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学评论

在新时代重新讲述西部

——当代西部散文“再出发”的方向与意义

□郑 升

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文的国度。中国古代散文在数千年间一直是文学大宗,成为知识、思想和文化的主要载体。进入现当代文学阶段,虽然散文文体的地位有所变化,但这样的功能不同程度依然存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散文名篇佳作进入大中小学校的语文教材,成为一代代国人学习、体会和运用现代母语、文学语言的启蒙范本与重要路径。

“西部散文”被誉为“20世纪最后一个散文流派”。伴随“西部”的特殊性、重要性和时代变迁大势,西部散文佳作辈出,贾平凹《丑石》《地平线》及“商州系列”、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李娟《我的阿勒泰》、碧野《天山景物记》、李若冰《在勘探的道路上》《柴达木手记》、等,代表各时各地西部当代散文创作的重要成绩。新中国成立已75年,近30年的西部大开发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相应地,一直前行的西部散文、西部文学也到了一个重新发现、叙述、建构西部的阶段,梳理、探寻相关问题,是西部散文“再出发”的前提。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国家接连召开关于西部发展的高规格专门会议,进一步明确西部地区举足轻重的战略性地位,确立“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方针,并提出具体措施,标志着持续推进30余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新阶段。

长久以来,西部文学似乎与民族、边地和苦难密不可分,西部文学的主基调也大都围绕贫瘠、保守、封闭或神秘、壮美、阔大等关键词。如何改变这样的预设印象和片面性理解?这关联到作家的创作立场、心态等主体性问题。回望西部文学走过的历程,聚焦和感悟时代的大势与主题,则省悟与自信相伴而生。传承发扬与西部历史、现实、未来相适应的符合艺术规律的散文写作精神,需要书写西部与时代之新、之变、之美的关系,也不能忽视西部与过往历史的关系,保持“对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广泛而深刻的体验”,才能实现西部散文和西部文学的高质量发展。

西部地区曾经长时间是多民族、多种文化交汇、碰撞、融合的地方,历史文化何其悠久丰厚。历史维度是西部散文再出发征程中“成为优秀作家,成就伟大作品”的基石性问题。

首先是对西部地理、历史文化的了解、熟悉和体察,这是一个长期习得过程,仅靠几次行走、采风或调研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长期沉浸其中,并且又能及时跳脱出来反观西部。西部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内部存在着丰富而复杂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不仅在地理物质层面,也在历史文化的精神层面。西部地区多民族、多文化交汇,地理地貌、风俗人情、生产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传统既有相似处,也有许多差异处。同样的地方和人们,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角度来看,其中的常与变、大与微是需要长期观察的。在同一区域内部,如陕西之陕北、关中、陕南,甘肃之陇东、陇西、甘南,其地理地貌、语言习俗、生产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依然有明显差异,当辽阔平整的渭河平原麦浪滚滚、瓦房林立,人们说着普通话,开始用机械化生产的时候,不远处的渭北高原山坡上梯田纵横,窑洞、小道密布,人们说着方言,仍是肩扛人背或者牛马骡驴拉着车子。这里面有个体的平凡事小人物,也有家国的历史风云,历史与文化的密码、气象正蕴含于此。这些“过往”就是西部的历史,无论是显在的还是隐藏的,均有赖于沉浸式的发现、体验和叙述。

学者南帆曾提出“历史盲肠”的观点,细辨历史与文学话语异同,指出文学散文在叙写历史隐微处、细节处的优势和意义。刘大先提出西部的发现与敞亮需要分类、分层以及外界介入的观点,留意西部文学差异性以及地方性书写如何“陌生化”。不少西部散文凸显一个“大”字,宏大、广大,高天厚土、壮美雄奇,逐渐有种同质化、模式化的局限和隐忧。未来的西部散文需要向“精微”的方向努力,既留意那些大事件、大人物,也注目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与日常生活,特别是历史和现实中那些隐秘的关联和细节。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文以气为主”“气盛言宜”“才胆力识”的经典论断告诉我们,作家的修养、学养和艺术功力,是出佳作、出大作的前提。古今散文的精神变迁与艺术经验都与主体学养、修养和艺术能力的养成息息相关。学者孙绍振在细数古今散文作品及演进轨迹后,提出“审美和审智”的理论范畴,并以“审智”来界定“论说文”的美学品格。其中,说理肯綮,以感性的语言、巧妙出奇的方式,把“理”推导出来的文章,对应审智。西部散文写作是当今散文创作的重要分支,回归西部散文写作内部,雄奇刚烈与深情绵邈兼具,是西部地缘政治及历史文化的整体风貌和突出特色。具体到西北五省区、西南五省区,亦各有不同,这意味着写作需要细分,题材、方法、风格趋于多样化。

(作者系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博士后)

2024-12-11 ——当代西部散文“再出发”的方向与意义 1 1 文艺报 content77368.html 1 在新时代重新讲述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