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期间上映的3D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已创下多项影史纪录。截至2月13日晚,电影票房(含预售)达100亿元,已成为我国影史上首部百亿元票房的影片。
伴随着角色的成长,《哪吒之魔童闹海》跳出第一部作品中对个人命运的关注,转向更为宏大的主题——对世界规则的质疑和对幽微人性的探索。为此,影片设置环环相扣的剧情,主人公需要一层层突破难关,达成目标。于是,哪吒走出了陈塘关,前往昆仑山玉虚宫求取仙药,在白玉台见十二金仙和自家兄长,前往土肥坡、飞天瀑、骷髅山讨伐妖怪,又在得知陈塘关被屠灭后去往东海龙宫大战龙王。随着真相揭露,哪吒与龙族共破天元鼎,大战无量仙翁,粉碎了以无量仙翁为代表的仙族排斥异族、欲将天下妖族炼化为丹以便对抗截教的恶毒计划。剧情以三段式结构为框架,采取了双线并行的叙事方式,张弛有度,紧密连贯,同时还巧妙设置了叙述性诡计,令观众错愕后获得更大的心理满足。
在人物塑造上,电影做了大量贴合时代的原创性设计。在以往的动画作品中,“哪吒”有着不同的形象。如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中,哪吒是年画娃娃的形象,白色的脸谱展现他骄横顽劣的一面;在动画电影《哪吒闹海》中,哪吒外形俊秀,作品着重展现他不畏权势、英勇果敢的一面;在动画剧集《哪吒传奇》中,哪吒是有生活气的小英雄形象;而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以魔丸的身份诞生,容貌算不上英俊,性情更是桀骜难驯,但家庭的温暖成了他与世界和解的契机,自此,他有了对抗命运的勇气,也有了在续作中向世间不公挥拳的底气——“哪吒”的形象延续了“反抗、不屈服”这一精神内核,但又赋予他更有“人情味”的特质,于是,哪吒从天不怕地不怕的神仙变成了邻居家的淘气孩子、学校里的捣蛋学生,人们不再仰视他的决绝与孤傲,而是能共情他的痛苦与哀伤。同样,敖丙从傲慢的敌人变成身负龙族振兴希望的同伴,龙族从“屠城者”变成受迫害的“反抗者”,妖怪从传统语境下的“害人者”变成“受害者”,而玉虚宫为代表的仙族则变成为了胜利不择手段、草菅人命的反派。影片不吝笔墨,让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人物曲线与高光时刻,使每个人物的行动都有令人信服的理由,观众能从人物所处的情境中取得共鸣,也能对人物的行动予以肯定或理解,甚至给予超出作品的多元解读——这恰是经典作品的特质之一。
影片的视觉特效极为出色,堪称中国动画工业的巅峰之作。全片的特效镜头超1900个,平均每个镜头包含5种以上特效元素,许多特效镜头都经过数十遍修改。大到岩浆喷涌、海涛激荡的恢宏,小到草木摇曳、烟水漫散的轻盈,更有虚空裂缝、火莲吞山、天元鼎破、枯木开花、洪流对战等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奇幻场景,带给观众极强的沉浸感和代入感。而这背后是138家动画公司、4000多名动画人才不拘一格的推陈出新、不厌其烦的耐心打磨。
影片中,大到场景、小到细节,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无处不在。影片伊始,泛着珠光的宝莲在池塘盛开,呈现佛教的圣洁庄严。随后,陈塘关严阵以待对峙龙族,李靖的盔甲上有商周常见的兽面纹,殷夫人的兵器形似越王勾践剑,士兵手持的青铜戈正是商周时期最常用的兵器。及东海龙王出场,他的铠甲形近唐代佛教艺术作品中毗沙门天的天王甲,兵器为江南地区吴城青铜文化商代青铜刀融合宋元时期龙形吞口而成。至昆仑山玉虚宫,那里祥云飘渺,瑞光笼罩,青鸟立于鸱吻之上,玉虚宫呈八卦布列,主殿巍峨雄伟,飞檐高耸,斗拱繁密,屋顶铺着代表祭祀用建筑的绿色琉璃瓦,宫内柱石器物皆为玉质,符合中华文化以玉为尊的审美印象。至于天元鼎,器型厚重,纹饰繁复,鼎身上多为传统青铜器纹样,虽然鼎并不是道家炼丹的工具,但无量仙翁用鼎吞噬妖族炼丹,却恰好显露其“问鼎”三界、一家独霸的野心。
2月7日,《哪吒之魔童闹海》超过《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票房成绩,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2月11日,票房突破90亿元,居全球影史票房榜第27位,同时跻身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前五,是首部进入该榜单的非好莱坞动画电影。随着海外市场的拓展和上映期的延长,这个来自中国的小小“哪吒”最终会攀至怎样的高峰、比肩怎样的巨人尚不可确知,只是这番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热闹景象中,受观众欢迎的好电影是什么样子,或许更值得人学习和反思。
影片的导演和编剧饺子熟悉类型片创作流程,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主创团队本着尊重观众的初心,以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对待作品,在“反抗世界规则”这一宏大的主题下,用完整的故事结构、清晰的故事主线、跌宕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特征使主题具象而真实,引发观众普遍性的思考。同时,流畅的剪辑、绚美的画面、磅礴的音乐、精妙的细节又为影片增色不少。在此之上,传统文本与当下议题的隐秘结合使古老神话大放异彩。无论文学作品还是艺术作品,都是创作者所处时代的产物,时代也正是培育共同情感的温床,《哪吒之魔童闹海》讲了一个好故事,其中的亲情与友情跨越了时代,平等与公正跨越了阶级,对自我的肯定是新时代猛烈的风,裹着观众的笑与泪和声声共鸣,扶摇而上,踏至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