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外国文艺

马克·吕布摄影集《我见》:

让我们重新审视世界

□刘 闻

《琉璃厂大街中》 马克·吕布 作

马克·吕布(Marc Riboud,1923年6月24日—2016年8月30日),出生于法国里昂,法国著名摄影师。马克·吕布是新中国成立后首位获准进入中国拍摄的西方摄影师,从1957年起多次访问中国,留下很多经典照片。

《我见》是一本摄影集,更是马克·吕布作为摄影艺术家和全球观察者的心灵写照。法国著名诗人安德烈·维尔泰在《马克眼中的世界》中描绘了一个漫游、嬉戏、流浪的视角,马克的摄影正是以这样的视角,对世界种种细节进行的敏锐观察和温情表达。从黄山到埃菲尔铁塔,从上海到吴哥窟,从伊斯坦布尔到阿尔及尔,马克·吕布通过他的镜头,捕捉了世界各地的多样面貌。他的作品如同长长的回声,在跨越大陆、城市和人群的过程中相互呼应,展现了一个始终强烈、不断更新的世界。在这本书中,幽默顽皮的目光、构图的美感、线条和形状相互交织、融合,体现了他对美和现代性的理解。

本书全面梳理了马克·吕布的经典摄影作品。这些照片地域跨越大半个地球,时间贯穿马克50多年的摄影生涯,充分代表了马克的摄影美学——日常生活、见微知著、直觉而富于诗意。很多经典的瞬间已经成为20世纪的时代缩影:舞者般的巴黎埃菲尔铁塔油漆工、手捧鲜花对抗刺刀的女孩、被窗口分隔的北京琉璃厂街道等等。此外还收录了很多难得一见的珍贵影像。

触动人心的深刻记录

马克·吕布的照片不仅仅是客观记录,它们温暖而深刻地触及人与物之间转瞬即逝的共鸣与默契。每一张照片都如同安德烈所言,“在心与心的低语间显现”,带着温柔的乡愁或直白的讥讽,捕捉到意想不到的现实之美。在马克·吕布的一生中,他不断漫游、观察和捕捉。他游历了土耳其、阿富汗、美国、古巴、越南、前苏联等地,作为构图大师,他通过镜头在混乱中找到秩序。正如玛格南图片社前任主席马丁·帕尔所写:“吕布是少数几个将新闻摄影和艺术世界结合起来的摄影师之一。”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世界的瞬间,更展示了他内心深处对人类和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我见》展现了马克·吕布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人文关怀,他用镜头探索日常中的奇迹,并将远方带入日常生活。“我拍照就像音乐家哼唱一样。凝视风景就像聆听音乐或阅读诗歌一样,有助于生活。”这是马克·吕布对摄影艺术的独特见解。他的作品并未将苦难转化为夸张的戏剧,而是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人视角,达到更为精致的敏感度。这本书不仅是对历史和人性的记录,更是一场关于美的探索之旅,让我们重新审视世界,感受到生活中瞬间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

探索生活中的奇迹与美

马克·吕布也多次前往中国。自从1957年第一次进入中国后,马克·吕布共来往中国22次,他一直追寻属于中国的光和影:1965年,在北京,马克·吕布从一家古董商的商店内拍摄了中国首都的典型街景。这位异国的旅行者见证了一位老人和一个小女孩站在华丽但破旧的建筑前交谈,抱着小孩的年轻女性,几个小孩好奇地望向古董店橱窗内。

在《琉璃厂大街中》,六个圆角的窗子和窗框分割了两个空间,给作品增添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抽象元素。那是在1965年,中国的艺术创作仍然以写实主义为主,因此马克·吕布的作品也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创作方式与灵感,这种极具形式感的构图与非正式的日常生活的结合是马克·吕布作品的标志。

他说:“一张好照片是一个惊喜;我的相机必须准备好捕捉它。”马克·吕布还引用了诗人勒内·夏尔的话,他建议人们应该“像战略家一样预见,像原始人一样行事”。而这样行事的结果,正如马克·吕布所指出的那样:“当我们成功时,这是一种巨大的快乐,一种将视觉秩序置于我们周围的混乱中的方式。”

(作者系书评人)

2024-09-09 □刘 闻 马克·吕布摄影集《我见》: 1 1 文艺报 content76278.html 1 让我们重新审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