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宛如热带雨林中轻盈漫步的温婉黎族女子,静静地诉说着她的故事。她的纹理细腻,色彩斑斓,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触摸每一寸黎锦的图案,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古老的世界。
黎锦越千年,是对黎族织锦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生动描绘。这项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活化石”,曾一度濒临失传。2009年,友人和我说:“你知道黎锦吗?现在会织锦的已不足1000人。”这是我第一次知道黎锦的困境。同年,黎锦被联合国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15年的保护和传承,2024年,黎锦终于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2年,我大学二年级,和来自海南岛各地的黎锦爱好者一起创建了黎锦协会,我开始跟着师父学习织锦。
学习黎锦,从一根线开始。黎锦的原材料是海岛棉,它是一种生长在海岛上的稀有棉花,黎语称为“吉贝”。苏东坡被贬谪海南三年,有诗云:“遗我吉贝布,海风今岁寒。”海南的“吉贝”曾温暖了一代文豪在孤岛上彷徨与无助的时光。
春天的风摇醒了海岛,我们拎着箩筐出发。野生海岛棉和木棉散落在乡村田野。木棉花开,灿若朝霞,木棉花落,细腻如云。采一筐筐棉絮回来,开始脱籽、弹棉和卷筳。一团团棉絮变成无杂质、均匀松散的条状物时,才能进入纺线时间。把絮花一丝丝地接起来,放在腿上搓捻,用左手转动一端装有泥饼或铜钱的竹制木棉纺锤,卷成纱锭,棉絮在纺锤传动下变成一条条白色的线。
接下来就是绕线架上场了。绕线架呈“干”字形,一般用竹子或者木头制成。在绕线架上将纱线束绕成“8”字的形状,大家便会将其捆好取下,同鸭板栗(一种植物果实)、米浆、牛皮等一起入锅加水煮开,在阳光下晾晒,吸饱了阳光香气的线条,柔软而坚韧。学习绕线架和扎马步一样,都是织锦的基本功。
纺好线后进入染色的步骤。染色见证了大自然的神奇:染蓝色用蓝草,染黄色用姜黄、枫树皮,红色用野板栗树皮、苏木心,绿色用谷木叶,黑色则用乌墨树的皮和根……
有一次,我们到村子拜访国家级黎锦传承人容亚美老人,她给我们现场展示了线染色的过程。柴火烧旺后,趁锅里冒着滚滚热气投入植物染料,水渐渐变色。染色的时候,在染缸里加一点酒,或者石灰粉、草木灰水,用棍子慢慢搅拌,接着把线放进去,白色的线就变成其他的颜色。
织锦主要用腰织机。农闲的时候,人们铺上一张小小的编织草席,席地而坐,织机一头系于腰间,另一头用双腿绷直踩住经线木棍,提拉上下经线,双手抛动梭子来回穿梭,再用打纬刀压紧纬线,一提一拉,一来一回一打,黎锦便一点一点成形。为了寻找腰织机的材料,我们来到五指山深处砍竹子,山上竹林青青,我们选好竹子,举起刀朝竹子根部数刀下去,竹子呼啦啦地倒下。然后提起竹子,用柴刀顺着竹节将枝丫竹叶剔去,将竹子剔得光秃秃的,最后削掉多余的竹尾,用磨砂纸把竹子毛刺磨平,腰织机的棍子就做好了。
织锦的灵魂还是在打纬刀的使用,穿线后打刀,一整套动作下来需均匀有力,让线和线更紧密。我天性愚笨,绕线就练了一个学期,学打刀动作又花了整整一个学期,临近毕业我还没真正出师。即便心急如焚,但我也深谙欲速则不达的道理。细工出慢活,有时候一块布织一年,一条锦织三年,甚至更久,最是考验匠人的耐心。
最后一步就是绣,分单面绣和双面绣。白沙的双面绣巧夺天工,当年德国人类学家史图博到白沙看到双面绣,不禁感慨道:“其美丽达到令人惊叹的程度!”有一次我到五指山脚下的村子进行田野调查,路过一户人家,看到一位正低头刺绣的阿婆,一块小小的布在她的巧手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图案,有黄猄、乌龟、青蛙、大力神等等。
从纺纱、织布到染色、刺绣,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湛的手艺和无尽的耐心,一条完整的锦终于做好了。朝与暮、春与夏,黎族女人把世间万物和自然之道都融进织锦里。
黎锦中,工艺最复杂的,当属龙被。其华美程度被誉为“光辉艳若云”,通常用于传统祭祀和装饰,也曾是黎族进贡给历代朝廷的贡品之一。
龙被通高为188厘米,通宽为127厘米,由三幅组成。图案有龙凤朝阳、仙鹤、鲤鱼跳龙门、喜鹊登梅槟榔树、桃花、木棉花、闭鞘姜花、祥云等,都是黎族传统寓意的图案。其底布为藏青色,整幅龙被构图饱满,色彩丰富而协调,在一片金碧辉煌中又和谐地用天蓝色和橙色交叉织绣,将冷暖色系融合得恰到好处。
在古代,龙被的织造,极为讲究。要求织娘必须年过半百,年轻人不能轻易触碰。在织龙被之前,必须举行特定的仪式,确保织造环境的绝对安静,避免外界的干扰。织的过程中无论如何都不能中断,每天都要持续织造,据说一旦停止,龙被的灵性便会流失。
可惜的是,由于缺乏人才,且黎族没有文字记录相关情况,龙被的制作工艺越来越少为人知。在海南的一些地区,这一技艺甚至面临失传的问题。
在我学习织锦的这段时间里,我认识了一些非遗传承人,也了解了他们为传承和发展黎锦特别是龙被所做的一些努力。
在五指山市通什镇,有一位当地人熟知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教师陈达谞。他打破了黎锦技艺“传女不传男”的传统,成为一名优秀的传承人。
这一切要从陈达谞的外婆说起,她是十里八乡的织锦高手,受她的熏陶,陈达谞从小也爱上了织锦,经常有模有样地学着外婆坐下,双脚挺直,把工具展开,绑上腰带,开始假装织锦。他不是没有央求过外婆让他真正上手学织锦,但老人都摇摇头,郑重地说:“你是男人,黎锦是女人的活,哪里有男人能摸的?以前在老村寨里啊,男人摸黎锦后出去狩猎是打不到猎物的。”
但陈达谞实在太喜欢这样精美的图案了,心里便有了其他主意。在农闲时节,阿婶们喜欢带着织锦工具到树下,一边织锦一边闲聊。他就每天跑到村口榕树下和阿婶们聊天,帮她们打下手。阿婶总是打趣他:“一个男人喜欢往女人堆里扎,还喜欢织锦,真是投错胎喽!”最早的时候,他对这样的玩笑话还会生气,后来也不恼了,一心只在学黎锦上。回家后,他关着门在房间里织,又因为光线太暗,索性开灯织。外婆终于被他的热忱所感动,同意他学习织锦,并把一身的技艺传给他。
大学毕业后,陈达谞成为一名教师。他认为,对于传统文化来说,启蒙教育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接触这些的话,他就会对此耳熟能详,“这对于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他带着学生走遍海南岛黎族五大方言地区,拜访了许多老一辈的黎锦传承人。从采棉花开始,到染棉线、晾晒、卷线团、绕线,再到下架整经、勾综、龙被刺绣构图、刺绣等,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学习、总结。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他终于掌握了龙被制作技艺。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黎锦的制作中来。这一传统技艺也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这次回娘家,母亲突然拿出了压箱底的黎锦,那是外婆的姐姐年轻的时候亲手织的。红底长裙,具有典型的地域风格。现在母亲把这条黎锦传给我,还叫师傅给我做一件衣服配长裙。当族中有老人去世,母亲会穿上一条藏蓝色的筒裙参加葬礼,这条筒裙没有任何图案,其深邃的蓝色是由靛蓝染制而成,纯植物染的布料,柔软、温暖。母亲说,这是奶奶留给她的,她预备要留给弟弟将来过门的媳妇。对于儿女,母亲已经分配好了各自的黎锦,给了我们最好的礼物。
黎锦越千年,不仅见证了黎族人民的智慧与才能,更承载了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手中这条黎锦就一代代传下去,生生不息,正如黎锦歌谣回响:
黎家姑娘织呀织锦忙,
织鲜花咧,织彩霞;
织太阳咧,织月亮;
织呀织呀织呀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