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蓝途》是青年网络作家银月光华的最新力作,讲述了中国机器人研制开发三代科学家筚路蓝缕、接力奋进、勇往直前、不断开拓、为国争光的故事。这是一个价值导向有力度、主题有深度、艺术上有探索的小说,与同类题材相比,可圈可点之处很多,尤其是小说写出了百年来中国积贫积弱的悲情,无数仁人志士力图改变现状、奋起直追、心系祖国的深情以及中国科研事业蒸蒸日上、弯道超车、比肩顶尖强国、盎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豪情,有着强烈的情绪感染力。这种情感的递进没有独立于情节之外,而是与小说的情节推进、主题深入保持了高度契合,实现了结构之技与结构之道的同构。“走向深海”的情节与主题指向,与“静水深流”的叙事节奏,让小说慢了下来,这种有意味、有价值的“慢”也是网络小说的一种新探索,显示了年轻作者的才华、自信和抱负,以及新一代网络作家在主题化与经典化写作过程中的双向深入。
《大国蓝途》具有开阔的视野,始终将情节的发展置于广阔而真实的历史时空之中,小说人物也深度参与了历史的进展。在某种意义上,这部小说的类型可归属为“时代小说”范畴,即真实的历史轨迹、虚构的人物形象,故事人物代表着历史人物完成各自的使命。作为“硬核”的工业题材,小说涉及和使用了大量机器人研发与制造相关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没有脱离故事。它们有的成为知识点,丰富了作品的阅读信息,让小说更具行业色彩;有的成为关乎情节的核心细节,成为情节的一部分。机器人研发属于技术层面的事件,大国之间的技术竞争关乎着利益、规则、尊严、荣耀,以及人的生存价值。事实上,知识即技术,技术即新质生产力,关乎人物命运,也关乎国运。技术是大道,也是大局。
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点线面结合,层次秩序井然、重点突出。在科技强国的路上,中国科技工作者代代相承,接力前行,康承业、谢向明、谢贝迪是老中青三代的代表,每个人背后都站着一大批同路人。他们是各自群像中“一号主人公”,发挥着行动发起者、事业推动者、使命完结者的功能。康承业代表着中国第二代科技工作者,承载着从世界归来的第一代科技工作者的期望,也通过后者了解世界的信息,因此他们迫切地想深入了解世界、跟上世界;谢向明代表着第三代科技工作者,他们站在前辈的基础上,勇于走向和融入世界,跟上世界的步伐,并跟世界最强科技一较高下。到了谢贝迪一代,经过几代人的积累,中国已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们自带世界眼光和时代意识,从为国争光、为国谋利过渡到为世界贡献中国力量,这是人物形象的变化,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科技进步的自然结果。三代人形象鲜明、骨肉丰满、性格迥异,但家国情怀一脉相承。
《大国蓝途》的结构富有特色,结构之技与结构之道同构,完成了从“故事”到“寓言”的升华。小说情节的推进、情感的发展与主题逐层深入保持了高度统一,三者互为照应,联动发展,相得益彰。其中,情感的推进是底层逻辑,情节的推进是主线条,而主题的彰显是逻辑终点。情节落脚在事件,事件落脚在人物行动,人物行动的发起与持续在很大程度上与情感相关。情感有直接的,也有隐形的、深层的。《大国蓝途》促使主人公发起行动的原因有两层:一是直接的抢抓机遇,上马项目,不辜负前辈的厚望,报效国家与回报知遇之恩;二是隐形的,深深植根于我们这个国家的集体记忆中。随着行动的推进,中国水下机器人事业及其整体科技不断跃升,故事积压的能量最终在人物目标完成的那一刻完成释放,转化为酣畅淋漓的豪情,让移情于主人公、共情于祖国命运的读者刹那间豪情万丈。
《大国蓝途》的情节推进、人物的成长与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始终保持了同步,这三种同步如同大河向东、万川归海,最初是涓涓细流,随后奔腾激越,最后波澜壮阔、海阔天空。有趣的是,小说的核心意象恰恰是“水下机器人”和“深海”,走向深海是小说的情节指向,而“深海”也是小说的主题深度。回头来看,小说的情节正如涓涓细流走向深海:情节的起点是一个小小的研究所,一个非常土气的“机器人研发”项目(甚至不是时下最时髦的概念“人工智能”),几个人物的纷争纠缠。此时,小说矛盾冲突与人物结构极其简单,几乎游离于“大时代”,而此时的阅读感受也十分不“爽”。不久,它的情节就汇入了中国的大格局,然后又融入世界的大视野。开始是几个人,力量微不足道,后来是一群人,众志成城;再后来是几代人,前赴后继,势不可挡。这种情节推进的轨迹就是小河潺潺到万川归海,它在象征层面其实想说:人物事件即历史事件,人物命运即国家命运,事件发展既是个人推动、事在人为,也是天道有常、顺势而为。
“静水深流”,是一种叙事风格,也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许多经典现实主义小说的美学自信。如同《静静的顿河》《平凡的世界》《长恨歌》等杰出作品,它们起势平缓,波澜不惊,但内中潜流涌动,推进有力。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浮沉,而读者也在叙事的沉郁顿挫中欲罢不能。这种不急不躁的叙事掌控,让审美满足一再延迟,而其效果却更加深沉有力。作为现实主义题材小说,《大国蓝图》虽然没有也很难营造网络文学常见的“爽点”,但它尝试将小说的虚构、历史的真实、时代的大潮与结构的象征结合,创造有深度、有意味的艺术形式,让叙事与阅读慢下来,这是一种冒险,也是一种探索。当然,这种探索实际上代表着网络小说发展的一个趋势:在题材上向现实回归,在艺术上向经典致敬。
(作者系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