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特刊

青创会,我们来了!

创新的习惯和力量可以伴随一生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青创会,也是最后一次,这么一想,不禁伤怀。人终究要结束个人在一个行业的“青年时代”,青年可以意味着很多,包括犯错误,因大胆尝试而在写作上犯的种种错误,多年后将是写作路上的财富。青年时期是积累这种财富的最佳时机,要不断探索写作的边界。一直停留在舒适区,无异于提前结束写作的青春期。创新的习惯和突破的力量可以伴随一生,不是说多少岁以后就该定型了。写什么和怎么写,是亘古不变的文学话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现实,掌握丰富的表现形式也可以帮写作者更好地理解现实生活。作为当代写作者,写出超越经典的作品太难了,但在理解更复杂现实的能力上,必须超越前人,否则不要说写好,就是把日子过好,都是奢谈。(孙 睿)

感谢文学,让我的生命有了温暖、光明和爱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青创会,第一次是2013年第七次全国青创会,我是湖北作家代表之一,2018年第八次全国青创会,我是江西作家代表之一,到了这一次我又是湖北作家代表之一,像是一个轮回。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因为年龄不允许再参加青创会了。上个月接到湖北省作协工作人员的通知,如“垂死病中惊坐起”,瞬间扫除我颓废阴郁之气,用刚学会的蛙泳每天积极锻炼,管住嘴,迈开腿,塑形瘦身,一心一意只想提升自己的精气神,生怕自己在盛会中看起来不青年,不朝气。从2013年到2024年,11年的时光,我清晰而深刻地看到了我的成长,从幼稚到成熟,从嘻嘻哈哈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像是一种气息从虚浮于表达到了潜藏于内。我的性格心理在蜕变,我的小说也在变化,比之前更深沉、更丰富也更有力量。感谢文学,她让我的生命在平凡冗长的岁月河流中有了温暖、光明和爱。(宋小词)

在文学的茫茫原野上找到自己的灯盏

我参加文学活动需要发言时,大都会和青年同行谈及一个词——文学理想。既然热爱文学、从事写作,那就要有理想,要琢磨文学是啥,要钻研如何写才好。对于青年写作者,写作理想是什么,在青创会召开之际,重谈这个问题,很有必要。我们的写作理想,还是写出优秀且异质的作品。作品为王,这是任何时代都无法摒弃的标准。

优秀、异质,看似简单,介入到文学创作,并非易事。如果文学是征途,那很多道路都被前人走过,我们再落脚,已是旧路。如何探寻属于自己的路,首先还是要回到生活本身,回到生活。生活之纷繁、精彩、辽阔,是匍匐于桌前苦思冥想者无论如何都难以抵达的。其次,是思考,要下力气、动脑筋,带着踏破铁鞋的劲头,在文学的茫茫原野上,找到自己的灯盏。第三,是要有“冒犯”之志,“冒犯”就是青年性,就是有别于前人,要发出属于自己的声响。最后,还是需要走进经典著作的大海里,去畅游,去吸收营养,去壮大、丰富自己。

(王 选)

青年作家要深度关注现实,关注时代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参加青创会是一次难得的交流、学习的机会。每一位青年作家都是一条具有各自属性的河流,因为这次会议从全国各地奔涌到一起,分享文学观点、畅谈人生理想,形成一片气象万千的汪洋。我可以获得无穷的宝藏,开拓新的思维层面,激发新的创作动力。

青年作家要深度关注时代、关注现实。时代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只要你生活在这个时空,这个时空所具有的一些东西,就会在各方面影响着你、作用着你。就个人经验而言,我觉得诗歌可以写孤寂、彷徨、苦闷、疼痛等,但是它的最终指向是给人光芒、爱和希望。写作是真实与虚构的共同呈现,是自我、众我的列队而过。从这个角度来说,写作是一场有别于现实的旅行,构筑的是作家的理想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作家安放生命情感,展开人生思考,并试图让更多人看见、触摸、感知这个世界,以点燃他们追求自我理想世界的冲动和激情。(张伟锋)

写作是我人生最大的秘密

从18岁第一次出版小说到今天,从多年前第一次参加青创会到现在,我从少女变成妈妈,从文学爱好者变成作者,从懵懂地看着世界到艰难地感受生活,但我依然还和文学很近,写作依然是我人生最大的秘密。

表面上,我恨死自己没完没了地写稿子。实际上,我翻山越岭上天入地,宁愿早上五点起床运动工作,就为了给自己一个好好写字编故事的下午。

当我在夏日的夜晚,坐在路边喝着冰镇啤酒,吸着随风飘来的烤肉烟气时,一小圈人聊出阵阵笑声,而我想到了我的主人公,她是不是因为要甩掉6斤肥肉正好路过我,她又饿又馋在和饥饿抗争;当我正在讲台上讲到人物时,我回头看到窗外的云朵好像万马奔腾,我又想到我的主人公,她处在人生低谷,会不会仰起头被云朵振奋……这是我人生的秘密,我一边过着自己的生活,一边随时随地进入别人的世界。有时候我很期待作家们在一起的会议,就像我喜欢看很多人坐在一起读书一样,那时候会有一种气氛,周围的空气流动的都是文学,那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杨则纬)

青年批评家要对新的社会现实、文艺现象更敏感

青年批评家是文学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新的时代给青年批评家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高速发展的时代,青年批评家对新的社会现实和新的文学、文艺现象应该更敏感,需要及时地对新的现实与新的作品做出解读与回应,助力文学和文艺作品质量的提升。同时,青年批评家需要拥有更为宽广的视野,在这个时代,除了传统的文学文本之外,网络文学、影视作品、流行音乐、动漫以及电子游戏都影响甚至参与了这个时代的叙事,我们将面对的是一个多种叙事形态并存的“泛文本”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传统的文学批评需要打开言说的边界,面对更加丰富的世界和叙事形态,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对话。还有,新时代的文学批评还需要进行方法的拓展与理论的革新,构建可以与世界联通的本土的理论模式与话语体系,面对人类共同的遭遇,以本土的立场与方法同世界交流和对话。最后,青年批评家还要在批评中表现出本真的自我,拒绝逢迎与附和,通过文学批评表达自己真实的感知与判断,以赤子之心守护批评的良知和操守。

(张维阳)

不要内耗,去写就是了

很多人说当下文学的问题是同质化,但只要回顾文学史,就会发现每个时代的写作多多少少都是同质化的,我倒是认为,当下是文学最具有多样化潜能的时候。如今的写作者面对的是之前不曾存在过的媒介,面对的是海量新奇的信息,去消化这些历史上闻所未闻的素材需要时间,所以全新的文学可能也还在孕育中。另一方面,有人认为文学这个载体的吸引力似乎不如层出不穷的新媒介,文学这个行业竞争不够充分。我觉得,问题不是出在是否同质化,而是竞争不充分,仅此而已。

但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仍有许多人认为文学这个古老的载体具有最本源的吸引力。我们可以看到各行各业的人带着自己的专业背景投身到文学创作中来,文学与所有的学科、与所有的场域都可以产生联系,十分自由。在这个时代,文学的创作空间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阔。文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不设限的。所以,不要内耗了,去写就是。

(薛超伟)

在生活与时代的大海里,我们是一朵朵浪花

青年作家是一种按年龄划分的说法,其本质还是作家。相对于老一辈作家,青年作家的创作虽然不太稳定,但充满了各种可能,而这种清脆的幼鸟鸣叫声总让人多了些对春天的期待。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90后”作家已经站在了而立之年的附近,迎面而来的是更大的、更具体的挑战。

毕飞宇老师提出过,作家要有“第二口气”,我深以为然。在第一口气时,很多作家喘得都很漂亮。年少的写作带着天然的激情,在闪光中也有泥沙俱下。每个人都会成长,年少的激情退潮后,岸上留下的,都是具体的生活,我们曾经在时代的浪潮里乘风而行,我们也曾以为年少的浪花会越涨越高,而生活的真相在岸边裸露出来时,我们的写作也必须落地,上岸,走入摸得着的人群之中。在生活与时代的大海里,我们都是一朵朵浪花,绽放过,也失落过,而浪花拥抱大海的方式,就是融入它,仔细地体会它,写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的故事。 (庞 羽)

小说常常就是生活里某一个真实的瞬间

我写小说喜欢讲故事,不过,这个故事没有开头,没有高潮,也没有结尾,就是生活里某一个真实的瞬间。这种东西,对我来说还是比较难写的,很多时候我写小说,不知道在写什么,完全不知道,因为我写上一句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下一句在哪里,好像这个小说完全与我无关,下一句只是上一句想出来的。而这个东西需要从真实的生活里寻找,比如,今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我去骑自行车。自行车就在树下。我打开车锁以后。把钥匙放回兜里。风也不大。但是,然后呢?我就看到自行车动了一动。我下意识以为我把自行车推走动了一动。其实,我还没对自行车下手。再仔细一看,是地上的树影随着风动了一动。是风影趁我不备挪动了自行车。(孙一圣)

文学的“意义”来自创造

能够成为青创会的代表之一,我深感荣幸。

近几年,诞生了很多新的写作工具、新的写作平台与媒介,新媒体的诞生让更多的写作者得以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我小时候经历了一次纸质媒体到网络媒体的转变,还记得第一次在电脑键盘上敲字的奇妙时刻:当时我惊喜地发现,在电脑上打字,无论是修改还是调整顺序,都变得非常方便。不过我在电脑上写作,偶尔会写着写着,就去查资料,查着查着,又去看别的东西,或者跑到别的网站去玩游戏了——把写作给忘在脑后了。所以无论是什么媒介,它在给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都会带来相应的挑战。

身处在文学新媒体的浪潮中,“意义”不是我们背上的淤青,不是正襟危坐的雕像,而是我们创造的东西。作为一位写作者,一位创作者,应该以一种既严谨又幽默的态度来面对新媒体;为自己寻找一种平衡感,勇于接纳和尝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独特的审美观。(渡 澜)

期待和大家实实在在地站在一起

我34岁第一次在文学期刊上发表作品,才算从品牌经理蹒跚变道,试着成为一名写作者。我有个新鲜的体会——写作最明显的工伤就是肥胖,在文字的世界里健步如飞,却在现实里关在房间一个星期都懒得出门。更没出息的是,我在现实中不爱去健身房,却沉迷于在手机游戏里开健身房,但无论我多么起早贪黑地在虚拟世界里劳作,小游戏里的客人似乎都没有进步,永远是一只只圆圆的小肉球。虚拟以虚拟的方式告诉我,虚拟世界的危险之处——心已远,身未动。

那肉身在虚拟时代里是否还重要呢?当然啦!如今对着键盘打字,最大的阻碍并不是情节的推进,或是文字的气息构建,最大阻碍来自颈椎。肉身若不安,精神也受阻碍。此外,人真正活在这个世上,真正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取一瓢现实之海的海水提炼成盐,再撒入虚构的作品中,这是写作者的本分。无论如何,都要全情投入,而非自我隔绝。因此,花时间相处,从各地赶来相聚,眼相看,耳相听,借此破除时间与空间的隔阂,让创作者们实实在在地站在一起,确有必要。

(龚万莹)

坚定文学使命的重要旅程

第一次参加青创会,心情很激动,这是与青年同行切磋的大好机会,也是我坚定文学使命的重要旅程。我大学读的理工科,后来在常春藤大学读数学硕士和金融硕士,做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通过数据观察人面对风险和收益时的抉择,对人的行为模式在少儿时期的形成方式十分好奇。我希望从不同的维度,为儿童文学创作贡献一份力量。我在文学创作中找到了无与伦比的快乐和归属感,十年来出版了20余本作品,我发现自己之前所学的林林总总,兜兜转转走过的路,都能和儿童文学以及古典文学挂上钩。

人工智能时代,儿童文学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读图时代”,少儿漫画和图像小说的销量在全球范围内节节攀升。在新媒体与漫画的夹击下,孩子们的文学阅读习惯在发生改变。文学不能短平快,要经过苦其心志、空乏其身的状态,才能在混沌中创造出神奇的美。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心态,永远带着对文学本质的求索。而对于一个青年作家,学习如此重要。我在2024年春天进入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习,聆听学者名家的教诲,他们的教诲丰富了我对于文学和当下生活的理解。

(戴萦袅)

网络文学可以进行更多尝试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网络作家,很荣幸成为代表参加青创会。就我个人而言,网络文学跟传统文学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更多的困难是每日的更新压力和每一天的及时反馈,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可能更容易看见反馈,也很容易被读者的声音影响,同时有更多可以尝试的内容。

我在写作中,希望尽力做好两者之间的调和,在尽量照顾读者阅读体验的情况下进行新的融合与尝试。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希望能在青创会上与大家探讨如何将网络文学、严肃文学结合在一起,为两种文学形式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平台。也希望通过交流与融合,看到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深刻内涵的文学作品涌现出来,为广大读者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感动。(季越人)

2024-09-02 1 1 文艺报 content76171.html 1 青创会,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