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路斐斐
“春节是最具中华文化特性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创造与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熟悉和认知中国人最直接的文化窗口,最能体现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情感。”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作家、学者冯骥才30多年来一直志愿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工作,是春节申遗发起者之一,对此他感到无比兴奋。在他看来,春节成为“人类的瑰宝”,不仅使全体中华儿女的希望成为现实,也一定会有助于外国朋友对中国的认知与友好,增添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自信与凝聚力,深化春节文化的传承。
“中国人祖祖辈辈都过年,但‘春节’这个叫法却是一百多年前才有。”冯骥才说,1912年,民国政府推行公历,把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第一天,但老百姓还是习惯按照旧历过年,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作“春节”,究其原因,还在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春节文化的强大凝聚力。春节时处大自然四季周而往复的节点,也是生活阶段性的起点,是未来一年生活的象征。几千年来,中国人站在大自然生命的节点上,面对一个轮回的结束与又一个轮回的开始,心中的寄寓与祈望来得异常深切,民族特有的情怀也分外张扬。而这种强烈的、理想的、热情的希望、梦想与期待,也逐渐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年节文化,并以此把中华大地变成了凝聚中华民族的巨大情感磁场,焕发出无比强劲的情感力量、文化力量。
“只有从文化上、精神上去理解春节文化,才能更好认识我们的民族。”冯骥才认为,节日的本质就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在中国,所有民俗节日都蕴含着情感的表达,而春节尤其是一个理想化的节日,它饱含着中国人对幸福生活强烈的渴望与梦想,是文化含金量最高的节日。比如人们对幸福、平安、和睦、健康、圆满,以及家庭团圆的理想,对祥和、丰收、平安、富贵等人们生活最切实的愿望,也传达了中国人对过往生活的一种留恋、追溯与享受。春节的主题经过全民族的共同创造与认定,约定俗成,成为年俗。比如春节回家过年就满足了中国人渴望团圆的情感需要,形成了磅礴的春运现象。还有团圆饭、拜年等千百年来中华民族集体创造并衍传至今的一系列民俗,都表达与宣泄了中国人心中的亲情、乡情与怀旧之情。“年俗表达了中华民族集体的精神情感,一年一度增强着民族自我的亲和力与凝聚力,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更好地传承弘扬春节文化,冯骥才曾提出了关于“春节除夕放假”的提案并得到了国家的采纳;作为作家,多年来他还写了许多关于春节的散文、小说以及对春节价值进行思辨的文章,主编了普及性读物《我们的节日·春节》,并在大学培养了许多研究春节文化与艺术的研究生,等等。为保护古老的年画艺术,他进行了为期十年的年画普查,建立了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和研究中心,完成了重要年画产地档案的采集和编制,还创造性地举办过国际性年画节,邀请全国各年画产地的代表参展并进行学术研讨,让被时间埋没的艺术重新焕发出新的光芒。年画节上,观众不仅能了解木版年画复杂精湛的技艺,节展期间,中幡、风筝魏、捏粉、书春、刘海风葫芦、石头门槛素包、面具刘、桂发祥麻花、栾记糖画、玉丰泰绒纸花等津地传统民间文艺,以及津沽特有的戏园文化也得到了精彩完整的呈现,带动起天津各县纷纷复苏自己的年俗节目。有人问起冯骥才,做文化保护工作的动力来自哪里,他回答说:“是作家的情怀。在作家眼里,民间文化就是人民美好的精神生活及其情感表达方式”。
近年来,“年味儿淡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冯骥才对此也多次公开表达他的思考与建议。他认为,年味儿淡薄的原因一是外来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冲击,二是生活方式多样化,很多人不愿再遵循繁缛习俗,三是现代人缺少对“年文化”的充分了解和认知。在他看来,当一种生活成为过去,它遗留的风俗就从生活方式变为了文化方式,从物质载体变成了精神载体,而“一个民族最纯粹的文化,往往就活生生地保留在风俗中”,因此我们更应审慎系统地对待与保护春节文化。
“每一次过年,都是一次民族文化的大发扬、一次民族情结的加深,也是民族亲和力的自我加强。”冯骥才表示,今后将进一步致力于宣传春节的意义和价值的工作,促使全民更加自觉地做春节文化遗产的主人,让全社会自觉成为传统节日的传承人。在深化春节文化的传承与节日幸福感方面,他建议政府可进一步鼓励社区、单位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年”的氛围;知识界也应大力保护和支持民间保持活态的各类年俗,在节日里弘扬节日、体验传统文化并努力创造新的节日文化。同时,我们还要更加重视在学校教育中增加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文化内容,让传统进入孩子的情感、心灵与记忆,激发全社会共同努力构建当代年俗系统,促进传统科学地融入当代生活,使春节文化浓郁、美满、充满魅力地传衍下去,让春节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奇葩永久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