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荒野机器人》的艺术表现力极强。手绘的精致经过技术的渲染,显现出一种别样的优美,大量的镜头都具有强烈的油画质感,让每一幅画面都变得绚丽多彩。电影制作者就是在这样一个唯美背景之下,讲述了一个复杂多线的成长故事。
一开篇影片就通过“机器人萝丝学习小螃蟹爬坡”和“小螃蟹被鸟一口叼走”两个镜头,向观众展现出两个基本事实:机器人萝丝能够学习;这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于是,萝丝在不被理解与艰难学习中,开始了她在一个孤岛世界与动物们相伴的生活。(与《“进化”还是“退化”:不愿返归文明的机器人心》一文不同,本文还是希望对这部影片中的角色进行拟人化处理,对人称代词使用亦如是)
说这是一个成长故事,是因为它叙述了几条不同的成长线:
机器人萝丝在成长。阴错阳差来到这个错误地点的萝丝,无意间“领取”到大雁孤儿小布点的抚养“任务”,为此她不但要喂养小布点一点点长大,还要亲自搭建房屋,更重要的是还要教会小布点基本的生存技能。萝丝像一个真正的母亲一样,对小布点关爱有加,同时虚心学习如何做好一名家长,在孩子对自己不理解时默默隐忍充分理解,当孩子长大需要离开时则不顾内心的难过毅然放手。这时的萝丝,已不再是仅仅依照程序行动的机器人,而是拥有了情感、拥有了人情味、拥有了独特的心灵的“人”。
大雁小布点在成长。鸟儿的印刻,会让幼鸟将破壳后看到的第一个动物视为母亲,所以小布点坚信萝丝就是他的妈妈。遗憾的是这个妈妈不能凭借本能喂养他(后来在狐狸芬克的帮助下勉强做到了),更无法凭借本能教会他游泳和飞翔。而且小布点生来并不出色,远非自然界中的强者,但萝丝却尽一切努力帮助“自己的”孩子。不过由于萝丝的强大影响,使得小布点行为怪异,与其他动物格格不入,很难融入和被理解,甚至不被大雁同类所接受。但小布点从不气馁,刻苦努力地学习游泳和飞翔并获得成功,从而得到了雁长老的青睐,答应带他一同迁徙。
岛上的其他动物同样也在成长。萝丝到来初期动物们对她充满恐惧与敌意,渐渐地大家勉强接受她与小布点但依旧嘲讽不断,直至最后对她充分接纳(尤其是河狸桨手为萝丝制作木假腿的温馨)。而在超级严寒的冬日里,萝丝冒着暴风雪将动物们接回自己的居所,这里俨然成为一个避难的救援方舟。在这里大家消弭误会,相互友爱,最终团结一致打败入侵者,救助了曾经帮助过他们的机器人萝丝。
所有的成长都充满励志情话,每一段过程也都令人颇为感动。一个不被动物群落甚至整个自然界看好的、理应在生存选择中被淘汰的“残次品”,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不但真正成长起来,而且在危急关头显露出不同于其他大雁的强劲优势。就连那个坚持啃树的河狸桨手,最终也完全得到肯定,再次从侧面佐证了特立独行者的存在意义。相比于当下所谓的“躺平”之风,上述情节具有极强的批判性。萝丝身负小布点奔跑助他起飞的镜头,让人想起那些成功子女身后的父母。而萝丝与小布点长久相伴后产生出发自内心的情感,甚至在小布点离开后放大升华为对所有动物的大爱,也是一直为我们肯定和赞赏。事实上故事力图弘扬的努力与爱,看起来似乎已是老生常谈,但恰恰是这些历久弥新的经典概念,支撑着我们对故事的一次又一次叙述。
套路性的东西自然有利有弊。也许正是因为这些顺理成章的固定模式,让人感觉在60分钟之后的任何一个结点都可以发展为结尾。可以在小岛火灾后让萝丝留下来与动物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可以在迎接返回的雁群时最后望一眼小布点然后欣慰地闭上眼睛,也可以在小布点带领群雁成功突围时遥视到孩子那令人自豪的成长,甚至可以早至小布点刚刚离去后萝丝因电量耗尽而成为岛上一座永远矗立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