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影视

书写舰载机试飞英雄的崇高美

——《海天雄鹰》研讨会侧记

□本报记者 许 莹

国内首部航母舰载机题材军旅剧《海天雄鹰》自播出以来收视热度一路长虹,CVB播出期间黄金时段收视率全程第一,单日最高收视率3.322%,单日最高收视份额14.107%,再次将优秀军旅题材剧创作带入广大观众视野。该片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工作部、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朱秀海编剧、刘家成执导,朱亚文、侯勇、李幼斌、杜淳领衔主演。《海天雄鹰》通过航母舰载机试飞员的故事,记录中国从零起步攻克舰载机着舰和起飞关键技术这一世界性难题的全过程,传达了国防现代化征程上中国军人的精神风貌。

7月24日,由中国电视艺委会主办的电视剧《海天雄鹰》研讨会上,该剧主创回顾了创作历程,与会专家围绕《海天雄鹰》极具开创性的新颖视角、人物刻画、群像塑造、深刻主题、时代意义、精神传达等多角度展开深入研讨与专业解读,梳理现实主义军旅精品创作的方法路径,为未来当代军旅题材电视剧创作、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刻画试飞英雄,记录国之重器的壮阔历程。电视剧《海天雄鹰》向观众揭开了航母舰载机这一国之重器的神秘面纱,有力传达出试飞员身上时不我待的使命意识和舍我其谁、无畏牺牲的精神气度,是对中国海军飞行员英勇事迹的一次深情回顾与致敬。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姚礼敏认为,该剧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具象化呈现了国之重器,充分饱满地展现了军人的硬核形象,是一部既叫好又叫座,既有正能量又有大流量的精品力作。优酷执行总编辑李德顺谈到,该剧内容真实、热血、高燃,在播期间各项数据都十分亮眼,获得了收视热度和口碑的双丰收。该剧英雄形象的塑造不仅为中国强军建设做出很大贡献,也为当下年轻人树立了好的榜样。

该剧艺术顾问周振天介绍了剧集的创作背景,认为只有中国海军的发展壮大,才有《海天雄鹰》的诞生,该剧得益于中国航母首批试飞员十年磨一剑的韧性历程,这不仅是一段不断探索、向死而生的心灵史,更是一个展示我海军持续冲刺深蓝的中国故事。总制片人唐静代编剧朱秀海分享了历经12年的真实创作经历和人物塑造过程,一桩桩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件和一位位有血有肉的海军战士,都为作品创作提供了有力的源头和人物原型,这部剧的主旨核心是希望将中国军人身上不惧牺牲、勇担责任的薪火精神进行一代代传递。

军旅书写有温度,搭建情感纽带引发共情共鸣。《海天雄鹰》中军旅叙事与生活叙事相交织,细腻表现了试飞员的亲情、爱情、友情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电视剧频道编辑部主任石世仑认为,《海天雄鹰》的成功来源于该剧无处不在的角色张力、戏剧张力、情感张力和演员表演张力,剧中每个人物都立体鲜活,打下了整部作品极富张力的坚实基础,而夫妻情、父子情、战友情等多种情感让观众动容,为这部硬度十足的军旅剧增加了感人的温度。

导演刘家成在分享时说:“作品想要感动观众,就必须先感动自己”。他透露该剧在创作初期就对人物性格、形象做更迭,突破了模式化的伟光正形象塑造,着重挖掘军人形象中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夫妻的平凡之处,让观众“共情”的同时,切身感受到人民军队以血肉之躯直面艰难险阻的不凡勇气。

描摹群体信念,唱响强军强国的时代旋律。《海天雄鹰》中刻画了三代试飞员英雄群像,通过他们之间的碰撞与传承,一步步让观众看到中国海军突破层层技术壁垒,攻克舰载机着舰和起飞这一世界性难题的技术崛起与军魂信念。与会专家认为,《海天雄鹰》形象生动地把文艺美学中居于最高层次的崇高感拍了出来,作品中的当代军人形象做到了共性突出、个性鲜明;意志坚定、情感饱满。该剧是一种当代英雄的激情叙事,作品揭秘性、纪实性、思想性、艺术性、史诗性的品格突出,它不仅为一个阶段以来现实题材军旅剧创作打了一剂“强心针”,相信还是一部能够跨越岁月长河,具有里程碑和标志性意义的优秀作品。有专家谈到,《海天雄鹰》是真正的优势文化资源,弘扬了难能可贵的审美正气,把人民解放军永不褪色的拼刺刀精神拍了出来,所引发的戏剧“破窗”效应延续到社会现实和网络世界,引发许多军迷和年轻观众的讨论。

2024-07-31 ——《海天雄鹰》研讨会侧记 1 1 文艺报 content75761.html 1 书写舰载机试飞英雄的崇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