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节年为首”,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感念祖先、感念家庭到感恩生活,春节早已成为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集合,浓缩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春节所涉及的天文、历法、信仰、礼仪、风俗、习惯、文学、历史、社会、制度……特别是情感和精神,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教科书,延续着我们的文化共识,确认着我们的文化身份,连接着我们的民族情感,熔铸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加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富强有着不同寻常的重大意义。
春节起源于商代的年头、岁尾祭祀神灵和祖先的活动,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春节被称为岁首,又称元旦、元日。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在其七言绝句《元日》中,就描绘了新年热闹、祥和、万象更新的情景,其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更是家喻户晓。
汉武帝之前,岁首的月份不一,或正月,或十二月、十一月,甚至十月。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编订并颁布《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把春节的时间固定在正月初一,遂沿用至今。
春节不仅历史悠久,节期也很长。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底,都是春节。期间,要举行各种祭祀或庆祝活动,包括祭祀祖神、祭奠祖先、迎禧接福、祈求丰年,并通过这种方式体现、培养家国意识和感恩思想。历史上,从腊八节开始到大年初一,重要的节点人们都要祭祀祖神和祖先,以示不忘本来。过了腊八节,就开始过“年”了。腊祭是腊日的主要节俗。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腊祭就突出了宗族伦理的内容,祭祀先祖、团聚宗族。《列女传》就记载了一位妇女在自家的“岁祀礼事”结束后,又赶到娘家,帮助娘家人行祭祀祖先之礼。可见腊日祭祀是当时家庭普遍的节俗。
大年三十是旧年的最后一天,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节点。团聚是第一要义,人们无论多忙,都要放下工作回家过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年不赶,赶年三十晚。” 就是为了和家人共吃一顿团圆饭。这既是一个仪式,更是一种心情。年夜饭不仅是家人的团圆聚餐,也是“人神共进”的晚餐。逝去的各位亲人都被一一“请回”、祭奠,等他们“用过”年夜饭后,活着的人才开始享用。这在外国人看来似乎有点不可理解,却体现了中国人的敬祖、报恩意识。
团圆守岁,是大年夜的主要节目。压岁钱是儿童的最爱,也体现了长辈对子孙的关怀、呵护。“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午夜子时一到,钟声敲响,人们纷纷开门燃放烟花爆竹。“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灿烂的烟火云霞中,迎来属于自己的新年。
“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走越亲。”“走亲戚”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礼俗之一。通过“走亲戚”,人们看望了长辈,增进了和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的感情,重温了礼仪,增长了见识,进而形成良性互动。《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密不可分。春节的阖家团圆和热热闹闹的聚会,在营造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的同时,让人们深切地感受着家庭的温暖、家族的亲近、邻里的和睦。
正月初一之后,人们开始走亲访友、聚会聚餐,逛庙会、听书会、看灯会,参加社火表演,尽情享乐。被称为华北古庙会之首的河南浚县正月古庙会,会期从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长达一个月,每年参会民众达数百万之多。庙会期间,各地商贩搭棚售货,各路艺人竞相献技,数百种餐饮遍布街巷,上百种手工艺品琳琅满目,鼓书、皮影、各类剧种汇集,成为难得的充分展示华夏农耕文明的活标本。除了浚县古庙会、马街书会这样的大型庙会、书会,民间更有数不胜数的村落庙会、戏曲表演、社火巡演,往往由一个或几个村庄轮流主办,民众自发自愿自主参加。其中所展示蕴藏的感恩意识与家国情怀,是百姓在历史上创造、以活态形式传承、未经刻意修改过的原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稳定、繁荣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近年来,春节在全球持续“圈粉”,2023年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今年,春节又成功申遗,足见这一节日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那红红的“中国结”、萌萌的十二生肖,不仅走进中国城乡的大街小巷和千家万户,也成了海内外华人和国际友人共同认可的最具代表性的春节吉祥物。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世界上近20个国家和地区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约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文化盛事,春节巡游、新春嘉年华等活动在海外更受到华侨华人及外国友人的普遍欢迎。春节申遗成功,相信会掀起新一轮喜爱中国春节的浪潮,春节更会成为世界人民共同欢庆的佳节。
(作者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