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版:经典作家

与年轻人谈创作、谈生活

——记一九八四年丁玲等老作家与青年作家史铁生、邓刚、唐栋的会面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第四次文代会期间,丁玲(前排中)与原中央文学研究所部分作家合影 (作者供图)

□王增如

今年是丁玲先生诞辰120周年。她的一生善于提携后辈,乐于与青年作家们交流文学创作,关心他们的生活。回忆起40年前,1984年4月19日,一个星期四的下午,在北京复外大街木樨地丁玲家客厅,丁玲、舒群、李纳、雷加、陈明、曾克和张凤珠七位老作家同史铁生、邓刚和唐栋三位青年作家侃侃而谈的场景,画面依然清晰,细节丰满,恍如昨日。

这些客人都是丁玲邀请的,这次会面也酝酿了很久。

1984年春节前后,丁玲为了准备在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读了一批青年作家的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迷人的海》《哦,香雪》《兵车行》等。她常常手不释卷,激动不已。我就听她说过:“铁凝是棵好苗,照这样写下去,将来是个大手笔。”“史铁生很了不起,他对延安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超过了我们这些老家伙,我在延安生活了那么多年,但写不出《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最让她着迷的是邓刚的《迷人的海》,她说,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写了人与自然的搏斗,《迷人的海》不仅写了人与自然,而且写了一老一小两个“海碰子”的隔膜与亲情,这两个艺术形象过去从未出现过,充实了新中国文学典型的长廊。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丁玲散文选》时,希望她写一个前言,丁玲在这篇前言中一点也没有谈自己的作品,从头至尾说的都是《迷人的海》。

1984年3月6日上午,丁玲到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第八期创作班讲课,这批学员大都在30岁左右,有15人获得过全国性文学奖,丁玲问:“谁是邓刚啊?”一个东北壮汉应声而起,丁玲点了点头。在将近三个小时讲话里,她六次提到邓刚,三次提到史铁生。“邓刚,便有他自己的生活。假如有人觉得他写得不够,那么你来写一篇吧,你就没有办法再写一篇那个海,这是邓刚自己的东西。”“看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想起了自己写的《陕北风光》,那本薄薄的陕北散记,比起史铁生的情绪来就淡得多了,不如他的浓厚,他那个破老汉比我那些窑洞里的婆姨娃娃写得更好。因为史铁生在那个地方有他个人独到的东西。”

丁玲之所以喜爱《迷人的海》,还有一层含义。她在创作班上讲话说:“像我们这样的老‘海碰子’,不怕有人超越自己,却喜欢有人超过自己。如果没有年轻的作家出来,我们这几个老作家有什么意思呢?我们就是希望有新的作家、好的作品出来。如果没有小‘海碰子’,老‘海碰子’一个人在海边有什么意思呢?”她在《丁玲散文选》前言《漫谈〈迷人的海〉》里面又说:“我和某些读者,与我有同感的人都会希望作者应该把老‘海碰子’写得热情些,他不总是光身一人,那样专注,那样执着地追求海底的宝藏。他对同伙,对小‘海碰子’,对年轻的一代,更应该胸襟开阔,热情欢迎,倍加爱惜,精心培养。”原来,她已经把自己融进小说里去了,她把自己这些老作家看作是老“海碰子”,这样,小说中老“海碰子”与小“海碰子”之间的关系,在丁玲那里就有了现实、具体、切身的含义。

文学讲习所的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代初期的中央文学研究所,那时丁玲既是文研所的主任,又是老师,和徐光耀、李纳、陈登科、刘真等一帮年轻学员关系亲密融洽,谈作品,谈创作,谈生活,学员们经常是她家里的座上客。她真怀念那些日子,于是想从第八期创作班找几位年轻人,请到家里去聚一聚,谈一谈。

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几位老友,得到一片赞同,老“海碰子”们都渴望会会小“海碰子”。于是她提了一个名单,让我去联系,有几位不在北京,只找到了邓刚、史铁生,还有写《兵车行》的解放军作者唐栋。

4月19日下午,丁玲让我从全聚德买了三只烤鸭,干活麻利的秦阿姨在厨房里煎炒烹炸,大显身手,并要我安排汽车,把三位青年作家接到家中。丁玲知道史铁生身患残疾行走不便,事前先让我去他家了解情况。那时史铁生住在雍和宫旁边的小平房院里,出行全靠轮椅。可是中国作协的伏尔加小轿车装不下轮椅,丁玲让我找作协司机班傅力智想办法,从外单位借来一辆能够后开门的军用吉普车,还特意让我和祖慧的爱人周良鹏去接,身材高大的周良鹏把史铁生背上木樨地电梯。

丁玲、陈明、舒群、雷加、李纳、曾克、张凤珠,七位老作家早早等候在客厅里,十分亲热,年轻人却有些拘谨。丁玲指着雷加和李纳说:“他们都是你们的校友,只不过比你们早毕业了几年。”雷加说:“岂止是几年呐,我们是第一届文讲所的学员,毕业都30多年了!”李纳说:“我们在文讲所学习的时候,可能你们连小学还没有上呢。”舒群操着大嗓门说:“就是光腚娃娃嘛!”屋子里的人都笑起来,谈话就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开始了。

丁玲先谈起最近看过的问彬的小说《心祭》,作品写一个妈妈,小的时候就和表哥要好,但是家里做主,把她许配给另一个人,媒妁之言。后来她爱人死了,几个儿女也长大了,都是共产党员干部,那个表哥也还在,妈妈就想和表哥一起生活,但是几个儿女开会,一致反对。丁玲很赞赏这篇小说。舒群说:你读的东西多,我读的很少。邓友梅上次问我,他的小说看没看,他写了一个京剧的。他也是文学研究所的。陈明问史铁生:你在延安插队是哪个区的?史铁生答,我在延川县。丁玲说:那个地方出石油的!曾克问史铁生原来在哪里读书,史铁生说是清华附中的。丁玲问史铁生:你们在陕北时候吃得怎么样?史铁生回答:听老乡讲,我们在那里的时候,是最苦的时候。我在那里插队三年,从1969年到1971年,可以说没有吃饱的时候,知青还好一点,每年冬天回北京住两三个月,粮食就省下一部分。我们那时候吃的是毛粮,就是没有脱谷的,一个人300多斤。舒群说:打完了就剩70%吧?史铁生说:老乡们基本都吃了,没有一点浪费,连皮、麸子。这一期《文学家》上边有一篇陶正写的《婆姨们》,那个写得不错。陶正跟我也是一个学校的。我们去的时候,都改成大队分红,原来是小队分红。我们问老乡,什么时候他们过得好?老乡在会上说是大队分红好,私下里说单干的时候好。

李纳问到史铁生腿的病情。史铁生说:插队的时候,一开始是疼,有一天早晨,一条腿使不上劲了,后来两条腿都使不了劲,回北京看病。住院的时候还能走,一年时间,就不能走了。医生诊断说叫作脊髓多发性硬化,这个病的病因现在医学还搞不清楚。丁玲关切地问:是不是你们的窑洞潮啊,你们住的新窑洞还是老窑洞?史铁生说:住的是老窑洞。丁玲说:我们在延安都是睡新窑洞,没有经验,窑洞里都能长草,长麦子。我到边区文协,住的柯仲平的窑洞,他那个炕上就有草,睡觉的地方压出一个坑。丁玲、舒群问起他的身体状况:你这个状态多久了?史铁生说:12年,完全站不起来11年。陈明问到史铁生的经济状况。史铁生说:工作在街道,每月给25元生活费、40元护理费,请人照顾的钱,这也是争取来的,那时候每月一次摇车去区委,我算停薪留职。

丁玲转入正题说:今天这个机会很不容易,我们这些人是老“海碰子”,很希望能看到年轻人上来。有的人能一直写下去,有的写写就完了,有人摧残,有的拔苗助长,都不好。你们今天来了很好,他们(指在座的老作家)都希望了解你们,这样就能帮助你们,所以我们把话题集中一点。讲着讲着,丁玲又讲起延安时代的事情,说,我们那个时候下乡,老百姓家里的小米饭、土豆煮酸菜,就是比我们食堂里的好吃,他们是小锅饭,我们机关里是大锅饭,土豆也不洗,也不削皮,吃肉是没有的。她大概意识到自己讲的太多了,跑题了,不禁笑起来说,我这个毛病是一讲就很长……丁玲转向三位青年人:你们是怎么写起小说来的,哪一点有把握,哪一点没有,打算朝什么方向走,到北京来有什么感想,住在文学讲习所有什么要求。我们都有点经验,都喜欢谈创作,也愿意了解你们,向你们学习。哪个先讲?邓刚个子高,你先来。你是大连人,大连我也去过,住在那个岛上……

邓刚说:你去讲过课,我们都走到你住的地方门口,在棒棰岛。我是山东人,牟平,离烟台很近。我是在大连生的。小时候爱看小人书,等到四年级时看到大书,带字的,从那时起就不爱看小人书,爱看大书了。后来我父亲被抓起来了,判了12年,我家弟兄姊妹6个,我老大,家里很困难,我就到工厂去上班,虚报年龄,说17岁,工厂只给开15元,我就白天干活,晚上下海,捞海参,一口气扎猛子下去,什么也不带,就这么练出来了,成了“海碰子”。“海碰子”可不是谁都能当的,那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海参是越往深海,长得越大。“文革”中不生产了,我就下海抓海参抓鲍鱼,没人管我,我游遍了辽东半岛。

史铁生说:我是病了以后才想起写东西,我们学校的同学多数是对理工科感兴趣。我躺在病床上看书看得较多。我最近经常感到危机,因为生活面太窄了,生活局限很厉害,活动范围不超过一平方公里。不知我这条路走到什么时候就枯竭了。我也经常想,今后该怎么办?我拼不过邓刚。最近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唐栋说:《莎菲女士的日记》我是上初中时候看的。我1970年参军到新疆,躲到地道里面写东西,班长连长都不支持。后来有一篇小说发表了,我调到了军区写话剧,没意思,都是按照领导的意思写。1982年去了一趟昆仑山,海拔5000多米,缺氧,氧气只有50%,高山病、肺水肿,十个人里九个都生病。那里都是荒山,整天没有人,也没有事情,谁上那地方去呀,下山看到绿树也很激动。我非常感动,他们完全是靠一种精神坚持下去。

丁玲说:你们对当前文学创作的风气都有些什么看法?邓刚说:我们想听听老作家的指教。丁玲说:心里有数就行了,是非要搞清楚。接下来,又是长篇演讲,讲五四时期“为人生”,讲鲁迅……舒群说:你休息休息,让他们讲吧(指其他老作家)。大家一致让舒群说,舒群说:那我就说10分钟。我觉得今天丁玲、陈明同志这个聚会很有意义,历史上不乏两代人的关系。第一个意思,前辈有许多可以学习的,学习他们写作的顽强精神。史铁生你的压力比我们大,我很同情你,可是第一条就要长期顽强地坚持。第二个意思,我要向你们学习,老的经验要多一点,这个经验是很宝贵的,可以交流。我很抱歉,没有读过邓刚、唐栋你们两个的东西,都是听丁玲同志给我讲了,史铁生的,上次是丁玲同志给我找了一本,我回去看了,跟丁玲同志打电话时,讲了一下读你文章的看法,我90%是赞成你的,你的写法很难写,我不懂文学理论,把自然的生活凝结成压缩的、精炼的生活,这个很难的。你把陕北的生活吃透了,才能提炼嘛!创作离不了生活,可是有的人老下去,没文章……

雷加打趣说:你是不是说我,我就喜欢下去,老下去也是好的,比不下去好。

舒群继续着与史铁生的话题:老生活没文章,那你干吗去呀?再一个,你运用语言运用得好,典型的运用,选择有代表性的语言用在关键的地方,很宝贵。还有一点跟你商量的东西,你这种小说的形式很宝贵,可是你不能以此类推;小说的人物,震撼人心的人物怎样出来,必须通过结构。供你参考。我说完了。还有一点不成熟的意见,健康是第一位呀,第二位才是创作。史铁生说:我不太拼命,一年也就是六七万字。

谈话不知不觉过去了3个多小时。开饭了,烤鸭和炒菜摆满一桌子,还有酒。陈明张罗大家入座,一直吃到晚上8点多钟。

张凤珠后来写了一篇关于那次聚会的文章,她回忆道,丁玲对三位青年作家说:“无论你写壮烈的,还是哀婉的,都可以动人心弦。但是我更希望你们在小说里着重抒写有朝气的,健康的,充实的人。我们的作品应该是安慰人、鼓舞人的,而不要使人读了你的作品感到灰心,绝望。这不能算思想僵化吧?”

(作者系中国丁玲研究会原副会长、编审、丁玲最后一任秘书)

2024-07-26 ——记一九八四年丁玲等老作家与青年作家史铁生、邓刚、唐栋的会面 1 1 文艺报 content75708.html 1 与年轻人谈创作、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