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艺谭

江流不尽 风流无已

——浅析中国国家画院“长江”主题美术创作

□徐 涟 李振伟

白鹤滩水电站(版画) 墨建杰 作

纤夫(油画) 赵培智 作

三峡揽胜图(国画) 卢禹舜、赵卫、范扬、方向 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数千年来,滚滚长江承载了古代文人墨客无尽的政治抱负与诗思才情,也述说了丰富多彩、悠悠绵长的家国故事;奔流不息的长江见证着过往历史的繁华与萧寂,同时也与一代代才人共同描绘着壮美画卷。因此,长江被赋予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历代以来,以长江为题材的诗词歌赋、图画丹青不可胜数,这些物质与精神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长江的面貌反映社会的变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沿江调研考察,一次次深情眺望,一句句殷切叮嘱,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作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指引高质量发展,推动长江文化繁荣兴盛。各地美术工作者积极进行相关题材的创作,并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值得瞩目的是,中国国家画院策划组织的“守护好一江碧水——长江主题美术作品展”,以130余件反映长江自然、历史、人文的美术作品,描绘了长江沿线的沧桑巨变,彰显了长江文化的历史风华,近期陆续在长江流域各省市如南京、淮安、成都、重庆、长沙以及香港、广西桂林、云南昆明等地巡展,可以看出,其影响辐射范围不仅限于长江流域,更体现了当前时代和文化背景之下,社会公众对于以“长江”为代表的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光大。

探究历史文脉 深入了解主题内涵

“守护好一江碧水——中国国家画院长江主题美术作品展”项目从2022年开始筹划,邀请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同志为这次长江主题性创作展览提供了选题框架,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紧密相连,分为五个篇章逐一展开。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守护好一江碧水”嘱托的五周年之际,2023年4月召开长江主题创作的动员会,正式启动项目,特别邀请了文化学者对于长江沿线的历史、经济、社会、水利、生态等各个方面进行讲解。

在创作的选题文本方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的专家组设计并撰写了170个长江主题创作的相关选题,内容涵盖人文历史、自然风貌、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以及三峡移民等,这些选题为之后的长江主题创作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参考和建议。有了明确的选题,以及对选题内容和内涵的深度探讨、挖掘,艺术家的创作才会更加生动,才能更加打动观众,这是中国国家画院多年来主题性美术创作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作品的最终呈现如何更加具体切题,如何避免创作手法的程式化,如何把握创作主题的内核与外延,是对所有参与艺术家的才情与水平的考验。具体到通过艺术作品对长江流域的民俗、建筑、交通、环保等方面的呈现,表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社会学和家园、人居的角度来看长江的问题等,仍是长江主题创作的难点和重点。

以写生带动创作 在实地考察中激发灵感

浩荡奔涌的长江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文明史,无论是激流险滩还是如镜平波,都曾经照映着往昔岁月的星空,长江东逝,留下的都是值得品味的故事。江水两岸及其流域中的10多个省市大片地区,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历史,无论是民俗文化,还是建设成就,其中有很多重大事件可以详加表现。因此,为了深入了解所要表现的题材,实地考察和采风写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近年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成为文艺工作者的自觉行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斋画室中的研究创作,代替不了真实生活的丰富生动,对自然风光的临镜和感喟自可为创作增添不一样的色彩。着眼于真实景观的社会和人民,作品的境界也自然更加开阔,内涵表现也自然更加深沉。中国国家画院在确定基本选题之后,便组织艺术家以分组的方式深入长江沿线采风写生,以期让艺术家对长江有更全面的认识与把握。

在为期七天的重庆写生采风中,中国国家画院写生团一行走进重庆画院、重庆美术馆等调研座谈,参观红岩村、白公馆等,进行主题教育现场学习,并沿长江流域深入忠县、奉节、巫山等地进行采风写生,足迹遍布皇华岛、石宝寨、白帝城、瞿塘峡、三峡之巅、巫峡、神女峰等,领略高山峡谷、大江奔流的恢宏气势以及长江流域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卢禹舜、赵卫、范扬、方向合作的巨幅作品《三峡揽胜图》,以横构图表现长江三峡胜景。画面中以泼辣的笔触描绘山石及树木,山体巍峨高耸,远峰连绵起伏,江上升腾的云雾隐现于山间峡谷之中,生动再现了三峡“重峦叠嶂,隐天蔽日”的雄奇景观。画中前景山巅上,一柱巨石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仿佛巫山神女亭亭玉立、若有所思,在整体雄浑豪壮的氛围中,平添了一种悠悠之情。而王跃奎的《高峡出平湖》、张桐瑀的《峡江新歌》、陈树东的《西陵峡》、王辉的《夔门》或泼墨、或重彩、或精谨细微、或雄浑豪放,都以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视角,描绘出艺术家眼中和心中的三峡之景。

在湖北长江段采风中,考察团一行既感受到长江、清江的碧波荡漾与山川峡谷的磅礴瑰丽,更深入到大山深处,感受土家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的人文风俗和廪君文化的非遗传统,走进博物馆采风访碑,获取启迪。其中,朱建翔的版画作品《清晨的武汉》以黑白单色较为写实地表现武汉长江大桥。画面中,江水横流,大桥飞架,桥面上车水马龙,江对岸高楼林立,虽然不施颜色,但能够感受到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勃勃生机。

不能身临其境,便不会有此时此刻的现场感,不会有切身的体验与感知。书斋和自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创作环境,就摩崖石刻而言,山川的雄阔、崖壁的险绝才能孕育出与之相应的书写风格,摩崖石刻的古拙朴厚、奇逸险峻是沉浸在书斋所不能书就的。书法作品曾翔的《神秘的恩施》、王东声的“忽忆满眼”七言联,团糅的墨块、跌宕的线条,显然更益于自然风物与刻石碑版的启发,同时也散发出艺术家努力追寻的现代意味。除了寻访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当代的艺术家创作还需要关注近现代长江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守护好长江的清水,通过艺术作品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好愿景。艺术家通过采风写生,用心灵去感受长江之美,用画笔捕捉、表现长江的波澜壮阔,这些作品成为传承长江文化的重要见证,也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

开展理论研究 推动话语体系建构

优秀的艺术创作需要理论层面的提炼和升华,深厚的理论研究也离不开对具体作品的鉴评。因此历来的美术创作就与理论研究相互融通、彼此成就。此次长江主题美术创作在京首展开幕之后,即由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组织“现当代长江主题创作研究”的科研课题,对自古以来以长江为主题的美术创作和本次长江主题美术创作进行梳理研究。此后的几次巡展也在各展区设有相关研讨会,探讨的话题不限于展览本身,还着眼于当地长江文化题材的挖掘及文化艺术生态的建设,力求通过长江主题美术创作,找寻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风格的艺术风貌。

通过理论的剖析能更清晰地发现主题脉络,也能够针对具体的问题深入探讨,甚至以学术争鸣的方式,进一步建构话语体系。如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段运冬在《以长江的视觉表现助力现代中华文明建设》一文中提到,将长江的视觉表现纳入传统大国现代文化身份的塑造,生产能代表当下国家形象的精品力作,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是长江视觉表现关注的重点之一。这是我们今天重新反思长江主题美术创作、提升创作质量的价值前提。激活优秀传统视觉因素,以自己的知觉,用新的美术语言和不同的艺术媒介,挖掘和塑造长江精神,进而提升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解与表现,应是当下美术创作的重要责任与担当。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超德则从“长江精神”“长江美学”的理论追问及多元互动的传统山水美学的至臻境界切入,进而讨论“长江美学”的新观念、新价值和新境界。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夏燕靖通过个案作品的研究,对百米长卷《长江春色图》探幽发微,认为此图是将传统中国绘画与当代主题性创作结合的优秀案例,同时也展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美好图景,在审美感动中唤起对长江母亲河的情感与记忆,激荡起对长江文明的敬意与憧憬。多场学术研讨涉及长江主题创作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当代主题性美术的创作路径、精神向度、语言风格、叙事模式等,为新时代的主题性美术创作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及彰明可依的学理性。

江流不尽,风流无已。长江日夜奔流不息,我们对长江文脉和长江精神的追溯与呈现,也应当是持续不断的。关于长江主题的图像和题材的描绘,既是当代美术创作的一次创新发展,同时也是可供后人研究的有意义的艺术史话。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书写新的长江文化、构筑新的长江美学与精神,何尝不是另一种风流?

(作者徐涟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研究员,李振伟系《中国美术报》编辑部副主任)

2024-11-29 □徐 涟 李振伟 ——浅析中国国家画院“长江”主题美术创作 1 1 文艺报 content77164.html 1 江流不尽 风流无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