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爱吃,也爱谈吃。古往今来,兼文学家与美食家于一身的代有其人,不说苏轼的东坡肉和东坡肘子,也不说只会吃不会做的袁枚与《随园食单》,单说当代的汪曾祺先生,尝遍各地小吃,闲暇之余写出多篇有关饮食的散文,成就了这本《五味》。此书如一幅绘尽生活百态的长卷,将世间滋味与人生感悟细腻交织,每翻一页,那缭绕的烟火气与醇厚的人生况味便扑面而来。
汪曾祺先生以食物为经纬,编织起华夏大地的饮食版图,如塞北草原的烤全羊外皮焦香,内里鲜嫩多汁,那是游牧民族的豪爽奔放在舌尖的跳跃;江南水乡的清蒸鲈鱼佐以葱姜,清蒸之下保留鱼肉的原汁原味,恰似江南的温婉细腻融入盘中。还有北京的豆汁儿、云南的菌子、西北的羊肉……书中的每一种味道都是地域文化的鲜明烙印,饮食不再是果腹之物,而成了地域灵魂的寄托。菜食中满是生活的新鲜质感,文字与生活共烩出清新佳肴。
在这美食集萃下,隐匿着人生的百般况味。他走遍祖国各地,每到一个地方,专拣僻静小巷,去寻当地的各类吃食。因此所食所喜多是地方风味和民间小食,他谈萝卜、豆腐,讲韭菜花、手把肉,皆是娓娓道来,从容闲适,读的人津津有味,满口生香。
三餐有味,四季有景。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汪曾祺将人生的起伏跌宕、喜怒哀乐,烩于烟火日常,以豁达通透熬煮出生活的回甘,在烟火与文字间架起桥梁,指引我们于平凡饮食中探寻非凡人生,心间充盈对生活的热爱与敬畏。
(汪 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