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如往常一样更迭,日子一天天悄然流逝。回首2024年的散文阅读,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过往的人生经验、当下的种种困惑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都在阅读中隐秘地相互交织、呼应。散文宛如时光宝盒,其间珍藏着喜怒哀乐。一旦我们从忙碌的日常生活中静下心来,仔细分辨,作品中蕴含的情感脉络与思想光芒就像明亮的火焰,点燃我们内心深处的感喟与思考。
文学,究其本质,恰似我们脑海中一段段宝贵的回忆。我们在一次次的重写或重读中,就好似沿着记忆的小路蜿蜒漫步。在这个过程里,若是我们勇于探究,那些模糊的记忆,那些被忽略的日常和情感里最幽微的角落,能够一齐焕发出蓬勃的力量。
行旅散文的视域开阔
行旅散文的大量涌现是2024年散文阅读中的一大亮点。当下的散文写作借旅行与文学书写回应的是世界性的问题和眼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漫步旷野时所思所想与历史文化意识相互交融,山河之思与家国意识就自然地同构起来。同时,散文中心怀好奇且心态开放的旅行者形象,以自己熟知的经验去探寻未知,再以新的感悟来反观当下日常,无论是以过客的姿态记录交流,还是借旅途小事展现思维观念,都让人对更大的世界心生感怀。
阿来在《去有风的旷野》中踏入山乡,借自然环境展现时代巨轮在基层乡土留下的痕迹,偏远山坳成为他感知时代变迁的窗口。古老寨落周边的山水,承载着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符码,自然成为文化与时代的天然载体。与阿来一样,借自然环境描写搭建起人与自然沟通桥梁的,还有陈应松《神农野札》、傅菲《客居深山》等作品。无论是神农架还是笔架山,他们置身旷野,仿佛就能听懂自然的密语。当深入山乡僻壤,那偏远山坳的风、古老寨落周边的山水,都成为连接他们与当地文化、民族记忆的纽带。自然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外物,而是他们拓展内心、倾听万物生命之歌的对话者。我们在阅读中能深切感受到人对自然的融入,以及自然对人性情的滋养。
行旅散文是最能感受到“过往如异乡”之情的,像是刘子超《血与蜜之地:穿越巴尔干的旅程》、班卓《陌生的阿富汗:一个女人的独行漫记》、库索《离岛:于偏僻之地重建生活》、杨潇《可能的世界》、柏琳《边界的诱惑:寻找南斯拉夫》、姚璐《看不见的中东:深入日常生活的中东之旅》、王恺《地球上的陌生人》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借助他们的文字,我们仿佛踏上了穿越世界的奇妙旅程,在时间长河、广袤地理与深沉记忆间自由穿梭。书中的世界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地理概念,无论是巴尔干地区还是阿富汗,无论是日本还是南斯拉夫,其日常生活场景都能成为我们回望历史、凝视当下、展望未来的珍贵窗口。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作品聚焦于动荡且神秘的世界中个体的命运轨迹,对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尤其是女性的生存状态展开了细致入微的刻画,这些细腻的描写常常成为文章中最动人的笔墨。
朝颜的《古陂的舞者》聚焦非遗传承人,展现其生存困境与人性,记录在时代变迁中的探寻与希望。王族的《狐狸有九个想法》借动物故事与牧民谚语,探索动物生命经验,传递自然共生的启示。这样厚实的书写,既与脚下的土地相融,又与土地之上的人紧紧相连,尤其真挚动人。
传记散文的感情浓度
2024年年初,改编自李娟散文集的同名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成为了年度讨论热度很高的现象级文艺作品,“阿勒泰热”伴随了我们一整年。这是一部少见的由散文改编的影视作品。从情感表现上看,该剧细腻且真挚地还原了原著对阿勒泰土地的热爱。“我”与邻里乡亲相处的种种细节,无论是围坐篝火分享食物,或是齐心协力抵御风雪,都洋溢着质朴而深厚的人间温情。面对生活的艰辛,大家展现出了坚韧乐观的态度,在艰苦环境中依然追逐梦想、笑对困境,这种扎根于大地、源自平凡生活的情感表达,正是散文文体的一大优势。在2024年的散文阅读中,此类作品也是收获颇丰。
陈冲《猫鱼》是一部自传体散文,将家族史与个人历史巧妙交织,生动书写了一个时代的历程和变迁。“猫鱼”隐喻着那些微小、稍纵即逝又常被时间淹没的记忆片段,但这些片段既关乎个体命运,也揭示着被隐藏的精神探索与生命力量。因此在书中娓娓道来的不仅是个人的心灵史,更是一部聚焦当代女性成长蜕变,彰显其勇气与坚韧的珍贵记录。彭程《杯子上的笑脸》如实描绘了自己得知女儿身患绝症时的震惊与痛苦,详述了长达十多个月的艰难救治,以及女儿离世后无尽的哀痛与思念。书中涉及主题既有对乖戾无情命运和苦难的深刻思索,也有面对绝症仍不放弃一丝希望的顽强抗争。这部作品是对超乎日常经验的苦难经历的书写,作者的感受与思考真挚、强烈且深刻,使这部作品成为一部关于创痛、生命与人性的深刻之作。薛舒的《当父亲把我忘记:隐秘的告别》记录的是自己的父亲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后的生活轨迹,不仅是情感的寄托,更是作者以勇气书写下的难忘记录:“父亲”患病后三年时间里,病情不断恶化,从失忆逐步发展到失智,最终陷入失能状态。此后在老年病房度过了漫长的五年时光,直至离世。
这样的文字,因蕴含着真切的质感与浓烈的情感,总能精准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尤其是那些关于故乡、关于父母至亲的篇章。尽管生活充满艰辛,但情感浓度并未因此而削减,反而在回忆的渲染下,越发凸显出感情的真谛其实就蕴藏在日常之中。
文化散文的思想深度
正像丹飞的散文集《书中藏有你走过的路》的书名所揭示的那样,阅读的内容常常直接成为散文的题材和出发点,不仅如此,在阅读中我们反思当下生活,感悟历史变迁,探寻人生意义,我们总是满怀期盼,希望阅读中的某些触动将化作时代回响,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赋予我们奋进的力量。
阎晶明的《同怀: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范式,以别具一格的视角深入探究鲁迅与中国众多共产党人之间的交往故事。在书中,作者仿若化身福尔摩斯,层层抽丝剥茧,爬梳史料间的蛛丝马迹,将鲁迅与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陈赓、瞿秋白、方志敏等人的交往故事讲述得跌宕起伏,悬念丛生。作者敏锐的洞察力,不仅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那个特殊时代的风云变幻,更能在他们之间从交往升华为“同怀”的相知中获得精神的洗礼。
张锐锋《古灵魂》以163万字的皇皇巨著,为我们展开了晋国历史里众多人物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其向内转的叙述和当代性的写作抱负,让我们看到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在先锋写作理念下,呈现出的独特魅力与深度。郭文斌《中国之美》细致梳理传统文化之美的起源和沿革,展现出其生机和内涵。作者将我们的节庆、风俗、礼仪的起源、生成、普及,与中国人文化品格、精神信仰的形成紧密结合,以此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美感。如书中对送灶神习俗的讲述,体现出古人借助仪式劝诫人们与人为善的智慧;对除夕守岁仪式的描绘,则蕴含着中国人对时间与生命的敬畏。徐泓《燕东园左邻右舍》的特别之处在于让挂着“历史建筑”牌子的燕东园22栋小楼“开口”讲述100年前楼里的住户与往事。书中满是感人的亲情、友情与师生情,重现了先辈学人的精神世界与日常生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打捞知识分子故事的同时,还着力捕捉燕东园女性的生活点滴。书中写到了陈幼兰、赵萝蕤等十余位女性,她们身份各异,却都在燕东园历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非虚构散文的鲜活经验
杨素秋的《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让我想到苏轼《喜雨亭记》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心怀百姓喜忧,将自己的精神境界提升至与天地万物同高的高度,这与杨素秋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展现出的特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西安碑林区挂职期间,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杨素秋在主持碑林区图书馆建设工作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实现了理想与现实最大程度的平衡。在这个意义上,这是一部知行合一的非虚构佳作,也因为作者毫无保留地融入亲身经历于作品之中,大胆且直接地表达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继胡安焉《我在北京送快递》破圈传播之后,素人写作的队伍持续壮大,更多来自各行各业的写作者投身其中。2024年广受关注的除了胡安焉的《生活在低处》《我比世界晚熟》之外,还有黑桃的《我在上海开出租》、张小满的《我的母亲做保洁》、周慧的《认识我的人慢慢忘了我》、袁凌的《我的皮村兄妹》、王柳云的《走过一座海》等。
素人写作的非虚构散文作品,在生活经验表达与细节描写方面,常常有着超出常见散文表达范围的呈现。在我读来,其中写得精彩的部分,毫无例外地都致力于从最鲜活的经验中,展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纠葛与相互依存。阅读这些作品时,我们更能深切感受到文学所饱含的朴素且真诚的强大感染力。以胡安焉的《生活在低处》为例,这本书详细梳理了他一路走来所经历的诸多坎坷与颠簸。回过头去看,会发现支撑自己在生活的低落之处依然能够继续前行,并且一步步走上写作道路的,恰恰是“生活的另外部分”,是那些“为普通的事物感到惊讶的时刻”。张小满的《我的母亲做保洁》描述了“我”与母亲之间的情感纽带,尽管两代人之间或许永远无法完全实现真正的相互理解,但通过记录、书写母亲生活的这一过程,却让“我”与母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信任彼此、支持彼此。袁凌的《我的皮村兄妹》书写的是在文学的光芒照耀之下,每个人在各自所面临的困境中,究竟如何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道路,向我们展现了普通人在困境中顽强不屈的生命力与独特魅力。
通过行旅、感情、阅读和生活经验本身的书写和回忆,我们在散文写作中看到了文学回应于世界的独特视角。散文观念和其他观念一样,只有不断变化才能充满活力。倘若将一年的阅读时光比作每个人专属的图书馆,那我期待这个图书馆如同碑林区图书馆那样,拥有一份份优质的书目单,更期望它能够助力我们塑造更新的自我生命。
随着散文的边界日益模糊,更多创作者参与到散文创作当中,无论是在网络文学平台发表个人故事,还是通过短视频展现独特的生活美学,随着大众文艺逐渐向共创共享转变,由文学跨界延伸所引发的新文艺浪潮,也许正在开启一个创作繁荣的新纪元。我们将满怀期待地投身于新的创作与阅读生态之中,积极学习并探索新兴技术为我们带来的无限可能。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散文世界的版图将继续扩大,面貌将为之一新。
(作者系中国作协创研部创研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