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凤凰书评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文化与社会洞察

《卢卡奇文集》,【匈牙利】格奥尔格·卢卡奇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24年6月

《卢卡奇文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卢卡奇的作品集,精选翻译了能够代表卢卡奇哲学、美学、文学理论的经典著作,满足当代中国学术界尤其是青年研究者的阅读和研究需要。这部文集由南京大学哲学学院张亮教授及团队翻译,译者是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著名高校专业研究者,他们进行大量高质量的文献考订工作,使文集的翻译兼顾了学术性和可读性。

张秀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构建中文语境卢卡奇思想研究的全景结构基础

中文版《卢卡奇文集》(以下简称《卢卡奇文集》)的出版,是国内乃至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和哲学界,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界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大事和喜事。

首先,《卢卡奇文集》的出版,将会为研究者提供更全面和专业的文献资料。就我个人而言,如果该文集早一点出版,我十多年来基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语境的《阅读卢卡奇》(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一书的写作,就会减免很多文献(主要是德文文献)搜集、整理、翻译以及理解上的困难和障碍。因此,对于非德语母语的学者和研究者来说,卢卡奇经典文献的译介出版如同工具和眼镜一样重要。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卢卡奇文集》对于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乃至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来说,其学术功用和社会效果类似于《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之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同样不可忽视。

其次,《卢卡奇文集》的出版,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国内卢卡奇研究的“孤岛式”现象。如果我们把卢卡奇一生的思想发展分为4个阶段,即20世纪10年代、20世纪20年代、20世纪30至50年代以及20世纪60至70年代的话,那么长期以来,第一和第三阶段(或者称“初早期阶段”和“中期阶段”)实际上是被严重忽视的。因为人们多聚焦于第二和第四阶段,即分别以《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年)和《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年)为代表的所谓“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缺乏非德语本的文献基础,当然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进而,这就很容易导致断片式或“孤岛式”的研究状况。现在,张亮教授和他的专业团队组织出版的《卢卡奇文集》的第一批书目,恰逢其时地弥补了“早期阶段”的“空白”。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个优秀的团队一定能用他们智慧的眼睛,从多卷本德文版《卢卡奇全集》中找到更多“中期阶段”的文本文献材料,并用信、达、雅的优美中文将它们表达出来,以飨读者。

最后,《卢卡奇文集》的出版,将会给国内卢卡奇思想研究界提供一个全景式卢卡奇思想画像的结构基础。我们知道,卢卡奇一生在美学(戏剧和诗歌等文学和艺术)和哲学(新康德主义哲学、黑格尔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之间“穿梭往返”。卢卡奇“初早期阶段”的“文艺青年”时期对“早期阶段”(特别是其物化理论)的影响是什么?“中期阶段”和“早期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同是以美学研究为主的时期,“初早期阶段”和“中期阶段”之间有什么异同?只有根据文本理清了这些问题,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之间这个在国内外学界似乎更被人们所热议的话题,即卢卡奇早后期思想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同时也提醒我们,这个问题,在脱离美学批判的哲学批判中似乎是很难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的,反之亦然。

需要注意的是,卢卡奇思想早在20世纪上半叶已经多以文学(或文艺批评)方式(如以“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为题)进入中文语境,之后,在20世纪下半叶著名的关于异化和人道主义(人本主义)大讨论中更是积极地介入中文语境(特别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的)相关话题的探讨。相信,国内学界近一个世纪的探讨,并非源于一种所谓狭隘的学科意识(无论是美学的还是哲学的),而是理论工作者对自己所身处的时代和历史的体验和表达,是自己的时代的物质生活和生产现实在概念、范畴和问题意识上的体现。

通常我们把卢卡奇视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视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经典之作。学者们也常说,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从20世纪20年代至21世纪20年代)研究,都绕不开卢卡奇、葛兰西和阿尔都塞。而《卢卡奇文集》的陆续出版,将会为我们对这些断言的认定以及规定性设置,提供更多的材料支撑。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的是,虽然卢卡奇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不都是对的,甚至是错误的,但他毕生致力于坚持和完善自己所认为的对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态度和实践品格,无论如何,是值得尊重的。

总之,卢卡奇是我们理解在马克思身后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回到马克思”的西方左翼学者群体中一个不可忽视也不可绕过的重要历史人物。由他所开创的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视野,如同他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工作一样,一直持续至今,并深刻影响国际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与接受的历史与逻辑历程。今天,我们身处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只有批判借鉴国外学界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特别是这一批判的坚实的文献基础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扎实理论功底,才更有可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学术深度和人文关怀温度的学理支撑。我相信,这也是《卢卡奇文集》的目的和旨归。

胡大平(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基于文献编译透视卢卡奇的思想全景

卢卡奇的思想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产生了复杂影响。直接地说,他的文学艺术思想(特别是文学现实主义观和文艺社会学方法)以及他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现代社会物化的判断,一直是相关研究的重大前提性理论。间接影响更复杂,因为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山之作,奠定了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哲学基础,并极大影响了包括我国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叙述。同时,卢卡奇本人亦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个具有标本意义的理论家案例,卢卡奇的理论轨迹记录了欧洲无产阶级革命以及匈牙利代表的东欧社会主义曲折探索这一复杂而曲折的革命形态中革命知识分子的思考、选择以及由此产生的命运。在对卢卡奇致敬的过程中,需要对其理论生涯进行全景透视。中文版《卢卡奇文集》(以下简称《卢卡奇文集》)的出版可以说是正当其时。

在此,我希望以《尾巴主义与辩证法》为引稍许展开对《卢卡奇文集》第一辑作品的学术和理论价值的评论。我们都将《历史与阶级意识》视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但是,这是根据其效果史形成的定义,质言之,这是一个历史的建构,其与卢卡奇的原初意图并不是一回事。出版这本书,是出于卢卡奇作为无产阶级理论家对欧洲革命和无产阶级命运的关切。在批评与反批评的过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反对派”被建构出来。与在理论上具有进攻性的德国共产党理论家卡尔·柯尔施不一样,卢卡奇对批评表现出相当的克制,进行了自我反思。但随着政治和理论环境的起伏,卢卡奇多次进行自我批评而又多次“反悔”,甚至让人怀疑其自传的真诚性。事实上,卢卡奇对于批评是认真对待和有深刻见解的。他留下的反驳德波林和鲁达什批判的《尾巴主义与辩证法》手稿便记录了这一点。在自我辩护的过程中,他不仅清晰地阐明了其整个《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理论建构所回答的问题,而且表明了其对列宁主义以及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原则等重大策略问题理解的正确性和深度性。这也为我们理解后来对全部20世纪激进思想有着重要影响的物化理论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照。在卢卡奇之后,我们在资本主义的批判方面似乎更深刻了,但是,在多数情况上,假借物化批判的名义质疑资本主义时,我们并没有真正走出物化结构,因为真正的问题是怎么走出物化状态,而这正是卢卡奇作为一个共产党理论家所思考的问题。所以,如果忽略《历史与阶级意识》最后三章关于组织原则(即斗争策略)的论述而只讲物化理论,恐是有失偏颇的。

实际上,卢卡奇的理论思考相当系统。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奇并不是通过片面的理论观点沽名钓誉,而是真诚地对无产阶级革命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尾巴主义与辩证法》这个文本的出版,为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其理论建构以及效果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从思想史研究的角度来讲,它是福柯所讲的“monument”,而不仅仅是个“document”,因为它是原始的,承担着文物的功能。因此,张亮教授主编《卢卡奇文集》,就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坚守学术的工匠精神进而考证和出版文本,而是通过呈现支撑思想史发展脉络的重要文物来敞开思想史本身。通过文物敞开思想史的原初语境,从而为我们理解它的发展方向和效果史提供了坚实证据。在卢卡奇研究中,诸如《尾巴主义与辩证法》这样的文本出版,实际上也触及了文本依据与思想史理解这个大问题。我们要追问的是,在理解和评价卢卡奇的时候,我们是否真正摆脱了他所厌恶的那种实质上并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专家姿态呢?我们是否在以文本为依据的时候,真正理解了文本本身的精神,从而真正实现了理论的对话?以文本为依据的思想史解释,不是强调文本本身的绝对意义,而是通过原始文本(文物)敞开思想的语境。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在思想史研究中的基本要求。这正是今天我们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所需要的基础性工作。

《卢卡奇文集》的主编张亮教授对学术和理论问题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对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也具有极强的敏感性。当年在阅读《历史与阶级意识》的时候,他就提出完整地理解卢卡奇的问题,并指出卢卡奇在其思想传播史中的不同形象及其意义。从那时起,他便克服各种困难着手翻译卢卡奇的早期文献。经过多年的奋斗,在一群合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张亮教授先后编辑出版《卢卡奇早期文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以及三卷本的《卢卡奇研究指南》(江苏人民出版社,2022年)。江苏人民出版社这次推出的《卢卡奇文集》第一辑,把1930年前卢卡奇最重要的著作系统打包呈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观察和理解其早期思想提供了直接的、可信的文本依据。从整个《卢卡奇文集》产生的过程看,这是一套具有深切的思想关切、严谨的理论工匠精神和持之以恒学术追求的精良译作,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2024-09-25 1 1 文艺报 content76439.html 1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文化与社会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