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修荣
作为新文学运动的健将,刘半农可谓自学成才,虽然终年仅43岁,却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小说家、散文家,还是教授、语言学家、摄影家,堪称多才多艺。
1905年,刘半农从翰墨林小学毕业,以江阴考生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著名的常州府中学堂。同期录取的还有后来蜚声海内外的国学大师钱穆。在常州府中学堂,刘半农每次考试都名列第一,钱穆晚年回忆说:“不三月,寿彭连中三元,同学争以一识刘寿彭为荣。”
写小说闯出天地 《新青年》自演双簧
毕业前一年,由于对学校保守的教育体制的失望和不满,刘半农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放弃到手的大好前程,毅然从学校退学。1912年,刘半农只身前往上海,经朋友介绍,在《时事新报》社和中华书局谋到了一份编辑工作,开始了早期的文学创作,这一时期他在《小说月报》《时事新报》《中华小说界》和《礼拜六》等报刊上发表译作和小说。为了迎合读者口味,他给自己起了几个颇为“俗艳”的名字,如半侬、寒星、范瑞奴等,而用得最多的笔名就是半侬。由于国文功底好,悟性高,再加上勤奋和才情,刘半农很快成为上海滩文坛上一个十分活跃的小说新秀,拥有了一批读者。5年时间发表了40多篇通俗作品,包括言情、警世、侦探、滑稽、社会等消遣小说,如《失魂药》《最后之跳舞》等,他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小说月报》《小说大观》《礼拜六》等杂志上,受到许多读者的追捧。苏雪林晚年回忆说:“半侬的小说我仅拜读过三数篇,只觉得滑稽突梯,令人绝倒。”经过几年奋斗,刘半农在上海滩声名鹊起,被人称为“江阴才子”“文坛魁首”,就连赫赫有名的报人和小说家严独鹤都来向他组稿,刘半农终于用一支笔为自己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1917年夏,由于《新青年》杂志主编陈独秀的大力推荐,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聘请刘半农担任北京大学预科国文教授。就这样,一个连中学都未毕业的乡村青年一跃成为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教授,这是刘半农一生的转折点。同期执教的还有钱玄同、周作人、胡适等人。最初他教授诗歌、小说、文法概论和文典编纂法等课。虽然连中学都没有毕业,由于他国学功底扎实,而且长于写作,阅读广泛,上课又认真准备,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半农在《新青年》杂志上看到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大受震动。1918年起,刘半农开始向《新青年》杂志投稿,表达文学改革的愿望。署名时觉得此前的笔名“半侬”不合时宜,毅然去掉了偏旁,改为“半农”,以示与过去决裂。从此“半农”成了他正式的名字。
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也是新文化思想的中心,进入北大后,刘半农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变成了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新青年》创刊后,刘半农就为其撰稿,1917年又担任该刊的编辑,他觉得仅仅写文章还不过瘾,希望与复古派、守旧派来一次彻底的对决,给他们迎头痛击。在上海时他曾做过编剧,所以首先想到了双簧戏。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好友钱玄同,提议两人合演一曲双簧戏,一个扮演顽固的复古分子、封建文化的守旧者,一个扮演新文化的革命者,以记者身份对复古分子进行逐一驳斥。他希望通过这种双簧戏的形式把正反两个阵营的观点都亮出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1918年3月15日,《新青年》杂志4卷3号上,忽然发表了一封写给《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的公开信《给新青年编者的一封信》,署名“王敬轩”。信是文言的,全信4000多字,不用新式标点,以一个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卫道者的形象,列数《新青年》和新文化运动的所有罪状,极尽谩骂之能事。而就在同一期上,发表了另一篇以本社记者半农之名写的观点与之针锋相对的文章《复王敬轩书》,全信洋洋万余言,对王敬轩的观点逐一批驳。这一双簧戏旗帜鲜明,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不仅真的引来了“王敬轩”那样的卫道士,如林琴南等人的发难,而且也引起了青年学子和进步人士的喝彩。一些原来还在犹豫的人都开始倾向新文化了。刘半农导演的这出双簧戏已经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富有戏剧性的插曲。
深耕语言学 业余摄影家
刘半农到北大后,面对一群学贯中西的教授,自知资历浅,决定出国读博深造。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刘半农考取了官费赴英留学的资格。1920年2月7日偕夫人朱惠和女儿小蕙赴英留学。由于英国生活费较高,迫于生计,刘半农一家很快转赴法国。刘半农本来准备研究文学和语言学的,到了国外才知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于是决定专攻语言学。经过3年的努力,终于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甚至亚洲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第一人。学成归国后,刘半农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语音实验室。他制订了一个宏大的计划,希望完成一部《四声新谱》、一部《中国大字典》和一部《中国方言地图》,后因英年早逝,很多计划未能实现。
周作人对刘半农的才华十分赞赏,曾撰文回忆说:“他的专门是语音学。但他的兴趣很广博,文学美术他都喜欢,做诗,写字,照相,搜书,讲文法,谈音乐。”刘半农最大的业余爱好是摄影,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早期的一位业余摄影家。中学退学之后,为了生计他曾开办了江阴第一家照相馆。从法国回来,刘半农加入了北京大学摄影爱好者组织的摄影团体北京光社。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业余摄影团体。刘半农最喜欢照风景照,先后参加了四五次摄影展览。他认为摄影是一门艺术,所以平常选景造型都十分讲究,常以诗人的视角选景构图,创作了许多摄影佳作,如《莫干山之云》《卖花姑娘》《平林漠漠烟如织》《捣衣》等等。刘半农不仅长于实践,而且还进行理论探讨,他根据自己的摄影经验撰写了一本《半农谈影》,这本摄影专著可以算作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有影响的摄影理论专著,对早期摄影产生了较大影响。
刘半农是一个洒脱、达观、敢作敢为的人,其最“出格”的举动,就是采访名妓赛金花。早在几年前,刘半农就从报上了解了有关赛金花的事迹,觉得她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传奇人物,应该趁她活着时调查清楚,揭开事实真相,于是便带着自己的得意门生商鸿逵前往北平居仁里的“江西魏寓”亲自采访。风烛残年的赛金花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刘半农会来采访她,非常激动,便公开讲述自己的生平事迹。通过多次采访,结合研究历史,刘半农基本拂去了蒙在赛金花身上的历史迷雾。刘半农采访名妓赛金花的事件再次引起了轰动,赛金花一时成了社会热门话题。刘半农去世后,《赛金花本事》才由他的学生整理出版。
开创中国新诗先河 “朴学隽文流风无尽”
在现代文学史上,刘半农创作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涉及小说、散文、翻译和诗歌等多个领域。但他最主要的成就还是白话新诗的创作,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为其主要代表作,这两本诗集奠定了他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
刘半农是中国新诗开创时期的重要诗人,茅盾称之为白话新诗的“开路先锋”,为早期新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主要诗歌成就体现在白话诗集《扬鞭集》中,内容主要揭露旧社会的黑暗,控诉统治者、剥削者的罪恶,反映底层劳苦群众的悲惨生活,体现了诗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如《相隔一层纸》《学徒苦》《卖菜》等。在艺术形式上,《扬鞭集》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以自由体为主,同时采用了新格律体、民歌体、小诗体、散文诗体等。《瓦釜集》收入民歌20余首,堪称中国新诗史上第一部以方言创作的民歌体新诗集。内容丰富多样,以描写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状况与精神状态的诗为主,系诗人运用江阴方言与民歌形式相结合进行白话新诗创作的大胆尝试与创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意义。他把传统文学与民间文学、方言等融为一体,为新诗现代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这种探索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934年6月19日,刘半农带着学生白涤洲、沈仲章等人,前往内蒙古和山西一带考察方言和民间习俗时,被当地一种毒虱叮咬,不幸感染上“回归热”,医治无效,于7月14日下午2时病逝于协和医院。校长蒋梦麟及马幼渔、胡适等北大名教授及全体师生员工几乎都参加了他的葬礼,蔡元培亲自为他撰写了碑铭,或可概括半农先生的一生成就:
“朴学隽文,同时并进;朋辈才多,如君实仅;甫及中年,身为学殉;嗣音有人,流风无尽。”
(作者系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原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