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艺术

构建春节演剧新传统和新记忆

□张 静

春节是岁首之节,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戏曲是民族之花,保存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二者相互促进,节日成为戏曲传播的重要契机,演剧则是节日民俗的重要内容。戏曲演出娱乐活动,在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诸多活动中,不可或缺且历史悠久。

中国人的生活顺应自然,大小节庆贴合时序,各有一整套庆祝活动,富有仪式感。“应节戏”是戏曲对节令的一种呼应,比如端午节演《白蛇传》,七夕节演《天河配》,中元节演《目连救母》,中秋节演《嫦娥奔月》,等等。节日演剧,盛于平时,作为一元复始、辞旧迎新的节庆,春节最为隆重热闹,理所应当也有自己的“专属”戏码,主要是一些约定俗成的吉祥戏、团圆戏。比如清代宫廷的“承应戏”,往往演出《喜朝五位》《岁发四时》《文氏家庆》等;民国时期城市戏院的“营业戏”,往往演出《龙凤呈祥》《鸿鸾禧》《庆顶珠》《满床笏》《御碑亭》等。县乡村镇过春节则有“迎神赛会戏”,主要为敬神祈福。此外,在春节耍社火的队伍中,也有充满戏曲元素的高跷、抬阁、竹马等戏曲人物化装游行表演等,有些地方的庆祝演出甚至通宵达旦。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春节是一个长时段。有的地方讲究“过了腊八就是年”,闽南地区的过年则从腊月十六的“尾牙”开始。“大春节”的周期,从迎年到送年,持续时间很长。甚至有的地方过了元宵节,落了灯,到正月十八、十九才算结束。这么长的时间里,戏曲从业者也根据岁末年初的时间特点,逐渐形成了行业演出习俗。比如年底为救济贫苦同业,要演出慈善义务戏,让大家过好年。腊月底戏曲班社最后的演出称为“封箱戏”,演出完毕,封箱过年。转到正月初一,又要演出“开箱戏”,开市大吉,一般多演出吉祥喜庆的戏。这种演出,戏班无论角儿、龙套都愿意参与,以博得好彩头。有些名伶还会在新年演出特定剧目,比如谭鑫培晚年常在正月初一演出《定军山》,杨小楼多演《青石山》。在有的地方,被称作“春戏”的演出不仅覆盖春节,还会延续到清明节之前,相当于从冬到春,在新一年的农事活动完全开展之前,戏曲娱乐活动不绝如缕。

中国地域广阔,戏曲剧种众多,春节戏曲演出活动和观剧习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流行于江西广昌甘竹镇赤溪、舍溪、大路背一带的孟戏专唱孟姜女故事,每年只在春节时对着宗族祠堂演出一次。陕西合阳的跳戏,按传统也是每年只在春节演出。还有贵州安顺的地戏,据《中国戏曲志·贵州卷》记载,安顺的大西桥地戏班在当地负有盛名。该班一般六月六在关帝庙演戏,但春节期间则日演地戏、夜演花灯,人称“花夹戏”。山西的一些地区,春节期间社火和演戏同时进行,不少秧歌小戏就是在闹社火的过程中逐渐演变为戏曲剧种的。还有些地方的春节演戏还催生出新的民俗活动,比如成都、重庆、自贡的打闹年锣鼓,各色队伍花样翻新、相互比赛,十分热闹。

春节演剧曾经普遍地存在于春节节庆活动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今昔也有不少差异。以往是大家扶老携幼上戏院、赶庙会,如今电视上有戏曲晚会,网络上有戏曲直播。在城市,剧场里会精心组织推出春节演出季等,有关部门还会倾力策划戏曲进社区等文化惠民演出。在乡村,戏曲文化生态又与城市不同,“正月里唱大戏”十分普遍,戏曲观演往往比城市更为热闹,更有活力。在广大村镇,春节是国有剧团、民营剧团都大力争取的“黄金档期”。这时外出务工的人群返乡,而本地农事结束,农人闲暇、阖家团圆,宴饮聚会、演剧酬神娱人的需求比较集中旺盛,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口碑较好的剧团甚至供不应求。

值得一提的是,除汉族以外,藏族、苗族、傣族等都有本民族的新年或重要节日,但由于春节的影响之大,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地区也纷纷加入庆祝春节的行列,并且在春节期间演戏娱乐。比如藏戏,原来是雪顿节等藏族传统节日演出的主角,现在在春节期间也有演出。

戏曲雅俗共赏,宜古宜今,春节申遗成功后,作为春节重要的传统贺岁活动,春节戏曲创演活动能否获得更大社会影响力,还需要有心人“大做文章”。近年来,不少地区春节期间的节庆民俗活动受到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的欢迎与热情参与,就说明随着时代、环境的改变,大众的认知、审美也在不断改变、提升。戏曲一方面力图高质量展现传统,另一方面也在与时俱进,利用自己的艺术感召力、创造力,与时代连接,与生活连接,与观众连接。

武汉大学郑传寅教授认为,由节日所创造的文化生态环境对戏曲的命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非遗”的春节与作为“非遗”的戏曲,原本就紧密相连,戏曲文化与春节文化的深度融合,将有利于共同营造春节“新年味”以及构建节日演剧的新传统和新记忆。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戏曲研究》副主编)

2024-12-16 □张 静 1 1 文艺报 content77424.html 1 构建春节演剧新传统和新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