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书香

记忆的诗学与独特的语势

□沈 健

石人诗集《瓷片》入选浙江省文化艺术基金项目资助,近期由百花文艺出版社推出。全书分为《瓷片》《隐居地》《遗址》《郊游》《夜窗》和《一条河流的五个隐喻》六辑,共收入70余首诗作。这是石人田野勘察的心律记录,短则十几二十行,长则百余行,热情而诗意地投放了自己对江南大地复杂多元的凝望。

石人是土生土长的湖州人。这个南人北相的汉子,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诗。他早年沉浸于古典的意境,舒张于流利的节奏,在浙江诗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石人和湖州乡党潘维、李浔、胡加平、屠国平等人一起,将声带定位在水乡竹笛与风琴的明亮清新之间,抒唱农业文明式微的伤感惆怅,签署对地域文化的诗意认领。但是,翻遍《瓷片》全书,早期诗作全未入集。究其缘由,我想大约是要突出“断裂”的决绝吧。

石人沉寂了很长时间。2015年,石人重新回归诗歌写作,已人到中年,历尽沧桑。石人怀着深情在城市与废墟、建设与破坏之间分身搜寻,并从中锤炼出一把考古的钥匙,使时间中的江南最隐秘的部分在锐利的语词中纷然绽放。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历史想象力的自觉。翻开《瓷片》任意一页,以湖州为中心,以江南运河为半径,长三角冲积扇之上的地名、遗迹、风物、自然景观,迅疾如急湍猛浪,飞珠溅玉扑面而来。松雪斋、碧浪湖、丘城遗址、眠佛寺巷、皕宋楼门……触目尽是家园地标;瓷片、荷叶、观凤大厦、山水窟、太湖鱼鳃,所指皆为故土符号。以记忆和历史、现实和语言、词与物搅拌混凝,石人为我们重构了一个多时空交错、多文化碰撞的江南沙盘,敞开了时代流变中个人与族群的丰富记忆。

诗集中有不少长诗。长诗写作要处理好“宏观把握”与“微观传达”之关系。石人偏爱重浊与明亮兼容,热衷晦涩与明晰混合,倾心思辨与驳诘交融,在历史痕迹的日常书写中,已经蹚出一条“歧义丛生的足印”,形成一种高度个人化风格面貌。无论“俯身鸟瞰”,还是“蚂蚁爬行地下”,石人都能以肌理密实的块状词语构筑句群,像油画那样呈现激情自抑的顿挫与承转,使整首诗既雄浑勃郁,又透明舒张,弥漫了一种浩然之气。石人的用词既有刀刮油彩般的大色块压抑与撞击,又有水墨轻抹小浪花式的透气与轻逸,在悖论式的句群腾挪中指向人性复活的乐观与镇定。

石人的短诗往往在自如转行与断裂处,以率性干脆的口吻和果决坚定的语气,舒张释放温暖明亮的细致柔情。他以独特的语势转合强化诗趣。语势是一个语言学概念,指语言凸显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与变化态势,状述朗诵过程中语言波峰、波谷、上山、下山、半起等形态的把控运作。在研读多多等人诗歌时,我有一种大胆的设想,是不是能够用语势这一概念来解读现代诗的音乐性,即通过诗歌内在语势来剖解诗歌的节奏力、音韵波、起伏度、顿挫感?石人的诗歌作品为我的假设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在石人的诗中,语势主要是通过词语、短语、短句和大量动词的巧用来制造的。他的诗作,读起来既语义深长,又藻饰浓烈,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系浙江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2024-07-05 □沈 健 1 1 文艺报 content75392.html 1 记忆的诗学与独特的语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