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何常在的长篇新作《秘密关系》,一直被情节里的谜团牵着走:公司小职员简小群为何在同一个早晨卷入两起自杀案?喜欢看书、看电影,颇有文艺情怀的史笛为何走上绝路?过着平淡、朴素、低调生活的她,又如何制定缜密的计划,在自己死后将巨额财富留给爱的人……这些问题对于喜欢在小说中找寻快乐的人而言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随着故事的推进,看似荒诞的生活逐一获得了合理的解释,谋夺资产的阴谋在爱情和友情的熏染下成为一场人性的实验。尽管现实的荒诞、冷漠和爱与信任的温暖纠缠不清,但当秘密像剥洋葱一般逐渐揭开时,爱与死亡的反差不仅冲击着读者的泪腺,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在作者精巧的叙述中确认一个颇具骨感的事实:真相是爱,也是幽暗而复杂的人性。
《秘密关系》紧扣“秘密”“关系”这两个关键词展开,“秘密”构成了小说推进情节的动力,而“关系”则决定了其结构方式。由于“设密”“解密”的过程是小说的主线,悬疑推理类型叙事因此成为这部作品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小说正文开篇第一句就设置了诱人的谜面:“3月15日,这一天,简小群经历的荒诞事件超过了前三十年人生所有荒诞的总和。”读者读到这句话,自然会想那究竟是怎样的“荒诞事件”?后来我们得知,简小群先是头天晚上梦见了离婚半年的前妻史笛,而后早晨上班途中接到两个派出所的电话,要求配合调查死亡案件,死去的是两个不同的人:他的前妻和顶头上司毕大邱——一场充满悬念而又光怪陆离的生活大案由此拉开帷幕。此后的故事链一方面沿着探寻史笛和毕大邱死亡的真相推进,另一方面又不断裹挟着新的突发事件,副线不断增多。例如白衣老妇被撞身亡、胡金友之死、林天涯与杨涵凉之间的诡异关系等,线索之间的交叉令故事愈加繁复。对于出现的每个新事件,简小群与莫宜、罗艺等人都对可能性进行了缜密的逻辑推演,将读者带入过去和现实中,使整个故事充满悬念和张力。作者的高明之处还在于采用了“蓄势”的手法,即并不随时将谜团一一解开,而是将全部线索汇集到结尾,真相大白后所有疑问顺理成章地得到解决,从而为小说积蓄惊人的冲击力。
在以推理手法展开的悬疑故事中,《秘密关系》看似利用生活中的荒诞现象构筑人物的活动空间,但其背后却有着隐秘的合理性。简小群的人生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操控,他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地遭遇不幸,而他自己也仿佛被卷入一个无法逃脱的漩涡中。醉倒路边、梦见前妻史笛的诡异场景不仅预示着他即将陷入的离奇事件,也隐喻了现实生活的不可预知与荒诞不经。随后,简小群接连遭遇公司倒闭、朋友意外等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看似毫无关联,实则环环相扣,共同编织出一张荒诞的人生之网。通过与他人的关系将不同人的命运关联起来,使这部小说获得了独特的结构方式。史笛虽未正面出场,但她仿佛挥着一双“看不见的手”,指挥着所有人的行动。她生前深陷与林天涯、杨涵凉、胡金友等人的利益纠葛中:林天涯是史笛的初恋,而杨涵凉则是林天涯的妻子,但史笛与林天涯之间似乎仍有未了的情愫。胡金友作为史笛的前上司,他的死也与史笛的离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作为功能性角色,房东莫宜、警察张备和程东远、律师蒋天和安华等都在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在这张人际关系网中,简小群逐渐意识到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动机与利益纠葛,并最终揭开了史笛留下的秘密——一笔巨额遗产和她精心布下的局,他也因此开始了新的人生。
与大部分追求消遣娱乐的畅销小说不同,《秘密关系》进入生活内部,深刻揭示了人性之复杂。史笛之死表面上是因为抑郁服药过量,但真正的原因让人震惊:出于嫉妒和不甘,林天涯和杨涵凉打算谋夺史笛留下的财产,二人联手蒋天、安华组成“利益共同体”,在简小群的继承权和遗嘱上寻找漏洞。出于信任,史笛在得知自己患上了另一种绝症后服用了杨涵凉的实验药物,从而使抑郁症加重。而生性要强的史笛之所以患上抑郁症,在于经营从父母那里继承下来的公司时对人产生的绝望:“善良的史笛原本以为人和人的关系是一种简单的关系,而商业社会的人际关系远超她的想象,在利益相关时,每个人都表现出了人性中最贪婪、丑恶和不择手段的一面。”史笛的自杀不仅是对自己命运的绝望抗争,也是对人性冷漠与虚伪的深刻控诉。在史笛的预先安排下,简小群逐渐明白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性,也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荒诞与无奈。与之相对的,是史笛与简小群之间纯朴而澄澈的爱,以及莫宜、罗艺等人值得朋友托付的忠诚与信义。正因为厌倦了世俗的史笛在简小群身上看到了感情的简单和纯粹,她才想方设法将资产留给已经在法律上毫无关系的爱人;而在史笛身边的众多人中,唯有简小群才是最能理解她的那一个。在爱与恨、利与义之间,简小群找到了自己的坚守和信念。这正是小说要传递给读者的重要主题。
从“问鼎”系列到“正道”系列,再到《浩荡》《三万里河东入海》《向上》,无论是畅销书市场上的“长销之作”还是现实题材网络小说,何常在的创作都有着鲜明的个人辨识度,例如擅长塑造人物群像、善于讲述多线程的故事、能够穿透表象直抵生活的真相等,这在《秘密关系》中都有所体现。此外,以“金句”的方式总结提炼生活和生命经验中的规律性认识也是何常在的常用手法。在这部作品中,“人生没有无用功,经历的都是财富”“千万不要为人性画一个框架,没有人可以过关”“对于已经发生的现实,平静地面对是唯一的选择”等“格言警句”层出不穷,可谓书中的一大看点。“金句”不仅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把握,也在某些方面起到劝喻人生的作用。
(作者系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河北作协研究员)