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三杯水,两杯密云来。”对于北京城来说,密云水库有着独特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密云水库建设开始进入规划勘测,并从治理洪涝灾害的初始意图上升为建设新中国、布局新首都的国家意志和重大工程。1958年起,京津冀周边20万工农兵群众经过历时两年的建设大会战,在1960年终于实现工程竣工,从此不仅有效纾解了周边洪涝灾害问题,更为保障京津冀发展特别是首都北京的长治久安和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水源地。在几代人的建设和守护当中,如今密云水库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不断优化,并进一步衔接“南水北调”水网布局,成为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
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所讲述的故事,就是以王秀兰为代表的当年参加密云水库建设大会战的“密云十姐妹”跨越数十年的人生经历。从修建水库到守护水库,她们不仅自己在亲历和践行着建设国家、建设美好家园的初心,而且说服和感召着现在和未来的新一代坚持守护着这一片绿水青山、蓝天白云。作为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创排的又一部力作,它汇聚了王洪玲、王英会等表演艺术名家,以质朴厚重、昂扬豪迈又不失清新的风格面貌,给人带来了饱满酣畅的艺术享受。河北梆子素有“无嗓不成腔”的戏谚,非现场不足听矣,观此剧尤为信然。
在我看来,这部戏有着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首先,以大写意的结构方式,将情节与人物的戏剧性集中,转化为建设国家、建设共同家园的精神性抒写,从而显示出质朴大气、诗意盎然的情感特色。这精神是什么?是“先有共工城、后有北京城”的远古传说,是“穆桂英在这块大地上摆过战场”的飒爽英姿,是一代代先民和英雄在这里战天斗地、建设家园所铸就的壮阔史诗。它们跟“密云十姐妹”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修筑密云水库的乐观豪迈是一脉相承、延续贯通的。全剧并没有停留于修筑水库的“此在”和守护一汪清水的“现在”,而是以民族历史的文脉和精神为统领,不仅较好地解决了跨越不同年代和观照众多人物的叙事难题,而且建立起更加超拔开阔的主题视野。剧中,诸多具有厚重历史情感的唱词用得相当自然贴切,能够给人强烈的情感共鸣。原因就在于,它们的精神脉络和情感旨趣是贯穿统一的,是为当前剧情服务的。在主题意蕴和时空纵深层面上,它们深刻有力地拓展和诠释了以“密云十姐妹”为代表的一代代建设者和守护者,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和持续守护绿水青山的人文根脉所在。
其次,将文脉贯通、精神同在的价值框架,有效地转化为炽热饱满、豪迈酣畅的情感同台。在这块先民们和英雄们奋斗过的土地上,老年王秀兰和青年王秀兰同台,乍看似乎是常见的用讲述者展开剧情或跨时空对话。当然,它确实运用和发挥了这个功能,但又相当自然地通过调度的节奏协调内心纠结、情节冲突的巧妙位置,形成了“同人异声”的情感表达。一场是老年王秀兰切进青年王秀兰的唱段中,一场是老年王秀兰切进中年时期自己跟儿子大能的冲突,形成独特的轮唱和重唱。这个巧妙运用,既表现出即时即景的人物选择和情感,又生动地表现出王秀兰哪怕度过漫长的人生岁月,再回顾当年的人和事,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从而艺术地诠释了青春无悔,给观众带来多层次的情感共鸣。
再次,人物刻画饱满立体,既有生活化的真实质感,又有诗意化的自然挥洒,较好地把握住了人的精气神。在修筑水库的宏阔场面中,我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众人热火朝天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极度真诚。这真诚是热情洋溢的,充满着革命的乐观主义。到了表现1990年代的戏,不仅主要角色,就连谈生意的小老板,也透着尚未熟悉市场经济但明显带着钻劲儿、略显小急迫又无可奈何的面貌气质。整部作品的舞台画面并无太多装饰,有一种大简至美的自然质朴,一汪清水、一轮明月、一片夜色,却很好地勾勒出诗意情境中的人至为纯粹和虔诚的精神状态。特别是王秀兰、爷爷和大能几个人物,演员都很出彩,嗓子好,始终保持在河北梆子特有的浑圆酣畅当中,始终让人觉得他们背后是有心理有故事的。
最后,该剧较好地把握住了戏曲现代戏的本体表达规律,并进行了有效的传承转化。这不仅表现在音乐唱腔上,也体现在一些场面和身段动作当中。比如,姐妹们修筑水库接受推独轮车考验的那场戏,先是王秀兰以生活拟态的动作,然后是逐渐写意、越来越写意的众姐妹推车舞蹈展开。这一垫一扬,既是艺术提炼的规律使然,也是情感情绪使然,又自然又好看,还真正地运用了戏曲语汇进行创造。又如清库移民拜别故土,这场戏有着厚重的历史仪式感,已不是传统的演法,但观众会觉得,就应该是这样的。特别是王英会饰演的爷爷,从造型到唱腔,自带源自洪荒的沧桑。“穆桂英在这块大地上摆过战场,我们在这里修筑天堂;穆桂英为宋朝大破天门阵,我们为人民降伏老龙王。”正如这句点题式的唱腔那样,这块大地、这块大地上的人和他们所呈现的造型、所唱出来的声调,就应该是这样的。
(作者系《中国艺术报》新闻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