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无疑成为今年中国电影的一个奇迹,一个高峰、一个新纪录。影片五年后的王者归来,携冲击力巨大的惊艳视效视野融合,一如既往的生活喜剧和接地气的满满笑点,更兼剧作扩容、叙事表意复杂化、文化指涉意义等方面的升级换代而众望所归。截至目前,该片票房已突破90亿,成为进入全球票房榜TOP30的首部亚洲电影,其各项纪录还在持续创造中,甚至有望冲击百亿。
笔者曾经多次呼吁中国系列电影的生成,惋惜很多在第一部建构起品牌的系列电影在第二部“大翻车”。今年春节档是IP续集电影最多、也是检验中国系列电影生产现实能力与潜力的关键节点。无疑,大部分影片都经受住了考验。续集电影不易做,起起伏伏是常事,保持基本水准已属不易。《哪吒2》在前作已拥有较好表现的基础上再攀新峰实属不易。《哪吒2》在哪吒形象维护、视听奇观打造、喜剧风格延续等方面持续发力是该IP生产的基本要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哪吒2》超越前作的成功之处也非常明显。
剧作扩容、创意制胜与商业大片升级
《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1》)高度聚焦于哪吒自身,以个体命运为主要线索,剧情线比较单一,人物也不复杂。但《哪吒2》增加了故事线索和人物。哪吒不再是单一的主角,片中主要角色增加近三倍。重塑金身,设置两个灵魂同一个身体的创意设计相当精彩,从最早的哪吒对龙王太子敖丙剥皮抽筋到《哪吒1》的英雄相惜,再到《哪吒2》的两相合体,此次对传统神话传说的改造极为大胆、创意满满,既有贯穿始终的情节线,也让人联想到一体两面、性格组合等颇具现代性的意味。而两种性格的错位与掣肘,则负责营造全片的喜剧性。
相应,剧作结构也就复杂多了。《哪吒2》从申公豹,引出他的父亲、弟弟的人物线,龙王与敖丙的父子线内容也有很大的增加。《哪吒2》的几次剧情反转出人意料。一是申公豹从第一部的反面人设,成为为底层发声的成功者形象,不免让人共情,后来则与哪吒、敖丙一起反抗无量仙翁。二是慈眉善目的无量仙翁,直到影片过大半,才露出真面目。在较长时间里,电影牵着观众的鼻子,认可仙界捉妖队的工作,一步步把自己代入即将进入仙界的喜悦。
总之,从剧作上看,《哪吒2》已经完全是一个商业大片的构架。而密集的反转和惊奇,客观上也应对了短剧时代的观影习惯,另外影游融合趋向突出,电影的叙述以一种过关考验、解谜游戏的方式让观众获得爽感。
成人向、主旨表意复杂化与意义再生产
《哪吒1》中,主题可以概括为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式的自我奋斗和个人成长,哪吒还处于儿童阶段,他关心的是同龄人和底层社会的认同,梦想与同龄人玩闹踢毽子。而在《哪吒2》中,哪吒要帮助没有肉身的朋友,要奉献身体来“共住”,为此还要经历一关又一关的考验才能晋级成仙得到玉液琼浆助敖丙重生。从认同的角度看,哪吒在第二部是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少年,正走向社会,要获得社会象征秩序的接纳,成仙而脱“魔”。最后在炼狱般的天元鼎中脱胎换骨,碎身重组,再生形象也成为类似孙悟空在《大圣西游》中英姿勃发的成人英雄形象。众人协力冲破天元鼎的情节也可说是对孙悟空在炼丹炉中炼就火眼金睛情节的致敬,哪吒闹海也可视作孙悟空大闹天宫。
从观众认同看,《哪吒2》引发认同与共鸣的观众群体趋于成人向甚至全年龄向。随着太虚宫殿、仙魔等级结构和权力秩序的复杂化,影片对于父母辈(包括李靖夫妇,龙王)的戏份渐有加大,增加了父辈对子一辈的理解和沟通,如龙王敖光说自己老了,不想改变,但年轻人应该鼓励之类的人生感悟。这扩大了认同群体,也是以“合家欢观赏”的制胜法宝,收获了更多年龄段甚至全年龄段观众。
片中各种意象、情景设置营造了庞杂丰富的隐喻体系或寓言书写,不乏观众见仁见智。我们不必穿凿附会、生搬硬套,更不必国际政治化。观众有思考就好,这正是一部脱离了导演之后的作品“二次生命”的表现,是有意味的意义再生产。但至少,影片所寓意的诸如自我奋斗、反抗命运、拒绝偏见歧视、包容自信和自我认同、亲情友情和价值实现、打破阶层固化等价值传达,深化了观众对此类现实议题的思考。显然,影片虽是神话,但并不架空,毋宁说很接地气。
工业化、系列电影生产与工业美学新高度
相较于《哪吒1》,《哪吒2》的精良制作与高新技术的整合突破无疑上了一个台阶。影片在视效、画面、动作设计等方面已达国际水准,与一些美国动画大片至少在视听效果上不相上下。就《哪吒2》而言,138家动画制作公司“总动员”,2000多个特效镜头,10000多个特效元素,4000多主创团队,第一部3倍多的角色——且新老角色全面“翻新”,建模更精致,皮肤外观更富真实质感,特效处理震撼,技术与叙事、工业与美学无缝衔接,特别是“剔骨削肉”重新变身,“陈塘关大战”数百万联锁海妖扑来、众妖魔合力冲破天元鼎熔炉等特效镜头,给观众带来超强震撼的视听体验。
有人说,《哪吒2》的成功是百余家中国动漫公司合力托举的结果,不错!但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是《哪吒2》引领、整合、动员了整个动漫技术界,更在合作模式、技术探索高度和前沿上带动、推动了动画电影业乃至整个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关于春节档,笔者曾经总结2021、2022、2023年春节档成功的几大重要法宝是:系列电影暨IP品牌,喜剧合家欢王道,传统文化主流,想象力消费崛起,以及影游融合趋势等。《哪吒2》在上述几个方面都不负期待。应该说,《哪吒2》不仅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化,满足国人对神魔奇幻世界的想象力消费,也以耐人寻味、见仁见智的丰厚隐喻寓言满足了国人的诸多梦想和潜意识愿望,例如通过自己的努力、逆天改命的想象,而其不畏强权,不满足于现状,勇于为底层抗争,敢于打破秩序的主题表达,使《哪吒2》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综上所述,《哪吒2》的现象级成功是IP品牌效益,丰厚内容复杂意蕴、工业美学新高度,加之春节档的人气、时代情绪共振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功标志着中国动画系列电影大片制作的成熟,体现了广大观众对电影想象力消费的迫切需要。
从系列电影生产的角度看,《哪吒2》也给中国电影留下重要启示:做品牌性的系列电影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与受众的一次赴约。电影人要尊重受众,对得起受众多年的等待,满足其期待视野。只有这样,中国系列电影的生产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电影工业才能真正不断地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品牌性的系列电影是电影强国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此而言,我们更加期待。
毋庸讳言,中国电影人和对电影抱有热情和期待的广大观众所心心念念、孜孜以求的“春节档保卫战”,因为有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等精品大片而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大胜,对于提振中国电影人信心、为中国电影挽回在广大观众中的声誉、对于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作者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