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少数民族文艺

当代北疆草原生活的全景式书写

——评韩伟林长篇小说《阿尔善河》 □杨 彬(土家族)

对于久居南国的我,地处北疆的内蒙古大草原总是给我一种遥远边地的美好想象。有关草原的印象,来自早期阅读玛拉沁夫的《茫茫的草原》。在这部著作中,我深切感受到了草原儿女为建立新中国而进行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及其作出的巨大贡献。如今读到蒙古族作家韩伟林的长篇小说《阿尔善河》,他承接了玛拉沁夫等老一辈草原作家的传统,将草原叙事从革命、建设带入到新时代,书写了内蒙古草原从20世纪40年代到当下长达70年的历史变迁。《阿尔善河》首发《民族文学》2023年第4期,作者在题为《草原上的“山乡巨变”》的创作谈中写道:“小说就是从这片草原即将迎来解放开始了。”

《阿尔善河》以阿尔善草原为缩影,通过三个普通牧民祖孙三代的情感纠葛和命运遭际,描写了长达70余年的历史变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草原儿女经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迈上了脱贫攻坚、保护草原生态、探寻共同富裕的道路。作品塑造了内蒙古草原多个普通牧民、基层干部、科技工作者及时代新人的形象,韩伟林用近47万字的篇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描写了草原上曾经发生、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故事。

在作者营造的文学世界里,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情感,都来自那条河流,那条叫阿尔善的母亲的河流,那条奔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河流。《阿尔善河》飞溅出一朵朵浪花,内蒙古草原上各族人们的交往交流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就如同阿尔善河的浪花一样,奔腾跳跃、融为一体。

永青扎布等人出远门为自治学院送马,路遇国民党岗呼匪帮。共产党员、文艺宣传队侦察员阿勇嘎等斗智斗勇、予以解救,从此影响了永青扎布的一生。小说上半部,以永青扎布与金香、革瓦与努恩吉雅、铜川与南斯日玛、阿古拉与小凤等人为叙事线索,描写他们从牧业合作化到改革开放、从旧社会到新社会,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作品重点描写第三代牧民在新时代的生活,以努尔金、明根、巴特尔、吴楚克等人的爱情友情为线索,他们参与修建水库、治理尾矿、科学养畜、举办国际草原节,由传统到现代,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小说以永青扎布等待少小失踪的妹妹,以及红旗、蒙古马、长调、制香秘方、闹钟、草原上的植物等作为线索和悬念,贯穿始终。结尾兄妹团圆的设置,承续了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

小说是最能描绘社会现实的文体,作品所讲述的故事、塑造的人物以及表达的情感,都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紧密相关。韩伟林长期生活在内蒙古,既了解草原历史,又深切感受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因此他内心激动澎湃,想用文学的形式进行表达。作者所熟知的美丽草原发端久远,浸润在中华民族的怀抱里,它理应延续下去,给人类留下文明的记忆,向世界提供草原治理的中国方案,这是生态的草原、绿色的草原;那些作者认识和听说过的人们,是那么可爱可亲可敬,他要赋予小说中的人物美好的心灵、良善的品行,让他们追求自己的幸福,这是奋斗的草原、团结的草原;草原在宽广粗砺的外在之下,蕴含着无限诗意和理想,作家理应超越现实生活,向着“理想性”进发,这是诗意的草原、美丽的草原;作品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描写内蒙古各族人民如何共同守护祖国北疆安全稳定,这是铸牢共同体意识的草原、安全稳定的草原。作者将这些情感和故事融汇进《阿尔善河》中,丰富了这部长篇小说。

北疆草原是孕育草原人民的润泽沃野,草原上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自然、敬畏自然、吃苦耐劳的文化传统,这既是草原人民自然天性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生态文化的价值遵循。老一辈的永青扎布、阿勇嘎、阿古拉从事牧业生产、基层治理、科学研究,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勇敢、聪明才智改变了草原贫穷落后的面貌。宝力道创办牧业合作社,涮肉坊进军首都。劳模杭盖、纯朴的年轻牧民巴特尔通过改变传统养殖观念,书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小说中的另一个主角努尔金,参与水库建设项目、从事矿山渣土治理、创办草原研究院,他真切地感受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才是这片草原在新时代发展下去的有效路径,揭示了普通人与国家命运、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热情讴歌了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坚毅与担当。在作者笔下,历史与现实交织、传统和现代交接、爱情与亲情掩映,生命在时间的长河中更替,故事中既有感人肺腑的深厚温情,也有心怀家国天下的深沉力量。小说不仅描写了草原生产生活的现代化进程,而且在结构叙述、语言运用方面,既传承了蒙古族作家的写作传统,又进行了独特创新,创造出了一条极富现代意识的阿尔善河。

小说在结尾处这样描写:“(阿尔善河)纵横东西,浩浩荡荡,蓬勃盎然。然后,竭尽全力向着一个近乎悲剧的结局,一咏三叹,走完300公里流程,静静地注入自己滋养的这片草原的母性躯体,绵绵不绝演绎无数生命脉动。”这条河流生于这片草原上的山脉和溪流,并在它的巨大的扇形流域中不停塑造草原,最后又注入茫茫草原,滋养草原上的人们。她是滋养草原人民的伟大母亲,也是为草原奉献一切的女儿,映照出内蒙古人民的优秀品格。

《阿尔善河》全景式展现了北疆草原生产生活的图景和不同时代下人们的面貌,真切反映了平凡生活中的真善美,通过宽阔的视野、充满民族特色的鲜活文字以及娴熟通达、深沉稳健、丰富细腻的写作手法,描写了草原上人们的喜怒哀乐。作品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守护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红线、呵护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绿线,是一部全面描写内蒙古人民70年来团结奋斗建设北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长篇小说。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教授)

2024-11-04 ——评韩伟林长篇小说《阿尔善河》 □杨 彬(土家族) 1 1 文艺报 content76821.html 1 当代北疆草原生活的全景式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