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文学评论

文学作品影视改编成“爆款”,你怎么看

2024年新年之际,由金宇澄长篇小说《繁花》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跨年热映,5月,由李娟散文《我的阿勒泰》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热映,引发许多观众购买原著阅读,到取景地打卡,一时在社交媒体上热度高居不下。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写作者,

每种媒介都可以成为文学载体

□谢有顺

文学作品影视化之后的火爆,表明文学依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存在,它能够为我们提供足够的精神力量与审美滋养。电视剧《繁花》《我的阿勒泰》等成为“爆款”,也证明好的文学作品是影视创作的根本。没有好作品打底,文学“跨界”“破圈”就无从谈起,即使暂时“出圈”,也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只是,在快节奏的视听时代,文学浸润大众的形态与途径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当下,“沉浸式”的深入阅读可能逐渐在减少,而影视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人们汲取精神食粮与生活愉悦的新渠道。影视的影响力有时远超我们的想象,《我的阿勒泰》爆火之后,听说到新疆旅游、想到新疆旅游的人翻了数倍。这是时代变化与技术革新带来的现实一种,我们文学创作、文学传播、文学批评等,都应正视这一事实,并由此反观自身。技术变革时代,作家固然应当坚守写作的专业素养与精神追求,同时也应当从这些变化中探索更多、更丰富的影响大众之路。

我认为,各类影像、视频正在重组人类对世界的感知方式,那种可视、可听、可互动、可体验的综合性感受具有比文字书写更强大的仿真能力;各种视听作品,借力于新型消费模式而赢得它们的受众,让他们用点击率、互动留言、弹幕等各种有代入感的参与方式,共同完成对一部作品的传播和塑造。网络连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早已不再是过去那种镜像关系,生活成了立体的、多维度的网状结构,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写作者,每一种材料都可以生产出不同的文本,每一种媒介都可以成为不同文本的载体。这是文学面临的新现实,也可能是文学自我变革的一个重要契机。

(作者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破圈”关键在于触发时代情绪

□刘 春

2024年是“文学+”走向繁荣的一年,多部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比如电视剧《繁花》《我的阿勒泰》《玫瑰的故事》《在暴雪时分》《庆余年2》《小巷人家》等,电影《解密》《云边有个小卖部》《刺猬》《门前宝地》《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等,其中不乏高关注度、高点击率、高票房的影视剧爆款。这些作品的出现,一方面因为原著在艺术水准和社会价值方面,具有一定的改编潜质,另一方面在于影视剧想要获得观众和市场的认可,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的创作初心,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此外,文旅融合、差异化宣发、短视频宣发、流媒体着力打造自制剧等产业新动态,也从不同方面助力文学改编影视剧的生成和传播。而能否触发时代情绪,则是文艺作品能否“破圈”的关键所在。例如,电视剧《繁花》还原烈火烹油的90年代的上海,强化了金宇澄原著中繁华与怀旧的二重奏,突出了拼搏奋进的时代精神;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抓住了李娟散文精髓,描绘了辽阔边疆的迷人与不羁,呼应了青年一代对“诗与远方”的向往;《小巷人家》则通过普通人家庭生活的变迁,表现了烟火生活的浓浓温情。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文学还是影视,都要尊重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入”与“扎根”所指向的,正是与文艺所服务的人民同悲欢、共命运,感受到时代深层的脉动。可以说,“文学+”的背后是“时代+”,新时代召唤着新的文艺创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电影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2024-12-30 1 1 文艺报 content77615.html 1 文学作品影视改编成“爆款”,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