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希望工程实施35周年。
希望工程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发起,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的一项公益事业。其宗旨是建设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它改变了一大批失学儿童的命运,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唤起了全社会的重教意识,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希望工程在很多贫困家庭孩子心里播下希望的种子,随后,这些孩子也化身为希望的种子,茁壮长成茂密成林的参天大树。
我曾是一个农村娃,家境的贫困给了我羸弱的身体和艰苦的童年。虽没有进入希望小学读书的幸运,但我对拥有这种幸运的孩子感同身受。有一天,晨光出版社的编辑老师问我:“约您写一部和希望小学有关的小说怎么样?我心中已经有了书名——《在希望的田野上》!”此时,没有阳光,但我能看到他脸上涂满兴奋的油彩。霎时,我觉得,这本小说与我们俩有缘,它似乎就在不远处等着,踮着脚,热切地看着我,等我做出肯定回答。我点点头——是对编辑老师点头,也是对这本小说的“精灵”点头。出版社之所以选择了我,我想,或许与我被贫困包裹的童年时光有关。
可以说,《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本“冲动”之下诞生的书。因为这份“冲动”,我从北京出发,编辑从昆明出发,穿越半个中国,来到我的家乡河南采风。采风后的一大段时间里,我难以忘记几位校长饱含热情与骄傲的眼睛,更难以忘记孩子们活泼的童真与超出他们年龄的成熟。这些原本朴素,甚至略带莽撞、粗糙的采风所得,经过思想的沉淀与发酵、心灵的过滤与提纯,最终成为组成这本书不可或缺的元素。
写完本书的最后一个字,我思绪万千,久久无法平复,打开窗子,春意和着孩子们的琅琅书声灌入。提及孩子,忽然想起辛弃疾的句子:“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我不也是一个在溪头剥莲蓬的幼童吗?从那乍开的莲蓬里,寻找一颗甜甜的希望,晶莹而饱满。
梧桐的新叶由嫩黄到油绿了,跳动的阳光告诉我,每片叶子上都随风摇曳着一个春天。梧桐掩映中,有一所小学,只有一栋“L”形教学楼。铃声清脆,把孩子们的身影由操场上召回教室,教室内放出童稚而富有乐感的琅琅书声,鸟儿一般,扑棱棱在晴空下飞。
时光匆匆里,苏轼的词句萦绕心头:“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苏东坡是在思归,他宦游于杭州,赈灾于润州,当春在枝头已全部展现,想归家而不得,只能用文字来表达绵长的思念。而我则在感恩,采风时还在冬天,飞雪雀跃着,似乎在迎接我,亲昵地钻进衣领里,旋即融化成水,清凉之感霎时进驻心灵;当春天出落成新的诗章,我的新书已写成,我想借助带着温度的一字一句,表达对冬云春雨、青山绿水及一切生灵的感恩。
孩子们像小鹿一般从教学楼里欢腾而出,如潮水般涌向操场。此情此景让我眼前又浮现出多位校长和同学的身影与面容。在接受我和编辑采访的时候,他们或平易和蔼,或慷慨无私,或阳光活泼,不仅给了我很多珍贵的资料,更于寒冷的冬日里留下了温暖的印象。
还记得,有一名男孩说,他热爱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爱演讲,爱看大部头的小说,最近在读《红岩》;有一名女孩说,不久前,她刚单枪匹马代表市里小学生到新疆几所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联谊活动。我感叹于他们的自信从容,也感叹社会的进步发展。那时,气温正降,风愈呼号,冻云里正酝酿着浓重的雪意,但我分明从这些孩子们身上看到了,春天正悄然来临。
(作者系儿童文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