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作家、编剧朱秀海,大家总能想起他创作的电视剧《乔家大院》。这部以山西祁县乔氏票号的发展史为背景而创作的电视剧,凭借独特的题材和优质的内容,一经播出便风靡海内外,成为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的一部佳作。近期在央视一套收官的国内首部航母舰载机题材电视剧《海天雄鹰》再次将朱秀海带入大众视野,该剧凭借真实热血的剧情、饱满多彩的人物和无畏牺牲的精神感动了一批观众,不仅以收视率“破三”的好成绩显示出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强劲回归势头,更引发无数军事迷和年轻观众对隼式飞行、鹞式飞行、超低空贴海飞行等技术的讨论,针对剧集开展的各类“二创”短视频又生发出新的话题,长尾效应还在持续。
从战争题材跨越到商业领域,如今又回归到熟悉的军旅创作,一路走来,朱秀海的文字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和战士情怀。军事题材作品在影视剧中有着重要地位,对展示英雄形象、传承革命精神、彰显军人风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奋力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高质量的军旅艺术作品不可或缺。那么,影视剧应如何展现和平年代的英雄主义,生动呈现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果,塑造新时代的军人形象?朱秀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他的答案。
展现国防现代化新征程上中国军人的精神风采
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按计划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工作,正式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从这一天开始,中国人有了自己的航母。而早在2011年,朱秀海就奉命登上正在进行第三次试航的我国第一艘航母平台,开始对我国第一艘航母成军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进行采访。看着舰载机试飞员们驾驶着中国第一款舰载战斗机歼-15的原型机从航母上空掠过,朱秀海的内心感慨万千,他和无数国人一样,期待着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诞生。在深入生活期间,朱秀海了解到舰载机试验试飞部队成立前后走过的漫长而又艰辛的历程,开始熟悉参与这项伟大工程的每一位试飞员的面孔,一幅航母成军的辉煌画卷在他的心中徐徐铺展开来。
中国航母成军的道路艰难至极,朱秀海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仅因舰载机着舰和起飞这一项关键技术,某航母大国百余年间在试验和训练中损失的飞行员就高达8800余名。在《海天雄鹰》播出期间,有网友评论说:“我早就知道舰载机要高速加力着舰,为什么电视剧还要用那么多篇幅去讲对这项技术的突破?”事实上,直到今天为止,世界范围内对于舰载机的相关技术都是严格封锁的,更没有任何权威详细的资料或文献介绍航母的实际情况。朱秀海谈到,当下很多观众了解到的关于舰载机要加力撞击着舰的知识,是我国航母成军后自己向国人讲出来的。当然,这既不是全部,也不是最关键的。“中国人在航母技术和信息被完全封锁的状态下,通过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时不我待的使命意识和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突破了舰载机陆地模拟、海上着舰与起飞等重重技术难关,又一次创造了奇迹。我们不仅要还原中国人从零起步、攻坚克难的全过程,还要将国防现代化新征程上中国军人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来。”
在完成剧本初稿后,某位首长提出了意见,认为朱秀海漏掉了试验试飞过程中一个极为艰难和重要的环节——试飞员驾驶着尚未通过适配性试验试飞的舰载机高速撞索。朱秀海担心的是,有些观众会认为我们让试飞员以血肉之躯做这样的事过于残酷,但首长则认为,这是中国军人不怕牺牲的真实写照,如果不写这一环节,那么全国人民就无法真正了解我们的英雄为中国航母成军付出了什么。朱秀海接受了首长的建议,同时他的内心也受到了极大震撼,“他让我这个写作者敢于睁开眼睛直视试验试飞过程中每一个真实存在的考验,这些考验本就是残酷的,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时刻,我们的英雄全都扛过去了。现在是可以将这些故事讲出来的时候了。我们连真正的磨砺都经历过了,最难攻克的山头都打下来了,现在还害怕把它们说出来吗?”
“写英雄就是在写人”
《海天雄鹰》不仅生动地展示了舰载机试飞大队试飞员所面对的技术上的困难与挑战,而且细腻地叙述了他们在极端环境下面临的心理负担与精神压力,还原了他们成长为英雄的全过程。谈到对剧中大量英雄人物的塑造,朱秀海认为,英雄身上有着与普通人相通的思想情感,写英雄就是在写人。“一部艺术作品当然要写人,但是写人的什么呢?仅仅是那些生命表层的故事吗?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在写人物的精神方面下最大的功夫,拼命地去挖一口深井,无论是中国的《红楼梦》《三国演义》,还是国外的《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概不能外。”
剧中侯勇饰演的秦大地的原型之一是海航试飞员戴明盟。在采访他的过程中,朱秀海收获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体验。在舰载机试验试飞基地,朱秀海第一次见到了戴明盟。在见面前,几乎所有和他有关的故事,朱秀海已经从别人口中听到了多次。但再次听戴明盟本人讲起他直面死亡的那些时刻,朱秀海心中生出一种极为奇特的情感,他后来将这种情感称之为“云淡风轻”。“所有的事情在戴明盟本人口中,几乎只能用这样的4个字来描述。而且我当时和今天同样认为,这种感情不是虚假的,至少对于戴明盟本人而言是极为真实的。”在被首长从全海军最优秀的三代机飞行员中选拔出来担任舰载机试飞员后,戴明盟曾经历过无数次非常可能牺牲的“第一撞”和“第一飞”,包括电视剧里展现的第一次陆地模拟高速撞击着舰试验,全都是由他第一时间勇敢承担起来的。朱秀海曾问过戴明盟,在中国航母上完成中国舰载机的第一次着舰有什么特别感受,“他当时笑着对我说:‘能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呀?和以后每天都要在航母上着舰相比,这不就是一次最普通的着舰吗?’”
剧中由朱亚文饰演的谢振宇同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朱秀海谈到,让谢振宇和秦大地并列成为剧中的男一号,是剧本修改过程中的一次重大突破,这同样来自首长的建议。“谢振宇和戴明盟不同,他是成长中的人物。这种成长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式的成长,不是‘老子天下第一’,而是有着深厚爱国主义、集体英雄主义的成长,是建立在军人使命、责任和牺牲意义上的成长。”在朱秀海看来,谢振宇这个人物代表着新一代中国海军的未来,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他殷切的期待:不仅我们的军事事业要接续传承下去,更重要的是中国军人精神的薪火,也要代代相传,永不断绝。
真诚与真实赋予作品更强的感染力
在剧本创作的最后阶段,朱秀海重新发现了“海空雄鹰团”这个英雄群体;发现了1965年9月20日,在海南岛上空,怀着“如果打不下敌机,撞也要把它撞下来”的决心,驾驶歼-6战斗机在距敌机仅291米处开炮,击落当时美军先进的F-104C战斗轰炸机的海航英雄飞行员高翔,以及在1965年4月9日南海莺歌海空战中,以4架歼-5迎击敌4架F-4B舰载战斗机,令敌机自己发射的导弹击落自己的飞机一架、造成另外两架失事坠海、只有一架返航的海军航空兵二十四团英雄集体。他将这些真实的原型人物加工改编为剧中老英雄余兆年的故事,加入到了《海天雄鹰》电视剧第一集的开头。“很多对当年老英雄和他们的战斗故事不了解的观众,以为电视剧开篇余兆年和外国飞行员在空中盘旋战斗的场景是编剧杜撰的,等到他们发现历史上的真实案例时,无不为中国海军航空兵当年以劣势兵器击退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而惊呼。”朱秀海在描写这段故事时,着重强化了英雄们的战斗意志和顽强精神。没有余兆年、吴惊天等老一辈人民解放军飞行员的付出与努力,就不会有秦大地、谢振宇和余涛等中青年一代优秀人才的涌现,三代人共同书写了部队官兵为国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传承。“我们英勇的海军航空兵,一直都有‘剑不如人,剑法要高于人’的传统,所以我才写了那么多场空中对决的戏。这不是我这个编剧一意孤行,或别出心裁,我认为这是我必须要写的,这些场景既是我对我军战斗力的真实书写,也在表达我对这种精神的由衷敬意。”朱秀海说。
作为一名真正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作家,朱秀海先后在武汉军区、第二炮兵和海军服役。但海军航母舰载机部队是朱秀海此前从未接触和了解过的。“对于航母和航母舰载机着舰起飞技术我是生疏的,但我在我经历过的战争故事中所体验到的东西,也在这些人身上感受到了。中国军人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是祖国的保卫者,是一群为了完成使命和任务不顾一切往前冲的人,他们不分彼此,他们的心里熊熊燃烧着的是同一团为国牺牲的火焰。”
从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以来,朱秀海多年来游走在文学与影视之间。他曾亲自操刀,将自己的小说《波涛汹涌》改编为同名电视剧,还将热播佳作《乔家大院》《天地民心》等改编为长篇小说。近期,根据同名电视剧创作的小说《海天雄鹰》也即将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朱秀海坦言,多年来,他一直都在用写长篇小说的思路写电视剧,“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电视剧创作,重要的不是体裁或类型,而是作者真实的思考和表达能否对今天的中国社会有所观照。思想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也是一部影视作品的灵魂。没有好的思想,无论是人物还是故事,都无可附丽。能够在作品中说出我认为对的东西,这已经很好了,我至少做了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