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益
中国科幻文学翻译已逾百年。从1900年薛绍徽夫妇将儒勒·凡尔纳的《八十日环游记》译入中国,使科幻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类在中国扎根,到21世纪初刘宇昆等翻译的中国作家刘慈欣等的科幻小说斩获国际科幻文学最高奖“雨果奖”,中国科幻文学翻译历经百年发展,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启国民之心智到显国势于世界的重要转折。但由于中国社会环境和研究语境的影响,这样一幅波澜壮阔的百年发展图卷,一直未受到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实为遗憾。
因此,李琴的新著《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可谓应运而生的里程碑式著作。该书根据中国科幻文学翻译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将百年历史分为晚清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17年、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五个阶段,基于详尽的史料耙梳和整理,遵循翻译史研究“翻译考古—历史阐释—理论建构”的研究进路,史论结合,以论释史,对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史进行时空建构与理论探索。在时间上不仅关注晚清和21世纪初中国科幻文学翻译繁荣期,而且包括历史上的萧条期,力图呈现中国科幻文学翻译曲折向前的发展全景。在空间上囊括对中国科幻文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例如美国、英国、日本、法国、苏联等,展现中外科幻文学互动交流的历程。尤其对中国港台地区的科幻文学翻译与创作进行了史料梳理和研究,补讫了中国科幻文学翻译史书写对港台地区的遗漏。此外,新著还尝试从译史分期、翻译策略、翻译批评、翻译标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传播效果等层面,对中国科幻文学翻译史进行理论建构,以期为中国类型文学翻译史研究提供借鉴。
以《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为代表的中国科幻文学翻译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响应国家文化战略。21世纪初国家提出“走出去”文化战略以来,形色各异的中国文化、文学和艺术作品被译介到海外,成为域外读者理解中国的窗口,这其中尤以《三体》为代表的中国科幻文学国际传播成效最为亮眼,这难免引发读者关于“何以是科幻文学”的思考。对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史进行梳理和研究,呈现科幻文学翻译与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相关译介方略的百年流变,不仅可以帮助读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并且有利于总结译史经验,指导科幻文学翻译实践,帮助中国文化和文学更好地扬帆出海。
二、构建科幻专题通史。历史上我国科幻文学翻译与创作双线交织并进,共历百年发展,但目前我国科幻文学专题史的书写以创作史为主,间或兼及翻译,例如日本武田雅哉、林久之著《中国科学幻想文学史》(2017)、吴岩主编《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史》(2022)等,偶有科幻文学翻译史的书写,如姜倩所著《幻想与现实:二十世纪科幻小说在中国的译介》(2010),也局限于译入、未涉及译出,且缺少对中国港台地区科幻文学翻译的考述,因而未能展现中国科幻文学翻译发展的历史全景及其在中国翻译史、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新著作为首部以中国科幻文学翻译为主题的、真正意义上的通史著作,其贡献不言而喻。
三、丰富中国翻译文学。我国翻译文学史的书写以严肃文学为主,类型文学处于边缘化境地,这与中国类型文学翻译的发展现状极不相称。众所周知,21世纪以来,以科幻文学为代表的中国类型文学在国外大放异彩,读者接受度高,传播范围广,受到海外读者大众的喜爱。这些类型文学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生活,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实现了多模态的译介与传播,展现了我国类型文学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大众传播力和文化影响力,与严肃文学一道构成我国翻译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著强调中国科幻翻译文学的审美价值、传播效果与文学史意义,不仅使中国翻译文学史述更为丰富完善,还凸显了类型文学在现代语境中的独特价值。
四、提升中国译史研究。翻译史研究是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翻译实践历史悠久,但对实践进行历史编修与研究则长期滞后,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学界才展开了关于翻译史编纂的大讨论。时至今日,中国翻译史的书写与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但依然存在短板与不平衡,例如文学翻译史为主,应用文体翻译史匮乏;翻译实践史为主,翻译理论史不足,元翻译史研究尤其匮乏;严肃文学翻译史为主,类型文学翻译史稀缺等。新著对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史的梳理与研究,是对中国译史研究的查漏补缺,也是对中国类型文学翻译史的抛砖引玉,更是对翻译史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构的重要探索,这对于深化中国翻译史研究颇有裨益。
当然,中国科幻文学翻译历经百年发展,史料之庞杂,译者之众多,译事之繁复,文本之累牍,要在一部著作中详述殆尽实为不易,难免有所疏漏,例如新著虽为中国百年科幻文学翻译史搭建起时空架构,但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个案研究略显不足,且繁简不一,不够平衡。但瑕不掩瑜,新著作为中国类型文学翻译通史书写与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
(作者系重庆大学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