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版:经典作家

站在世界性与本土性的交叉点

□孟庆澍

今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25周年,也是他逝世58周年,他已确乎成为一个“古人”了。然而老舍文学并没有“古典化”,反而以各种面貌、各种艺术形式活在当下。我们在当代文化的各个角落,在社会生活的层层叠影里,都可以发现老舍及其笔下人物的分身。老舍文学如此持久而强劲的生命力,究竟从何而来?

在世界文化的潮汐中

近年来,老舍研究逐渐走向深入。一个坚实的历史判断逐渐浮出水面:尽管在思想和语言方面老舍没有直接参与新文化运动,但老舍的文学创作具备了和新文学相同的“世界性”特征。土生土长于北京的老舍,不像鲁迅、胡适、郁达夫、徐志摩那样,在学生时代就有留学经历,但他同样是东西文化碰撞交融的产儿。

老舍从一个普通城市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个卓尔不群的作家,与他1924年到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书,受到外国文学的直接影响有关。域外文学经典的滋养与本土生活经验的化学反应,使他写出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一系列早期长篇小说,初步形成了独特的喜剧风格。狄更斯的《尼古拉斯·尼克尔贝》《匹克威克外传》等作品,在政治观念、题材选择、人物塑造、幽默笔法等方面都对他有深刻的影响;康拉德的小说艺术教会了老舍如何讲故事,以及如何丰富自己的经验、培养自己的想象,并且严肃慎重地对待自己的作品;但丁的不朽名著《神曲》俘获了老舍的心,使他成为一个“但丁迷”,他因《神曲》而明白了何为伟大的文艺,感叹道:“世界上只有一本无法摹仿大书,就是《神曲》,它的气魄之大,结构之精,永远使文艺学徒自惭自励。”老舍浸淫在欧洲文化的海洋中,不仅阅读了沃德豪斯、雅各布斯、莎士比亚、笛福、斯威夫特、菲尔丁、威尔斯等英国作家的作品,而且广泛涉猎了从古希腊、罗马诗歌戏剧到近世欧陆小说等文艺作品,为自己的创作储备了丰富的营养,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在世界文艺领域“自学成才”的经验,使老舍深具开阔、自由、多元的现代世界眼光。老舍回国后,面对思想文化界不时吹拂的保守主义风气,在他的《文学概论讲义》中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是生在‘现代’,我们治学便不许像前人那样褊狭。我们要读古籍古文;同时,我们要明白世界上最精确的学说,然后才能证辨出自家的价值何在。”又说:“艺术是普遍的,无国界的,文学既是艺术的一支,我们怎能不看看世界上最精美的学说,而反倒自甘简陋呢?”他特别注意“现代”“今日”等时代的要求,强调在当代中国必须具备世界眼光,充分吸收世界文明的精华,所以文艺工作者“亦宜把遗产二字含意扩大,要为世界的文艺遗产之承受者,不可只抱着几本线装书自称家资巨万也。”

老舍文学所实践的“世界性”是双向互动的,不仅体现在主动借鉴域外文学的优长,而且表现在积极走出国门,推动现代文学重要作品“出海”,塑造中华文化形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1945年《骆驼祥子》英译本的出版,使老舍在英语世界名声鹊起。《每月一书俱乐部新闻》向读者着重推介了《骆驼祥子》,并集中刊发了美国著名批评家、耶鲁大学教授、每月一书俱乐部编委会主席亨利·坎比、《纽约先驱论坛报》书评人路易斯·甘尼特、林语堂等人的评论,同时配发了杨刚的长文《老舍》,全面向美国读者介绍老舍及其作品。1946年,老舍与曹禺应邀赴美访问,在大洋彼岸刮起了一阵强劲的“老舍旋风”。美国舆论界认为,《骆驼祥子》有着鲜明的地方性和人道情怀,堪称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坎比提出,老舍借助祥子的视角来表现北平,“18世纪伟大的英国小说曾以这种方式极为生动地描写了伦敦,《骆驼祥子》置身其中,毫不逊色”;亚历山大·布雷德则认为,在表现苦难方面,《骆驼祥子》“可以和《悲惨世界》这样的小说并肩,在世界文坛上拥有一席之地”。1948年,老舍与郭镜秋合作,翻译出版了英译本《离婚》,再一次获得了英语读书界的好评。《星期六文学评论》书评人哈里森·史密斯称赞此书是认识中国人民性格的捷径:“看完这部小说,读者会发现自己对中国人性格的复杂性及其温度的了解,比在十几种西方作品中所能发现的还要多。”小说家约翰·马昆德则认为,《离婚》再次证明了老舍可以用东西方都能理解的方式写作,小说描写了典型的中国普通人生活,“任何对中国人的观点和态度感到好奇的人,都将会在这本写得很好的小说中,得到比他在数千页最具智慧的阐述中所发现的要更多更好的答案。”在美期间,老舍勤奋译介,除上述两种长篇小说之外,相继完成了英译《四世同堂》《鼓书艺人》《五虎断魂枪》,显著扩大了中国现代小说在欧美的影响,提升了中国现代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地位,打开了国际社会通过文学作品了解中国文化和民众的窗口。

在本土经验的厚壤中

老舍文学的生命力,还来自于他所立足的文化传统。从地域性的北京文化,到民族性的京旗文化,都是老舍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已经成为学界常识。在这里我更想强调,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老舍本土经验的精华是“庶民性”的形成。在一定意义上,“庶民性”既是北京文化的底色,也是老舍诗学的核心。葛兰西在《狱中笔记》中提到的“庶民阶级”包括的人群要大于无产阶级,也包括其他被压迫阶级或阶层。老舍文学所表现的人物涉及社会各阶层,但温情与厚爱主要集中在“庶民阶级”,所赞颂的也主要是“庶民文化”。不仅如此,老舍文学还体现出浓厚的庶民美学风格,包括庶民价值观、庶民文化主体性、地方性与世界性的共存、朴素的家国情怀、现实主义笔法、关注日常生活、重视大众趣味、追求雅俗调和等等,可以说,正是庶民性的存在,才使老舍具备了独特的文学风貌。

庶民性既是生活经验的提炼,也是写作者文化身份自觉的产物。笔者曾在文章中提到,所谓庶民性并不是一个先验的范畴,而是创作者通过人生经验、在思想和情感中体认和选择的结果。创作者选择认同庶民,庶民因此成为价值主体。庶民性就是要求创作者放弃体制化、贵族化、学院化、精英化的立场,还原为普通人,以庶民的、平视的角度来进行创作。这就能很好地解释,老舍出身于正红旗而能终生书写城市中下层市民的深层动因。如果不能理解领会老舍文学的庶民性特质,则会在传播、改编老舍文学的过程中出现“貌合神离”“形似而神不似”的问题。如在对老舍作品的话剧改编中,有些剧目如《我这一辈子》,因为有导演的生命体验和文化积累灌注其中,充分体现了老舍文学的庶民性,就获得了观众的认可支持;有些剧目则过于重视形式的翻新,追求商业化的噱头,抽空了原作庶民性美学的社会批判内涵,或者将这种内涵闹剧化、段子化,消解了它的严肃性,其改编剧作的生命力也就难以持久。

因此,庶民性应该是今天北京文学与老舍实现跨越时空、心灵呼应的本根性的内在通道。汪曾祺曾在《老舍先生》中写道:“老舍是属于全国人民的,首先是属于北京人的。”如今,新北京文学不是要在表面上抹上一层“京味儿文化”的油彩,满足于“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式的点缀,而是要重返弗·杰姆逊所说的“美学上的民众主义”,站在庶民文化的立场,继承庶民性之精华而弃其糟粕,进而把握老舍文学真正的生命力所在,实现老舍文学传统的转化与发展。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2024-09-27 □孟庆澍 1 1 文艺报 content76500.html 1 站在世界性与本土性的交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