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有很多故事渐渐演变为传奇,许多传奇经岁月淘洗,又被镌刻成永恒记忆。60多年前,为消除潮白河水患、解决京津地区水荒,京津冀20万建设大军会战燕山脚下修建密云水库,创造了“一年拦洪两年建成”的人间奇迹。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密云十姐妹》(编剧王勇,导演李杰)以对一座水库的深情凝望,勾连起历史与现实的双向时空,讲述“一汪清水”的前世今生,投映生态文明、绿水青山的绵长永续。
捕捉时代脉动、聚焦典型人物、深入开掘题材、再现水库建设者的战天斗地与家国情怀,构成了该剧的独特气场。现实题材素来是艺术创作的难题,真实人物事件素材如何提炼、重构,如何传达历史氛围与时代气韵,与当下倡导形成有力接应,是难题也是挑战。该剧对情节人物的创意性探索在于,没有全面铺开20万建设者的历史行程和艰难困苦,而是以新颖视角和戏剧性思维,将视点集中在水库建设者中的“十姐妹”身上,以她们的热情勇敢、柔韧坚定,折射了60多年前的水库建设者听党号令、敢打敢拼的昂扬斗志,他们身上浓厚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带来了特定年代的质朴真实之感。
全剧选择治水、守水作为戏剧内核,亦即选取三个节点:工地奋战建水库、故土难离也得离、绿水青山长相守等。在三个重要节点的展开与激活中,清晰传达了为何治水、为何守护“一汪清水”的历史与现实缘由,以及以王秀兰为代表的十姐妹发自心底的责任担当。这是编剧的构思巧妙之处,突出重点、点面结合,以人带事、以戏写人、相互托举。导演、音乐唱腔、舞美、表演等方面通力合作,以凝练和精彩的舞台呈现,将密云人精神的纯粹和对国家的忠诚,充满戏剧意味地勾描迭映出来。
大幕拉开,是上世纪50年代,潮白河洪水给两岸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房倒屋塌,洪水卷走牲畜、冲毁平川,许多人的性命也被浊浪卷走。回溯近500年间,潮白河共发大水38次,其中5次冲进北京城,8次淹了天津。紧接着作品话锋一转,直接过渡到党和政府决定修建密云水库,由此引出十姐妹请求“参战”。彼时,她们中最大的20岁,最小的才十六七岁,她们的诚恳和坚决感天动地。于是,石破天惊的《穆桂英》主题曲在大会战热火朝天、彩旗飘动的舞台上骤然响起:“穆桂英在这块大地上摆过战场,我们在这里修筑天堂;穆桂英为宋朝大破天门阵,我们为人民降伏老龙王。”歌声中,十姐妹工地奋战的形象直扑眼底。这场戏的劳动场面铺排颇为生动。最初,十姐妹的小推车推得东倒西歪,支书命令她们立刻撤下“战场”,但她们不服输,改用大筐背土,一个人背不动,就两个人抬。寒冬腊月,破冰,下水,掏泥浆,棉袄棉裤结了冰,泪水汗水伴着血水,即便这样,她们依然无怨无悔出色完成了任务。她们的干劲来自何处?正如队长王秀兰所说:“党一声令下,我们全力以赴。”密云水库建设寄托了无数人的期盼和梦想,建设者的质朴与纯粹也在他们的言行中跃然而出。
该剧情节的起伏翻转令人感慨万千。水库建成、大坝即将合龙之际,两岸人面临着搬迁移民的问题。作品没有落笔于搬迁动员上,而是聚焦于乡亲们的故土难离。这里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祖先的坟茔、栏里的牛羊、姑娘的嫁妆,还有救过八路军伤员的老槐树……这里有土地、父老、乡党,有他们生活和生命的重要印记,而搬迁则意味着此一去山高水长,脚下土地永远化作水一汪,生活和生命的断裂感令他们难舍难离。然而,潮白河人的可歌可泣处也正在于此,他们跪别家乡时的留恋与不舍、回首与再回首,令人动情动容,但他们的通透敞亮又令人热血奔涌,他们自信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生根发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盼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的牺牲奉献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这样的勾描让人体悟到“人民就是江山”“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确切与精到。
京城三杯水,两杯密云来。上世纪90年代至今,潮白河两岸人家对“一汪清水”的守护初心未改,是赚钱致富还是让水库绿水常存,剧中通过中年王秀兰和儿子之间的激烈冲突,作出了合乎情理的表达。当年的流血流汗、别家舍业,就是为了“换个天换个地换个绿水青山在身旁”。王秀兰和十姐妹的终生守望,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一汪清水”,表达了无数人的心声。需要迁移就迁移,需要拆除鸭场就拆除鸭场,千秋大计,只为后人造福。因为守住这一泓清水,就是守住了根脉,守住了美好和未来。十姐妹的心愿最终感动了王秀兰的儿子,他也看到了“一汪清水”带来的明亮之光。全剧始终围绕治水守水、姐妹情乡友情绿水情而展开,跌宕起伏、荡气回肠。青年王秀兰的朝气蓬勃、中老年王秀兰的敦厚慈爱,深刻的题旨和人物形象的鲜活,让作品扎实可信,令观众抚今追昔,感佩不已。剧中借王秀兰与孙子关于共工城的对话,“先有共工城,再有北京城,共工治水之后,在潮白河上游修筑共工城”,也形象表达了从古至今,五谷丰登、平安美满都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念想。可以说,这是一部向水库建设者、向绿水青山守护者的致敬之作,更是向国家顶层设计、生态文明倡导的致敬之作。作品提供了现实题材如何生发当代意韵和人文内涵的新视角。
现实题材尤其是以真实人物与事件为原型的创作,如何在结构上有所突破,赋予舞台饱满的气势和意象,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同样是一道难题。一部现代戏要出新出彩,结构上颇见主创的功力。该剧在结构上找到了颇为少见的复式结构方式。全剧以站在侧幕的当代老年王秀兰的视角,以及她与“剧中王秀兰”一人双面的创意,回溯往事、再现当下,拉开了长达数十年的时间线。剧作开篇即是老年王秀兰登场,交代几十年前水库工地开建之前十姐妹的身份与个性。她是叙述者,又是参与者、旁观者。她的每一次出场,一幅鲜活的画面便随即打开,历史与现实交织跳跃,过去与现在迅捷打通。戏里戏外波澜起伏、浑然一体。老年王秀兰有时还与剧中王秀兰“合体”参与剧情,她在场而又离场,同人异声、双面交互。这一形象的多重镜像转化成多个角度的人物进出方式,带来观赏性上的新鲜感,体现了鲜明的设计性,为磅礴的历史气象与当代精神作出了个性化的贯通和勾描。
河北梆子酣畅淋漓、高亢激越,密云水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宛如金玉般的唱腔中交相辉映、意韵悠长。全剧以传统戏曲语汇叠加现代语汇,戏曲的写意虚拟与梆子声腔的慷慨激昂被充分传承运用。表演上,导演尽其所能调动戏曲手段,演员们身着襻带,用前桥、旋子、串翻身等大量程式化动作演绎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而十姐妹推车、上坡等一系列新的动作技巧设计,又产生新的意趣与肌理。唱腔设计根据角色的人物性格和内心情感,凸显了梆子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兼顾了激越与柔美。剧中在反复出现的河北梆子的传统唱腔基础上创新曲牌,让音乐融入管弦乐队、大合唱,扩展乐队力量,铿锵锣鼓、繁弦急管中的多声部旋律,增加了视听的丰富性。流动变幻的影像和多媒体技术运用,扩大了剧种的舞台表意空间,勾勒出密云水库诗意盎然的青山绿水、年岁变迁;舞台两侧动态的冰屏在开合中打开老年王秀兰“记忆的闸门”,清新时尚的舞台设计体现了剧种的根基,又被赋予现代意识和创新表达。两位梅花奖演员王洪玲和王英会携手青年演员,唱出了剧种刚硬明朗的风格和剧团蓬勃传承的气象。
60多年前,65个村庄整体搬迁,奉献耕地24万亩,20余万水库建设者顶风冒雪,用肩扛、用车推,创造了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今天从剧中仍可强烈感受到当年建设者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到保护水源、守卫青山是一代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作为结尾,将全剧情绪再次推向高潮。作为华北地区第一大水库,密云水库从防洪防涝到变成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已成为无价之宝。基于珍贵的历史真实,全剧艺术地将密云水库60余年的变迁,以及人民对生态文明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于舞台之上。根治水患和生态文明的一脉相承,彰显了历史精神,延伸了时代价值,生动诠释了国家与人民、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哲理,对党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出有力呼应,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不断走向新辉煌做出形象诠释。
全剧选择一群人唱响一曲向往美好未来之歌,将密云水库建设者、人民群众的个体情感、生命体验与国家崛起、时代进步紧密关联,以河北梆子的蓬勃之气与拼搏进取的时代风貌互相融合,在内容与形式的创意创新上,为戏曲艺术注入了新活力。
(作者系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原主任,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