴”为连接、以“同心同行”为期许的文学交流,既有两岸小说、散文、诗歌创作的交流研讨,又有名家讲座、实地参访、经典文学诵读音乐会,丰富多元,精彩纷呈。“衷心希望两岸文学界同仁尤其是年轻一代创作者密切交往、深化交流、互学互鉴,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推动两岸文学繁荣发展,共同书写属于两岸中国人的时代华章。”

陈勇表示,福建地处东南沿海,人文底蕴深厚,拥有独具特色的八闽文化,为福建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福建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两岸血缘相亲、地缘相近、文缘相承。文学的交流交往进一步加深了两岸作家的情感,促进了两岸文学交流向纵深发展。

陈若曦讲述了自己走上文学之路的原因,深情回忆了一位大陆语文老师对她的深刻影响。她借自己的人生故事,希望青年们可以敞开心扉、互相了解,以文学为联结,建立属于青年一代的友谊。

开幕式上举行了文学资料捐赠仪式。三毛家属、余光中家属将作家三毛、诗人余光中的珍贵文学资料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胡邦胜为其颁发证书。

三毛的弟弟陈杰在发言中说,三毛在短短的一生里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得到了两岸读者的喜爱。三毛一生热爱旅行和写作,眷恋中华文化,在祖国大陆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今天参加这次盛会,也是一次难得的带三毛回家看看的机会。感谢中国作协、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所有主办方的邀请,希望三毛作品里那些美好的情感能长久流传”。

余光中的女儿余佩珊说:“我父亲生前极为爱书,自幼时起,我就亲眼见过他珍惜地用衣角擦书,一而再、再而三。衣不足惜,而书尤为珍贵。父亲生前曾说过,如果把中国文化比作一个同心圆,其半径就是中文。中文所到之处有多大,这个圆就有多大。语言不死,则精神与文化就会相与并进、互为推展。”

开幕式后举行了以“两岸小说散文创作成就与特色”“两岸诗歌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文学论坛。作家、学者们畅所欲言,围绕文学创作、研究、出版及传播等议题展开探讨,共同希冀两岸文学可以更加深入地交流交往。随后,与会者前往厦门翔安田墘红砖古厝聚落参访金门县政府旧址,举行“同心书屋”启动仪式。海峡文艺出版社社长林滨、《中国校园文学》副主编王昉、《天涯》主编林森分别向台湾高校青年代表赠送精选书籍,支持两岸青年共读文学佳作,让文学点亮生活。

在厦门期间,两岸作家和青年学子还聆听了中国书协副主席叶培贵的“书法与生活”讲座,并分组展开联谊交流。

音乐对话诗词,领略别样的“乡愁”

6月29日晚,一场精彩的经典文学诵读音乐会把活动推向高潮。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俊海浩韵广场的舞台上,古调新韵齐奏,以音乐对话诗词,诗词的韵律与音乐的旋律相互交织。两岸青年诵经典、齐咏唱,从中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激起深切的情感共鸣。

厦门市翔安区委副书记温普华代表活动组委会向两岸师生表示欢迎。他希望经典文学诵读音乐会能成为一座桥梁,不仅连接过去与未来,更紧密联结两岸同胞的心,共同书写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篇章。

音乐会的开场曲目独具匠心,由来自台湾的音乐家、作曲家杨慕编曲,将台湾民谣《望春风》和江南民歌《茉莉花》巧妙结合,熟悉动人的旋律瞬间抓住了现场观众的心。当杨慕坐在钢琴边,自弹自唱起歌曲《再别康桥》时,台下观众纷纷举起手机拍摄留念。在杨慕看来,这首歌曲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徐志摩诗歌的语言魅力。“我一直在思考华语音乐的未来在哪里,我认为在于歌词,有诗,才有歌。”

《兰花草》《乡间小路》《春天你来》《浮云游子》等曾经风靡两岸的歌曲,令现场作家和学者们回味起自己的青春岁月。丘逢甲、梁启超、闻一多、戴望舒、郑愁予、洛夫、余光中等诗人作品逐次亮相,参加活动的两岸诗人白灵、杨克、罗智成、古月、绿蒂、詹澈、颜艾琳的作品也穿插其中。当晚,演出团队为作家三毛所作的纪念歌曲《三毛的歌》和由余光中作品《乡愁四韵》填词的音乐响起时,在座观众不禁动容,向现场的三毛、余光中家人送上了真切的掌声与祝福。

这场经典文学诵读音乐会得到了台湾青年学子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台湾大学人类学系大四学生胡可儿说,抵达厦门后,她与厦门的同学们排练过多次,在排练间隙也交流了各自对于文学的感悟。几位台湾学子说,这是他们第一次穿汉服表演,精美的妆造体验令人难忘。两岸作家认为,在这场音乐会中,原创歌曲与诗文朗诵交错演出,结合了古典传统与现代精神。两岸青年、舞者、歌者的声线与身姿,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也证明了文学沟通人心的巨大力量。

在“诗心起跳的地方”感受文化魅力

6月30日晚,两岸作家与青年学子抵达江苏南京。在这座融古都风貌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世界文学之都”,大家陆续走访了南京博物院、孙中山纪念馆、夫子庙、秦淮河、阅江楼、天妃宫、静海寺、江南贡院、云锦博物馆等地,在悠久历史与古老文脉气息的滋养下展开文学交流。

7月1日,欢迎仪式与文学讲座在东南大学礼堂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勇,南京市台办主任贺承瑶出席欢迎仪式。

陈勇对两岸作家与青年学子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文学是人类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最容易相互理解、触动心弦。余光中曾说,南京是他的故乡,是他‘诗心起跳的地方’;白先勇将他在南京的童年经历,化作一股浓浓的‘文化乡愁’潜藏在他的作品之中;席慕蓉也在散文中透露着对玄武湖荷花、莲蓬的美好回忆与眷念。”他谈到,两岸的文学创作根植于共同的文化基因、历史记忆和精神家园。期待经过这次参访和交流,通过作家和青年学子的眼睛和笔触,让更多的台湾同胞能够进一步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增进文化认同。

江苏省作协名誉主席、作家范小青,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学者方忠,网络文学作家三九音域为大家做了精彩的文学讲座,分别围绕小说创作与新变、台湾文学与祖国大陆文学关系研究、网络文学发展的最新趋势等不同主题展开。讲座引起了青年学子的浓厚兴趣,他们纷纷举手提问,就文学IP打造与文学影视转化等话题展开讨论。台湾作家张万康说,大陆的影视剧和网络文学在台湾的传播量相当大,他自己就是紫金陈“推理三部曲”的粉丝,对大陆热播的《狂飙》等电视剧也很熟悉。

7月2日晚,大雨初歇,作家和青年学子们乘船夜游秦淮河。古色古香的船只,悬于檐下的红灯笼,窗玻璃上的雨水,岸堤旁矗立的城墙,这一切都令游人惊叹,恍如回到诗歌之中。“非常古典”成了许多台湾青年学子对南京的最初印象。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级研究员、青年学者涂书玮游船之后写下这样的文字:“夜游秦淮河,每一缕清风伫窗,每一处绿杨垂岸,每一次明月低俯,石桥、画舫与河房为夜点染灯火,我在隔海台湾青春时期诵读过的唐明诗文,骚人墨客笔下的十里秦淮种种,如临在前。这让我想起洛夫《秦淮河诗抄》里写道秦淮九里,剩余的一里,‘早已成为历史的浅滩’。沿着洛夫的目光而夜游秦淮河,眼前搁浅的除了朱自清笔下的桨声灯影,还有恍如布满尘灰但仍生机盎然的人文历史记忆。”

7月3日,两岸作家和青年学子一起参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同为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默哀,感受民族自强的深刻含义。

6天的交流活动行程丰富充实,给两岸作家和青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告别之际,胡邦胜从文化传统、文明形态、现代发展以及文学交流、作家之家等五个方面寄语台湾青年学子。他说,中华文明有其自身的特征,内涵丰富、历史深厚、韵味十足,很有创造性,拥有自己的文化密码。希望两岸学子保持思考,在未来有更加密切的交流交往。

2024-07-05 □本报记者 徐 健 宋 晗 刘 雅 ——二〇二四两岸文学论坛暨青年文学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1 1 文艺报 content75379.html 1 同根同源 共情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