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的江南人民,天天生活在火炉边。我参加在苏州举办的江苏书展,在火炉边;参加上海书展,在火炉边;参加广州的南国书香节,在火炉边;参加济南的全国书博会,以为会远离火炉却还是没有逃脱。 我搜肠刮肚地寻找有故事的编辑,同时尽量减少江苏省内的编辑作者数量,以避免这个“编辑故事”专栏变成“江苏版”或“长三角版”。于是这一期我请山西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梁晋华和河南文艺出版社编辑、作家党华写出他们的故事。 山西人民出版社是个神奇的存在。他们在一个分众领域取得了其他国内出版社难以取得的成绩。他们前社长姚军和现任总编辑梁晋华都是我的朋友,我每次去山西都得到他们的优待,特别是2018年国庆节期间,我去山西深度游,梁兄驾车送我去平遥古城,车辆追尾,我的皮毛发生了小伤倒在其次,他的爱车被冲撞变形,只能另行安排车辆继续前往。这件事我当然难忘。连同整个山西游,我对山西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好感与兴趣,一如对她的遍地宝藏。在多次接触中,出版人难免谈谈彼此的情况,我一次又一次地听到他们谈围棋与围棋出版,深感山西人民出版社完全可以挂一副牌——围棋出版社。梁总此文揭开了谜底,当然首先是因为我多年着迷于此。 党华在河南文艺出版社是个活跃的编辑,我从微信群里看到她的忧思与快乐。她不但编了很多好书,还写了很多好作品。这并不奇怪,中原大地名家、大家辈出,当地文艺出版社自然享有天时地利人和,编辑也被熏染。党华原与我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块儿,只是因为作为编辑的我们曾有共同的作者王晓华。2018年,我在苏人社当社长时曾经出版过王晓华老师的《老杆子》,这书当年出版后很是畅销了一阵子,但这部书稿作者最初是投给党华的,由于我极度偏爱,硬是从她手里夺了过来。我是满怀内疚,但党华境界高到“好稿去了好地方”的地步,不断地安慰我。我于是邀请她来南京参加好书分享会,也在深圳全国书展上与她见过面,从此也成了朋友。 党华将河南知名剧作家李泓先生的剧本编辑出版,其编辑故事有点独特。戏剧出版从来都是一个独特门类,从古希腊戏剧到莎士比亚戏剧,从元曲到现代剧,在发达的视听载体和复制技术出现之前,都曾是出版的重要板块,毕竟有那么多剧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从戏剧到图书,其转换过程非常复杂,特别是地方戏剧的出版。党华从出版的意义到出版的细节都作了生动的描述,或许可以为本版“编辑故事”提供一份另样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