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书香

长篇报告文学《大成昆》

致敬开路先锋 弘扬成昆精神

□陈 果

《大成昆》,陈果著,天地出版社,2024年4月

作者遇上成昆铁路这个题材,如同裁缝入手了一块好衣料。可惜我不是一个好裁缝,端的是委屈了它。好在,由于它自带的光芒足够耀眼,耀眼到遮蔽了我的天资平庸、手艺蹩脚,“成衣上身”后,反响竟超出预期。《大成昆》出版3个多月来,先后4次印刷,不少师友给予肯定,不时有朋友与我聊起这本书。而我也乐意分享这本书创作的缘起、过程,以及我从中得到的启示和收获。

为何要写这本书?我认为这是冥冥之中的缘分。我是四川雅安汉源人,成雅铁路通车前,只有成昆线这一条铁路擦着汉源县的一只角经过雅安市,是它最早让我看到了大山以外的世界。2018年到2021年,我创作了报告文学《古路之路》《在那高山顶上》,这两本书中的故事发生地都在成昆铁路汉源站的辐射范围内。期间,天地出版社几次动员我为成昆铁路写一本书,缘分的红线,把我和成昆铁路牵连在了一起。

1984年,联合国从各会员国历年赠送的礼物中评选出“特别奖”,成昆铁路雕刻艺术品、阿波罗宇宙飞船带回来的月球岩石、第一颗人造卫星模型脱颖而出。这3件礼物所代表的成就,被誉为“20世纪人类创造的三大奇迹”。成昆铁路不仅为西南地区大开发、大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而且极大地展示了中国精神、中国形象,提升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就在不久前,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发布了“过去50年具有全球影响力的50个隧道工程”,成昆线上的沙马拉达隧道榜上有名,持续为我们带来光彩与荣耀。成昆人的故事值得铭记于心,传之后世。

成昆铁路穿越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穿越“露天地质博物馆”,地质情况极其复杂,其建设难度是普通铁路的4倍以上。成昆铁路建设之初,外国专家普遍认为,这是沙滩上面建高楼,不可能建得起来,即使建成,不出10年,残暴的大自然也会把它变成一堆废铁。然而,50多年过去了,成昆铁路上的火车依然来回穿梭,成了又一个人间奇迹。每个人都有英雄梦,成昆铁路是一条英雄路,写下成昆铁路的故事对我而言,是向英雄学习致敬,也是追梦逐梦,向阳而行。

以成昆精神写成昆铁路。一个不该留下的空白如今才被填补,原因无非是难。难处之一,时间跨度一百多年,梳理历史线索耗时费力。之二,寻访亲历者,难度系数相当于体操中的“莫慧兰空翻”。之三,铁路领域专业性很强,这道坎必须过、不好过。因此,我不止一次想到放弃。每到此时,成昆人的面容出现眼前,给我鼓舞和鞭策。成昆线上,建设者们唱响了“坚守实干、创新争先”的时代新声。我愿意为成昆铁路立传,为成昆铁路建设者、守护者画像,为一部惊天动地的史诗,留下一份高还原度的历史底稿。

以“上山到顶,下沟到底”的作风筑牢“路基”。祖国大西南多是高山深峡,激流险滩,横断山东缘的攀西大裂谷,甚至有“地狱之门”之称。铁二院的前辈们负责承担成昆线勘测,为了吃透地质条件,再高的山他们也要留下脚印,再深的沟谷也要身临其境。小相岭海拔3800多米,带队踏勘的蓝田年过花甲,照样在悬崖绝壁上摸爬滚打。一天,摸黑返回营地时,队员们迷了路,不得已钻进半山腰的一间羊圈躲避风寒。天上飘着雪花,队员们只能“抱羊取暖”。厘清成昆铁路的历史脉络,突破专业障碍,对我来讲,就是筑牢“路基”。为此,我花费半年时间,收罗到几十本相关书籍,一本一本去“啃”,去消化。有了“地基”,还得有“砖”。寻访当事人,挖掘第一手材料,对报告文学写作而言,就是“搬砖”。2023年4月23日,我从雅安到成都,从成都到郑州,从郑州到焦作,于深夜时分赶到温县。第二天,我搭乘一辆出租车,前往赵老庄村采访年过八旬的郑守礼老人。郑老在沙马拉达隧道干过6年,而沙马拉达隧道,是当时全国第一长隧。

以铁路选线的原则搭建结构。一条铁路从无到有,涉及勘测、设计、建造、运行、维护多个环节。成昆铁路建设者构成,涉及铁道兵、铁路工人、支铁人员、沿线群众。此外,成昆铁路的全景书写,“后半篇文章”不可或缺,而这既包括“老成昆”发挥的作用,也包括“新成昆”生成的图景。如此庞杂的内容应该以怎样的结构呈现,才能既彰显背景的宽阔深远、过程的艰辛曲折,又让细节说话,强化读者的代入感?一开始我很纠结。《大成昆》的构架是反复比选的结果。最后确定的结构形式,是将5节车厢串联,将成昆线上的先行者、铁血者、捍卫者、蜕变者、接力者分别请进车中,而我,带领读者踏上这趟5节编组的“成昆号”动车,开启一趟穿越时空的特别旅程,实现了主体内容与文本形式的自然贴合。

以架高桥、挖长隧的韧劲投入创作。新成昆线上的吉新隧道,遭遇了世界铁路建筑史上未曾遭遇的白云岩沙化。2018年只往前掘进了20米。就是这20米,也在一次突涌中,直接被抹成零。施工人员、技术人员通力合作,开展技术攻关,用了两年半时间,才穿越了1620米长的碎屑地段。全长21公里的小相岭隧道,2018年10月的一次突涌,淹没了高差70米、长度3100米的2号斜井,最大日涌水量11000多立方米。整座隧道花了6年多的时间才得以打通。没有百折不挠的韧劲,一往无前的精神,便没有成昆铁路。书写《大成昆》,就是把筑路英雄写在大地的诗篇誊到纸上。

以严谨细致的态度修改打磨。《大成昆》经历了10多次修改,除了删减同质化内容,清简语句,给读者相对好的阅读体验,亦为检核细节,避免硬伤。有一个时期,成昆铁路勘测人员遵循“苏联模式”工作。“苏联模式”的操作程序,我在铁二院原副总工程师王永国指导下4次重写。全长6379米的沙马拉达隧道胜利贯通,横线相对标差只有8毫米,凭的不是板尺、标杆、平板仪,而是一丝不苟的作风、精雕细镂的态度。面对层出不穷的高山峻岭,激流险滩,30多万建设大军接续奋斗12年,开凿隧道427座,架桥991座,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自信自强、敢想敢干是成昆人的风骨和情怀,是他们成功的密码。当年“选线之争”,围绕成都平原到小相岭、普雄到红峰、攀枝花河谷到云贵高原的高差是否可以克服,中外专家唇枪舌剑,争得面红耳赤。因为对祖国、对事业深沉的爱,对西线方案所能释放的巨大能量的无限憧憬,中方专家大胆设想、小心求证,自力更生开展技术攻关。20年后,王昌邦领衔设计的8处展线,犹如铁龙盘绕,13次跨过牛日河,8次跨过安宁河,49次跨过龙川江,一步步把火车托上了云端。心中有热情,脚下有力量。保持热爱,保持专注、严谨、创新力,就能让初心保鲜,同愿景相逢。

成昆人当年的牺牲和奉献是难以想象的,但他们得到的回报,却是微乎其微。一个典型细节是,1966年3月,彭德怀去工地视察,在海满隧道出口端的山坡上,一片埋葬着铁道兵烈士的新坟,引起了他的注意。说是新坟,其实就是土堆,有的只插了一块木板,写上烈士的名字。彭德怀这次视察之后,才有了后来矗立在成昆铁路沿线的22座烈士陵园。成昆铁路建设者们很少计较个人得失,而是把参与修建三线建设标志性工程的成昆铁路,作为一辈子的荣耀。

大到一个伟大的事业,小到一个具体而微的生命,前进道路上,都要遭遇横断山脉的阻挡,都要面对激流险滩泥石流。我相信,自觉担当起成昆精神的传承者,把“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作为精神标高,把“坚守实干、创新争先”作为行动自觉,就一定能打通一座又一座翻越高山的小相岭隧道,架起一座又一座跨越困境的密马龙5号大桥。

2024-08-09 □陈 果 长篇报告文学《大成昆》 1 1 文艺报 content75885.html 1 致敬开路先锋 弘扬成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