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辉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萌芽、壮大以及饱经风雨的曲折历程,是一卷厚重雄壮、宏大激荡的不朽史诗。“长江巨著,很难读懂。”郭保林的长篇报告文学《大江本纪》是一部全景式书写长江的力作。他历时20余年,前后七易其稿,为长江作传,为山河美景作画,为中华文明寻根,打通自然、历史与文化,拉开了一场动人心魄的自然史、民族史、文化史的全方位巡礼。该书在整体格调上凸显气势之美,在状物描摹上尽显宏富之美,在内在精神上力显崇高之美,在结构描摹上彰显精致之美。
《大江本纪》分为三编,上编写长江的上游,长江冲下青藏高原,一路高歌猛进,蓄势待发,突出其“雄”与“险”,着重于描摹自然景观,文化记述偏于神话传说;中编写长江的中游,长江闯过群山,尽显宏阔威势,磅礴浩荡,突出其“壮”,偏于文化精神的厚描。如《荆天楚地多沧桑》中,郭保林简略带过神农架的自然风光,便转入楚国与三国的历史文化,又集中着墨于老子、诸葛亮等名人巨擘;下编写长江的下游,长江一入平原,便变得缓和秀丽,又将入海,突出其“丽”,苏州的园林、扬州的月色、浦东的繁华,无不展现出长江下游的温婉与活力。三编组成大篇章大结构,蓄势、磅礴、柔变,这既是长江自然之势,又是长江历史人文之实。在小的章节中,郭保林又以山水形貌为基底,将景、史、文、情、感、理串联其中,将长江落在具体的人、事、城、物等细节中,厚描精摹,挥洒自如,于宏大中见精微,在自然地理中探索人文精神,在历史徜徉中寻求文化品格。
郭保林以丰厚的阅历和文化积淀,敏锐独到的艺术眼光和赤诚热忱的内心情感讴歌长江,将长江的自然景观升华为审美对象,在一路奔腾、东流至海的广阔空间进程中游目骋怀,推动着山川览阅、审美怡情、文明寻踪的精神体验,见证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演进,可谓“一路高歌长啸”“一路铺着锦绣”。郭保林将目光对准最重大的命题、最关键的事物,思考生命本质和人的境遇,着眼于民族、时代、人类的宏大议题。《大江本纪》既是对长江沿途景致的传神描绘,也是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深情讴歌,是深入生命深处的灵魂对话,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崇高礼赞。郭保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寓情于景,状物抒怀,挖掘生命的搏斗之史,探寻民族的精神内核。他笔下的景物莫不透露出一股沧桑感和厚重感,即便是小景小物也置于宏大背景下予以观赏审视。郭保林勾勒出长江“自然—审美—文化”三层维度的壮丽画卷,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展现出超越个体的宏大叙事。在他的笔下,长江是作为整体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它是鲜活的、运动的,意志坚定、力量充盈,自远古洪荒奔腾而来,向着无限未来勇往直前,是连接过去与未来,赓续民族精神的伟大象征。
郭保林精准地捕捉并提炼出词语背后的厚度和力量,写观长江的感受时,他用“最神圣、最崇高、最纯洁、最虔诚、最瑰丽、最原始、最古老、最苍凉、最壮烈、最孤独、最寂寞”等一连串充满力度的形容词,浓墨重彩地渲染长江的多面与厚重;写三峡时,他用“壮美、瑰丽、雄奇、凶险”四个铿锵有力的词语,直观地呈现了三峡的体貌、形态、气质与性格。在他的笔下,三峡拥有具象化的样貌,汹涌澎湃的江水、嶙峋怪异的岩石、震耳欲聋的涛声仿佛穿越时空扑面而来,令人震撼不已。郭保林善用铺陈,写岷江,一连用了十三个排比句式,层层铺叠岷江一路见证的历史,从远古恐龙、始祖鸟,到传说时代的后羿、夸父,再到信史时代的诸葛亮、唐玄宗、苏洵、陆游、张献忠,一段段历史接踵而至,令人应接不暇。
郭保林善用大手笔写大场面。他以山与水的搏斗史,来书写长江浩浩荡荡的发展史,并将时间尺度拉长至亿万年,在地质史的宏大舞台上演出长江的史诗大剧。回溯至远古时期,地球表面被浩瀚无垠的海水所覆盖,水以其无尽的力量压制着山峦。到中生代侏罗纪,海中山岩犹如异军突起,它们历经沧桑巨变,最终铸就了横断山脉与秦岭的巍峨身姿,彻底改变了古海的面貌,实现了山对水的胜利。在这场较量中,古海被逐渐压缩,退至零星的湖泊之中,“水永远匍匐在山的脚下,悲惋叹息,啜泣哀鸣”。在其后以千万年计的漫长岁月中,古长江又于雪峰涓流中慢慢积蓄力量,逐渐汇流成水系,终成气吞九天的长河巨川,再次冲破山脉阻断,并一路东流至海,再无阻遏,这一次,水战胜了山。正是山与水之间无数次的激烈搏斗,塑造了长江恢宏磅礴的气势,令人激荡震撼。
郭保林深谙聚力于微而爆发于瞬的精髓,他捕捉“永恒的瞬间”,将最磅礴的力量凝聚于笔尖之下。横断山脉是长江冲破群山的重要关口,而虎跳峡又是其咽喉要道中的险峻之地,长江能否破茧成蝶,成就其东流伟业,尽在此关键一役。郭保林将目光聚焦于金沙江撞击顽岩怪石的一瞬:岩石屹立万年,不肯让步,金沙江携卷雷霆之力,势要劈开一条通路,静与动、山与水,便硬生生地碰撞到了一起,定要分个高下。在这一刻,后浪推前涛,汹涌叠进;在这一刻,层峦挨重嶂,巍然挺立;在这一刻,涛声绕回响,缕缕不绝。浪涛被岩石撕为碎片,却又在瞬间汇聚重生,这是一场毁灭与重生的交响,它们汇合成一声永恒的咆哮,凝聚成永不停歇、永不妥协的力量。岩石浪涛铺满了整个画幅,咆哮声仿佛破纸而出,长江的力量、韧性尽在这幅永恒的画面中。
《大江本纪》涉猎广泛,内容丰富,仰观俯察间,写自然的地质变迁、奇观异景,写生命的花草鱼虫、飞禽走兽,写历史的朝代更迭、艺术文化,涉及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植物学、昆虫学、气象学、美学和哲学诸多领域,于广阔的时空与绵长的历史中任意遨游,堪称长江的百科全书。郭保林谈到《大江本纪》时曾说道,“对山河的爱就是对生命的爱,爱人类、爱生活、爱未来”。长江自高原而下,汇涓成巨,一路奋力搏击,冲破崇山峻岭的阻碍,向东奔流至海。生命的意义在于搏击,生命的崇高在于战胜艰难险阻,长江“以生命开辟前进的道路”,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和惊人的创造力。由此,《大江本纪》正是对生命力量、民族品格和崇高精神的一曲嘹亮赞歌。
(作者系聊城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