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全国两会特刊

盛会开幕,共赴时代之约

□本报记者 罗建森

3月5日正逢惊蛰,在这个生意盎然的节气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如约而至,为我们带来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也向世界释放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早晨7点半,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已是人头攒动,记者的队伍长龙蜿蜒,向南排出数百米。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进场,希望能在采访区域占到一个好位置。红日初升,不少记者将镜头对准朝阳下的大会堂和天安门广场,希望记录下这庄严肃穆的时刻。

走进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热闹非凡,已入场的各路媒体严阵以待,“长枪短炮”均已准备就绪。出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列席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陆续抵达会场,不少代表被记者围得水泄不通,快门声此起彼伏。有代表停下脚步,认真倾听记者提问,有条不紊地阐述观点,也有代表一边疾步前行,一边用简短有力的话语回应关切。

上午8点,第一场“代表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准时开始,三组共6名代表接受媒体采访。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谈到,制造业是我国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小米作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将继续坚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让广大消费者能够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来自四川马尔康的格西王姆分享了自己16年来从事敬老服务的体会和感受,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3年时间里,她最关心的就是基层养老服务问题,为此她先后提出建议,希望加强对养老护理人员的社会关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全体起立,高唱国歌,歌声雄浑激昂,格外振奋人心。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其间被如潮的掌声数次打断。在新一年的政府工作任务中,文化相关内容依然占据重要位置,“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推动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一系列关键句,勾勒出新一年文化工作的重要方向。

开幕会结束后,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同样吸引了大批记者。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先后亮相,回应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

谈及如何培养更多服务国家战略、科技进步与产业需求的人才,怀进鹏表示,教育部将会以制定和实施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为基本出发点,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在制度和机制上推动创新,推出战略行动,推进试点探索示范。“我们既要继往开来,又要与时俱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我们将坚持开门办教育,跟国际开放合作办教育,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民族复兴作出教育的贡献。”

关于如何落实和发展基础教育,怀进鹏谈到,教育部将进一步推进市县结合的模式和机制,深入实施县中振兴行动计划,加大力度推进优质均衡,加强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两会时间已经开始。此刻,会场内外,目光汇聚,万众期待。代表委员们肩负人民重托,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积极建言献策,以真知灼见碰撞出智慧火花,在热烈探讨中凝聚奋进力量,共同助力中国这艘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2025-03-07 □本报记者 罗建森 1 1 文艺报 content78392.html 1 盛会开幕,共赴时代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