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理论与争鸣

以新视野开拓文艺新境界

□季水河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就文艺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一方面,产生于中国新时代文艺实践的基础之上,既是对新时代文艺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中国新时代的现实需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另一方面,又反作用于中国新时代的文艺实践,指导了中国新时代的文艺实践活动,对推动中国新时代文艺的繁荣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论述内涵丰富、思想精深,本文着重论及人民中心论、文艺精品论、文艺理想论、文艺新形态论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民中心论凸显人民群众在文艺活动中的核心地位

新时代的文艺创作,仅仅表现作家个人生活、哀叹作家个人得失的作品大大减少,而关心人民冷暖、描绘人民生活的作品明显增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艺人民性思想,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新时代的文艺生产,从根本上讲,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中心论,对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作出了新的解答,丰富了其思想内涵。

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满足新时代人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的需要,既有恒常性——“时时刻刻都存在”,又有变化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文艺作品的“要求也更高了”。因此,文艺家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将人民作为新时代文艺的表现主体。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人民是文艺描写的主要对象,人民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活水源头。文艺家如何对待人民,是否描写人民生活,不仅关系到文艺家个人成就的高低,而且影响到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能否“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是文艺存在的价值所在,是能否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根本因素。他谆谆告诫文艺家,以人民为文艺的表现主体,就是要描写现实生活中“一个一个具体的人”,塑造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的感人艺术形象(《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再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对人民怀有深厚的热爱之情。热爱人民的具体表现,一方面是“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坚持“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的历史观念,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另一方面是要全身心地深入人民生活深处,“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立志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人民中心论,对新时代文艺创作凸显人民的核心地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新时代的文艺创作,仅仅表现作家个人生活、哀叹作家个人得失的作品大大减少,而关心人民冷暖、描绘人民生活的作品明显增多。如电视剧《山海情》《南来北往》等,电影《我们的新生活》《烟火人间》等,小说《主角》《雪山大地》等,或描写底层民众的善良,或憧憬未来生活的美好,或塑造平民英雄的性格,或反映小人物的大梦想,无一不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二、文艺精品论指导新时代文艺精品力作的生产

一大批文艺家以志存高远的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将精品意识贯穿于创作的全过程,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首先充分肯定了文艺家的辛勤劳动,赞扬了文艺界所取得的成绩,描述了文艺园地的繁荣景象:“长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致力于文艺创作、表演、研究、传播,在各自领域辛勤耕耘、服务人民,取得了显著成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国文艺园地百花竞放、硕果累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他又清醒地看到文艺界的不足,指出:“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还揭示了这种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文艺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文艺家们心态浮躁、缺乏精品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生产文艺精品、创造文艺“高峰”的措施:一是志存高远的追求,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创作心境,在一种淡泊宁静的状态下创作出境界高远、意蕴丰富的优秀作品;二是精益求精的态度,打造文艺精品,像曹雪芹写《红楼梦》那样“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在孜孜以求中创作出艺术经典;三是将精品意识落实到作品的每一个层次、贯穿于创作的每一个环节,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

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精品论的指导下,一大批文艺家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以志存高远的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将精品意识贯穿于创作的全过程,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其中,笔者关注到的作品有:梁晓声历经数年完成的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描写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50余年中国社会巨大变迁与百姓日常生活状态的长篇小说《人世间》;徐怀中以投奔延安青年学生汪可逾为主角和主线,表现战火中人物命运与历史风潮,思考战争、人性、自然关系的长篇小说《牵风记》;徐则臣讲述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百年变迁“秘史”,书写大运河百年精神图谱和一个民族旧邦新命的长篇小说《北上》,等等。这些作品,表现了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奋斗历史,书写了近百年中国式现代化波澜壮阔的壮丽篇章。

三、文艺理想论引领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审美理想

文艺的审美理想论,表现在创作中,就是要彰显真善美的永恒价值,让读者在作品中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

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核心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树立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一直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一直坚持“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产党人应“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将这些理想信念贯穿到文艺工作之中,就转化为文艺理想论。这成为了习近平总书记文艺论述中的重要理论命题。学习《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知道,文艺的审美理想论,表现在创作中,就是要彰显真善美的永恒价值,让读者在作品中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并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文艺创作如果缺少审美理想的观照,就会导致“三俗”现象的发生。一是“恶俗”:“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二是“庸俗”:“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三是“媚俗”:以低级趣味取悦读者,“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在这些恶俗、庸俗、低俗的作品中,审美理想被漠视,真善美标准被放逐。克服“三俗”可以有很多措施,但坚持文艺的审美理想是关键,突出文艺的真善美价值是根本。这样,创作者们才能真正懂得“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

近些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理想论的引领下,“三俗”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遏制,涌现出了一大批既有审美理想、又受市场欢迎,既在观众中叫座、又在评论家中叫好的文艺作品。如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科幻电影《疯狂的外星人》《流浪地球》、战争题材电影《红海行动》《长津湖》、小说《千里江山图》等等。这些作品,或表现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与高尚情操,或表现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活影响的忧虑与反思,或表现中国人民坚韧不拔与坚不可摧的意志,都体现出了文艺对审美理想的坚守。

四、文艺新形态论推动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新格局

要以全新的眼光看待新时代文艺发展的多样化新格局,以全新的政策引导新媒体文艺工作者与新形态文艺发展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既重点总结了文艺发展的历史经验,认真分析了人类历史上的经典作品,高度评价了西方自《荷马史诗》到批判现实主义,中国自《诗经》到20世纪的两千多年中,中外文学的巨大成就及其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又以极大的热情关注了当代社会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对文艺发展带来的深刻变化,充分肯定了新技术革命对文艺发展的积极意义,提出要以全新的眼光看待新时代文艺发展的多样化新格局,以全新的政策引导新媒体文艺工作者与新形态文艺发展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近些年来,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新的文艺组织大量涌现,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的文艺群体十分活跃。这些人中很有可能产生文艺名家,古今中外很多文艺名家都是从社会和人民中产生的。我们要扩大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这段关于文艺新形态与多样化格局的论述,以科学的态度,正面肯定了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对文艺发展的积极意义:改变了文艺形态,丰富了文艺类型,促进了文艺发展。

从世纪之交开始,特别是在21世纪初期,网络文艺迅速崛起,每年都有海量的作品涌现出来,其中部分作品还有比较高的质量和品位。习近平总书记的观点,既有利于纠正技术批判论者只看到科技对文艺的消极影响、忽视技术对文艺的积极作用的观点;又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作为新事物、新形态的网络文艺。网络文艺相对于传统文艺,不仅历史短暂、积累不足,而且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不乏粗制滥造、趣味低俗、价值混淆、是非不分的作品掺杂其中。面对这种状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文艺批评这一利器“褒优贬劣、激浊扬清”, “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从而促进网络文艺的健康发展并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新时代文艺的有生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根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特点,对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方向、审美理想、崭新形态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科学地分析了当代文艺实践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问题,为新时代中国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注入了强大的思想力量。

(作者系湘潭大学教授)

2024-08-30 □季水河 1 1 文艺报 content76140.html 1 以新视野开拓文艺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