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当前形势下怎样提升中国文学国际传播效能”为议题的分论坛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何明星、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姚建彬与青创会参会代表们集思广益,共同为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贡献思路与方法。论坛由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鲁敏主持。
何明星从“中国主题热背景下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类型”“中国网络文学在亚洲的传播解析”等角度分析了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的海外传播及影响。他展示亚马逊平台、图书馆馆藏影响力报告等多种数据,提供了直观的作家海外影响力参考。他呼吁,要借助高校平台、科研机构等单位,重视来华留学生,培养更多的汉学家和翻译家,让中国作家的更多作品高质量地展示到世界读者面前。
姚建彬认为,要提高中国文学国际传播效能,就要鉴往知来,认真总结迄今为止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成绩和经验,持续推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长期融合。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提升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实效,要着眼于从深度和广度挖掘新兴区域及多边国际组织的传播效能。
辽宁青年批评家李桂玲认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既要符合世界市场的口味,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与独特优势,这就需要我们在做“出海”推介的时候有充分的考虑。她谈到,推动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不能仅依靠故事的离奇情节和固定模式激发海外受众的猎奇心理,而要在深层思想理念、文化内核方面征服海外读者。“我们在做文化国际传播工作时应注重中华民族优秀的哲学思想、美学观念等文化内核的输出,这不仅能加深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是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心的重要因素。”
北京青年批评家丛治辰说,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文化产品来看,它们之所以能够流行,首先是在艺术上做到精良、好看,然后以一种极其隐曲的方式,将其价值观隐藏在看似与家国立场完全无关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里。中国也有相类似的文化产品存在,就是网络文学,但也提醒我们要有所警惕:我们送出去的文学,不仅仅是要好看,还要包含着正能量、正面形象和正确的价值立场。他还从文学批评角度给出了建议:“关于中国文学走出去,我们还应该考虑更为立体的方案:不仅仅是翻译出版,而是要配合更加系统的推广、研究方案,让出版、研究等各个领域都参与进来——不仅仅是把文学作品翻译出去就完了,批评家也应该发挥作用,去向海外读者以合适的方式阐释、介绍我们作家的作品,而且要有长期投入的准备,或许才能见效。”
“我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可以通过自媒体经营、影视剧与游戏改编、跨国合作等方式,提升中国文学国际传播效能。”来自港澳台代表团的青年学者张期达给出建议。他认为,自媒体是文学宣传的好途径,除了影视剧与游戏改编,互动视频、手游、桌游、短剧、动画、文学地理图景、文学食谱等多元文学传播形式也很有成效。
新疆青年作家巴燕·塔斯肯认为,要想提升中国文学国际传播效能,首先要做到文化自信,让外国读者也能够感受到写作者坚定的信念。他说:“我们作为文学的创作者、思想的传播者,应该讲好中国故事,唤醒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同时,一部体现文化自信的作品,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会受到尊重。”
“提升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效能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代表团的青年作家伍倩说:“首先要把创作建立在对中国经验的独特表达与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紧密结合之上,再通过高质量的翻译把作品推向世界,在推动的过程中,配合加强文化交流、利用各种新媒体、培育国际出版、打造国际文学品牌等措施,不断推动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让更多的全球读者看到中国故事的精彩。”
刚从希腊拍摄读书节目回国的七堇年,谈到文学国际传播与时代的关系时说,中国文学国际传播需要顶层助力,嵌入世界文化市场,像《三体》等作品的海外影响力就是很好的例子。应该在英汉互译市场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翻译是很辛苦的工作,如果能对英汉译者提供更多的补贴和帮助,比如设立翻译奖,吸引他们翻译中文作品,这将为作品出海奠定基础。还可以从下游(如影视、游戏等)入手,倒逼源头。许多现在看起来更流行的内容、形式其实都是文学的下游,像《黑神话:悟空》这样精良的游戏能突破圈层,被外国玩家喜爱,甚至促使他们去寻找《西游记》阅读,充分说明了中国文化的迷人魅力。
湖南青年作家郑小驴从自己已经外译的作品谈起,他目前一共有10篇左右的中短篇小说被译介至海外,发表于日本、美国、捷克、墨西哥等国家的文学刊物上。长篇小说《去洞庭》已经翻译成西班牙语,将于9月份在秘鲁出版。“我是一名外国小说爱好者,也是世界文学的受益者。在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通过译介进入我们的视野,从而使得我们的文学生态变得更加多元和丰富。有数据显示,目前《三体》英文版销量超过300万册,《黑神话:悟空》上市七天,成为全球爆款游戏,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最佳实例。这说明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魅力和无穷的潜质,相信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成功案例。”
上海青年作家三三谈了自己对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的几点思考和建议。她说:“第一,要增加多边文学交流。文学本就在交流中传播,例如上海国际文学周,每年都会邀请海外作家来与市民交流,包括V.S.奈保尔、彼得·汉德克、平野启一郎等,今年则邀请了安哥拉作家若泽·爱德华多·阿瓜卢萨等多位外籍作家。第二,培养各语种的翻译人才。早期学习小语种的人才相对稀少,很多书籍只能通过英译版本来转译。鉴于语言的复杂性,经过语言的屏障,能保留住的原汁原味想必大打折扣。所幸近年来,随着高校语言学习专业度的增加,更多文本完全可以从原著来翻译。第三,注重翻译作品的‘青年性’。我个人非常喜欢读外籍青年作家的作品,可以了解当今世界文学的写作趋势。回望中国文学的翻译作品,虽然数量很多,但其中青年作家的作品占比却不高,尤其是更年轻的一代,应该引起更多重视。”
香港青年作家吟光说:“我们应该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话语体系、评论体系,设立有影响力的文学奖、文学活动等,最重要的还是创作出有独到观察和思考的优秀作品。科技时代,我们见证了AI以惊人的速度更新换代,文学创作及其传播模式是否也可以借由技术辅助而升级?探索数字技术与文学创作的深度融合,推动新的文学表达出现,都是我们未来应该关注的话题。”
陕西青年作家王闷闷说:“作为青年作家,我们应该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生活、思想和审美,只有真正了解,才能书写出让人眼前一亮、久久回味的作品和人物。我们要努力创作出体现中华美学精神的优秀作品,使之更有辨识度、更易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