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音乐已走过近百年的历程,在这漫长岁月里,我们始终期盼着能有一部全面记录这段历史的著作问世。毕竟,这100年的流行音乐史是一段异彩纷呈、不应被遗忘的历史,它深刻影响着中国艺术的发展进程。在数千年的中国音乐史长河中,100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却催生出一种全新的音乐形态,一种与世界音乐相互呼应的独特品种。这100年间,流行音乐获得了与民族民间音乐、古典音乐并立的地位,成为拥有最广泛受众、具备最大传播效应的主流音乐类型。
流行音乐对于中国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它真实反映时代和社会,真切表现人性与人类情感。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商业文化与复杂多元的“上海滩”文化,孕育出与世界接轨的萌芽期中国流行音乐。从那些饱含柔情的歌声里,我们得以窥探那个时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在战争威胁下,国人的抗争与无奈。这些歌曲或许带着些消极情绪,看似远离了激昂的抗争号角,但它们为我们呈现出真实、完整的社会众生相,绝非一句简单的“醉生梦死”“靡靡之音”就能概括。改革开放后,人本主义精神在我国兴起并迅速成为社会的时代强音。人们开始关注和尊重个体价值、个体情感,接纳并欣赏多元且强烈的个性风格。与此同时,流行音乐融入时代潮流,不同时期的社会思潮、社会现象以及审美趣味的变化,都在一首首歌曲中得到呈现。可以说,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是改革开放进程的生动记录,承载着几十年来中国人的喜怒哀乐,也烙印着时代前行的深刻足迹。
在音乐审美层面,流行音乐带来了全新体验。它采用自然发音方式,强调声音的磁性、质感与辨识度,给予听众前所未有的亲切感和独特的审美愉悦。它以小型简约的电音乐队取代传统庞大的乐队编制,用时尚的方式传承和创新了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
这100年间,几代音乐人历经唱片工业时代到网络音乐时代的巨大变革,走过从模仿学习到原创探索的艰辛道路,从被误解为“靡靡之音”到成为社会主流音乐,在坎坷中铸就辉煌,以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这100年的中国流行乐坛,留下的远不止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和无数优秀歌星。更为重要的是,它留下了几代音乐人探索前行的坚实脚印,留下了随时代发展的新思维模式和实践模式,还留下了宝贵的时代启示与借鉴。我认为,这正是记录这段历史的书籍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本书作者伍福生耗费10年心血,完成了这部百万字的著作。他凭借详尽的资料,清晰勾勒出这100年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让我们得以感知乐坛的温度,真切体会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带来的激情与感动。
本书由伍福生撰写,而音乐史则是几代音乐人共同创造的。中国流行音乐的未来仍在不断书写,必将涌现更多优秀作品、杰出音乐人,也会发生更多精彩的音乐事件和现象。衷心希望中国流行音乐能够永葆活力、持续繁荣,也期待更多像伍福生这样的创作者,继续记录和剖析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作者系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