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学评论

用童心、爱心、诗心浇灌“儿歌之花”

□张晓楠

儿歌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之一,也是每个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

学前儿童和低年级学段的儿童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基础阶段和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外部事物充满好奇心、求知欲和表达欲。儿歌内容简短、形式简洁、主题广泛、音韵和谐、节奏欢快、情感真挚……非常契合学前儿童和低年级学段儿童的认知需求、语言发展特点和表达需要,这也使得经典儿歌很容易受到广大低幼儿童的欢迎,也容易在低幼儿童群体中口口相传、代代相诵。在家庭、学校帮助低幼儿童发展语言、开蒙养正、奠定基本价值观、培育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新时代儿歌的创作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供给侧与需求侧双轮失衡。学龄前阶段和低年级学段是幼儿逐渐形成习惯和意识的重要阶段,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出版供给层面,一方面,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形式不够丰富,儿歌适合幼儿听、赏、念、唱。基于创作水平和条件限制,新时代儿歌的风格和题材相对单一;另一方面,教育性过重,与时代脱节,一些儿歌缺乏时代感,停留在向孩子传递一些基本知识、道德感和良好习惯的层面上,忽略了儿歌的趣味性和艺术性本身,在反映当代孩子们的生活世界方面亟待提高。广为传唱、能够发挥应有功效的优秀儿歌屈指可数,多是老一辈传诵下来的传统经典儿歌。在需求层面,家长对儿歌教育普遍重视不足,幼儿园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及教学目标指导幼儿学习儿歌,内容相对传统,形式较为陈旧,缺乏新观点、新角度。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在儿歌导读、教育、教学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二是创作队伍建设呈现青黄不接的趋势。经典儿歌是音韵节律、儿童生活阅历、心理发展、审美取向及语言习惯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创作者对儿童语言、生活知识及伦理道德和个性培养等方面的把握能力。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儿歌,除了源于民间流传之外,大多是老一辈作家、诗人用童心、爱心、诗心与才华浇灌出一株株“儿歌之花”。如《中国儿歌大全》《中国传统童谣书系》(全10册)作为家庭亲子共唱儿歌的好素材,具有很强的史料和学术价值;“男婴笔会”作家在《幼儿画报》上创作的系列优秀儿歌作品,既接近儿童日常生活,又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但年轻作家中在儿歌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尚不多见,对于两亿多少年儿童来讲,此时的儿歌作品,可谓燎原之势已化为点点星火。

新时代儿歌的传播特点与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传播渠道立体化的形势下,儿歌难以唱得响、传得开。儿歌传播和推广方式与过去相比变化明显,除了传统的纸媒、广播、电视,还包括游乐设施、网络平台、移动端等,且后者的传播作用更强。新时代儿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电子产品广泛应用,获取知识信息渠道繁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子们实用性、趣味性的选择众多,广大儿童反复传唱“同一首儿歌”的场景较难再现。即便是十分优秀的儿歌,在广泛传播和推广的赛道上也较难突出重围。二是在自媒体传播商业化的趋势下,对儿歌的认识逐步弱化。网络流行音乐大行其道,很多孩子用稚嫩的童声欢唱成人歌曲,再难看到广为传唱的经典儿歌,导致当下中国儿歌创作出现断层与失语之痛。由此,应该遵循新时代儿童的心理变化和审美取向推动儿歌发展。幼儿时期是语言高度发展、开始养成认知的时期,这阶段的孩子们喜欢与成人交往,喜欢听故事、诗歌,想象、叙事及再创造能力获得迅速发展,这关系到孩子们的价值养成,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未来人。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新时代幼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用爷爷的思维写给孙子的歌”很难获得他们的认可。创作推出一批深受新时代少年儿童喜爱和传唱的精品儿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丰富广大少年儿童的精神生活,广大少儿出版人责无旁贷。

繁荣新时代儿歌创作,要推动儿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新时代少年儿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这是儿歌创作的新时代使命。作为出版单位,我们应当与作家、教育机构、媒体平台等通力合作,用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呵护孩子们,让他们在寓教于乐中传承中国经典文化,滋养其形成高尚的人格与情操。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儿歌表达与传播路径,践行寓教于乐的出版理念。少儿出版应着眼于新时代幼儿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探索新元素,在表达与传播上不断创新,统筹兼顾儿歌的思想性、艺术性、可听性和传唱度。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强化互动中,满足广大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少儿出版人要在儿歌创作推广上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既要从源头上抓好作品质量,更要从出口上强化传播推广力度和效果,要切实增强责任感,让儿歌在对少年儿童价值观启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

2024-09-18 □张晓楠 1 1 文艺报 content76357.html 1 用童心、爱心、诗心浇灌“儿歌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